构成法则与美学规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3308756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成法则与美学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构成法则与美学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构成法则与美学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构成法则与美学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构成法则与美学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成法则与美学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成法则与美学规律(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成法则与美学规律,组员:柴璐珂黄佳琪金燕琴李佩茹,8/29/2018,1,2,3,4,一、构成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5,6,7,8,变异,密集,对比,空间,8/29/2018,(1)重复,重复,指同一个单形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使用。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色彩的变化。,8/29/2018,重复(图例),重复节奏 韵律美,8/29/2018,重复(图例),1)重复节奏 a. 相同重复 所产生的秩序感就像钟表机械运转一样有规律的重复,比如,在整体造型上以一个方块形状,有规律的秩序重复组成造型。,8/29/2018,图6-5 “三菱”公司商标,例如日本“三菱”公司的商标,其构成形式就是典型

2、的重复群化构成。又如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以五个圆环联扣在一起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也是对重复群化构成的成功应用。平面设计中基本形的群化构成,正显示出其设计的精炼、有力,具有符号性(图6-5)。,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 要求构成简练、醒目,设计基本形时数量不宜太多、太复杂。 (2) 基本形的构成要紧凑、严密,相互之间可以交错、重叠或透叠,避免松散。 (3) 图形结构要完整、美观,应注重外形的整体效果。 (4) 注意构图中的平衡和稳定。 (5) 基本形要简练、概括、粗壮而有力,避免纤细和琐碎(图6-6)。,8/29/2018,(2)近似构成,近似是指彼此之间相似,而又决

3、不相同,远看如出一辙,近看变化各异。在自然形态中,有很多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近似因素。,8/29/2018,近似(图例),8/29/2018,图6-24 近似构成作品,图6-25,图面选用设计元素要有新意,通过不同的圆形物品、不同的福字字体,使得画面在统一中求得变化(图6-24、图6-25)。,8/29/2018,(3)渐变,渐变,是指单形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单形的位置、形状、大小、方向、色彩等视觉因素,都可以进行渐变。渐变可以形成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美感。,8/29/2018,图6-33 方向渐变,图6-34 方向渐变,1. 方向渐变对基本形进行排列方向的渐变,可增加画面的变化和空间感

4、。如点的排列方向由正面渐次转向侧面,将逐渐产生倾斜反转,还会产生较强的空间感(图6-33、图6-34)。,8/29/2018,图6-35 位置渐变,图6-36 位置渐变,2. 位置渐变位置渐变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骨格中发生位置变动(作上下、左右或对角线移动),从而给人以平面的移动感。例如将一组渐变曲线群进行反向的错位连接,并且按同一方式渐变曲线群,可使图形活泼自然、强烈,造成一种有节奏的起伏。由这种方法构成的图形是很难由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图6-35、图6-36)。,8/29/2018,图6-37 大小渐变,图6-38 大小渐变,3. 大小渐变基本形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最终会给人以空

5、间移动的深远之感(图6-37、图6-38)。,8/29/2018,图6-39 形状渐变,图6-40 形状渐变,4. 形状渐变形状渐变分为具象的形状渐变和抽象的形状渐变两种形式。在一系列图形的构成中,为了增强人们的欣赏情趣,可采用从一种形象逐渐过渡到另一种形象的手法。只要消除双方的个性,取其共性,造成一个中和的过程或过渡区,就可以得到形状渐变。形状渐变也可以通过形状排列的疏密、黑白的转换达到(图6-39、图6-40)。,8/29/2018,图6-41 增减渐变,图6-42 增减渐变,5. 增减渐变两个形状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数量逐渐相加或相减的过程即为增减渐变,渐变后形成的形象具有一种较强的运动感和

6、速度感(图6-41、图6-42)。,8/29/2018,图6-47 渐变构成作品,图6-48 渐变构成作品,以下两幅作品中不仅有渐变的元素,还充分表现出空间感,这说明作者在创造中的思考形式是发散性的(图6-47、图6-48)。,渐变节奏韵律美,8/29/2018,(4)发射,发射,是指由放射中心出发,作向四周辐射构成的图形。主要有向心式、同心式、离心式,几种形式。,8/29/2018,图6-64 发射构成,一、发射构成的概念发射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眩目。在应用美术设计中,如果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醒目的图案,发射构成的图形是最为合适的。发射图形具有以下三大特征:(1) 具有多方向的对称。(

7、2) 具有非常强的焦点,此焦点通常位于图案的中央。(3) 能够造成光学的动力,使所有形象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周围散射(图6-65至图6-67)。,8/29/2018,1. 离心式发射,8/29/2018,2. 同心式发射,8/29/2018,3. 向心式发射,4. 移心式发射,8/29/2018,5. 多心式发射,8/29/2018,(5)变异,其表现特征是,在普遍相同性质的事物当中,有个别异质性的事物,便会立即显现出来。,8/29/2018,变异(图例),8/29/2018,变异(图例),8/29/2018,变异(图例),8/29/2018,(6)密集,是对比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基本形在某些

8、地方可密集起来,而其他地方则疏散,这种处理方式为密集。,8/29/2018,规律性骨骼中的基本密集,是在一定骨骼范围内加以处理骨骼单位管辖着基本形的位置移动,同时也决定个别基本形所占的空间范围及方向排列的构成形式,8/29/2018,非规律性骨骼中的基本密集,不受骨骼所局限,只求画面的对比及均衡构成,8/29/2018,点的密集,8/29/2018,线的密集,糖果沙发,树碗,8/29/2018,(7) 对比,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

