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实践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299134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咬文嚼字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咬文嚼字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咬文嚼字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咬文嚼字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实践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咬文嚼字实践报告设计思路:本文属于文艺评论,学生阅读的文艺评论本来就不多,加上文艺评论本身抽象难懂,而本文篇幅较长, 又有些如 “套板反应” 等不易懂的术语,作者还发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这些都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本文, 先要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作适当点拨。按照议论文结构的三部分,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一一解读。首先提出“咬文嚼字”之印象,即“咬文嚼字”的贬义释义,同时通过对比引出本文作者的观点,即“是什么”的问题。接下来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尝试揣摩、 玩味,

2、让学生体会斟酌文字与准确传情达意之间的关系,即解决了 “为什么”的问题,最后从文中筛选做到“咬文嚼字”的方法,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微妙,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本课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和迁移运用也很重要。“咬文嚼字” 的示例很多, 适当加以引用,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更明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通过“炼字”训练,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获得学好语文的启发。比如, 阅读时注意抓关键字句欣赏和理解文章,看作者的用词能否准确表达思想和情感;写作时要注意锤炼自己的思想,并用恰切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将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

3、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和“咬文嚼字”作比较体会这两者不同的美学追求,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过程:(一)谜语导入PPT 课件演示: P.1 谜语 小老鼠看书(打一四字成语)灯谜:秀才会餐师:请同学们猜猜看,谜底是什么?生: (思考并回答)咬文嚼字。PPT 课件演示: P.2 课题 师:对,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二)明确教学目标PPT 课件演示: P.3 1.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2 2.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的习惯。(三)“咬文嚼字”之印象师:说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

4、果你去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释义无一不含贬义: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例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B.形容卖弄才学。例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例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 也毫无用处。PPT 课件演示: P.4 (四)速读课文,把握论点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作者将这个成语赋予新的含义,在文中,“咬文嚼字”什么意思?PPT 课件演示: P.5 明确: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

5、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同学们找的这两句话全是吗?哪句更重要?(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明确:转折词后的内容是更重要的。所以中心论点是“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将这个词语贬词褒用了,同时也为我们解决了议论文中“是什么”的问题。(五)再读课文,深入分析1、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学生思考并归纳)PPT 课件演示: P.6 明确: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句贾岛“推敲”苏轼惠诗“套板反应”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吗?(学生思考并讨论)明确: “随便”,这是

6、作者谦虚的说法。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郭沫若改字(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PPT 课件演示: P.7 补充示例: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问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字用的颇妙, 从炼字的角度来看, “绿”

7、字好在哪里?(学生思考并归纳)3 明确: “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又流露出诗人喜悦兴奋的心情。总结:为了力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PPT 课件演示: P.8 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PPT 课件演示: P.9 师:这些人在炼字、炼句、炼意上苦下功夫,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希望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这段话能成为同学们写作