9、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统一的世界观。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8/29/2018,空间与实体对比 立体造型中,空间与实体是正负形互补的关系。空间中若没有实体的坐标,也就不可能意识到它。实体表现为厚重、封闭。空间表现为通透、飘渺。表现的形式有虚实、隐现、凹凸、前后等等。空间与实体的对比调和同样也以有主次变化为宜。,方向上的对比美,大

10、小上的对比美,色彩上的对比美,8/29/2018,(8)空间,一: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我们一般所讲的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元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形态也叫做视觉空间。而我们在平面构成中所谈到的空间形式,是就人的视觉而言的,它具有平面性、幻觉性、矛盾性。在平面构成中空间感只是一种假象,三维空间是二维空间的错觉,其本质还是平面的。,平面性即二次元空间。也就是有长与宽两种单元元素构成的空间。前面所分析过的正负形的消失、减缺等形态特征,都是在平面空间中所存在的形式。,幻觉性这里指的是平面中的立体感,由几个面组合而得到的高、宽、深三次元

11、的空间感觉。不同形态线的肌理重复和渐变排列亦会产生出幻觉空间。,8/29/2018,矛盾性矛盾空间实际上是一种错觉空间、幻觉空间,但是在构成形式上它与我们前面所讲的幻觉空间又有所区别。矛盾空间是在实际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空间形式,它是以三次元空间透视中视平线的视点、灭点的变动而构成的特殊的不合理的空间。这种独特的空间形式往往能够产生新的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视觉原理设计新的造型形式。,二、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我们对于形体的空间感觉,是视野中许多形态相互作用的结果。当视野中有你熟悉的形体和环境关系时,你就很容易对距离和空间作出判断,反之则很难或不能判断某个形体的大小、距离,也就是说

12、,任何形体,它的空间感的形成,必须要有相对应的形体作为参照。依据这一视觉原理和经验,就可以在平面中制造具有纵深感的三维空间。,8/29/2018,重叠空间:两个形体相重叠时,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这也就是平面的深度感,是感知形体 空间最明显的一种启示。,大小空间:由于透视的原因,相同的物体在视觉中会产生近大远小的变化。根绝这一视觉现象,在平面中就会产生大形在前,小形在后的空间关系。,8/29/2018,倾斜空间:由于基本形的倾斜或排列的变化,在人的视觉中会产生一种空间旋转的效果,所以倾斜也会给人一种空间深度感。,曲面空间:弯曲本身就具有起伏变化,因此平面形象的弯曲,就会产生有深度的幻觉,从而造成

13、空间感。,8/29/2018,投影空间:由于投影本身就是空间感的一种反映,所以投影的效果也能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日本东京饭田桥地铁站,1,2,3,4,统一和变化,对称和平衡,节奏和韵律,对比与调和,二、美学规律,8/29/2018,统一和变化,统一总是和变化同时存在的。变化是各组成部分的区别,统一是这些有变化的部分经过有机的组织,使其从整体到得到多样统一的效果。,视觉上的统一美,对称和平衡,对称 就是在中心点或者中心线,在点的四周或者线的两边,出现相等、相同或者相似的画面内容。平衡 是通过各种元素的摆放、组合,使画面通过人的眼睛,在心里上感受到一种物理的平衡(比如空间、重心、力量等).平

14、衡与对称不同,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重”的感受,而平衡则是通过适当的组合使画面呈现“稳”的感受。,对称与平衡,在立体构成中,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形体,如果以形体的垂直或水平线为轴,当它的形态呈现为上下、左右或多面均齐就称之为对称。对称形式的特点是整齐、统一,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平衡是指形体的左右两部分形不同而量相同或相近。,对称与平衡,8/29/2018,法国里昂歌剧院,8/29/2018,节奏与韵律,节奏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 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

15、韵和节奏。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就是韵律的运用。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有加强魅力的能量穿针引线。,2007欧洲设计奖获奖作品,2007伊斯坦布尔设计周展览作品,节奏与韵律是指同一现象有规律地周期反复或交替。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是内节奏和韵律产生的。节奏在艺术中通过音、形、色诸元素以时间性、变化性来体现。表现节奏感的关键是控制度,以渐变构成节奏韵律美是更为强烈

16、鲜明的形式,,节奏与韵律,线性节奏美,8/29/2018,对比与调和,一、对比的概念对比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协调是求近似,对比则是求差异。自然界中的冷与暖、干与湿、白天与黑夜都是对立的统一。对比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对比的参照系。在生活中我们说某个人个字很高,那么他周围的人一定要比他矮,或者他他和你想像中的正常身高相比,要高一些。这就说明对比是要有一个参照对比物的,或者说具体的群体,无参照系的单一个体是无法构成对比的。对比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可以是显著的、强烈的,也可以是模糊的、轻微的;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8/29/2018,二、调和的概念亦称和谐。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之间彼此在质与量的方面 皆具有秩序及统一的效果,同时也有安静及舒适的感觉都可以称之为调和。 单独的一色,一根线无所谓调和。只有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 合性才能调和。 但是,要素之间的类似过分强调时,反而易单调。 调和有形态,大小,方向,色彩,质感等的调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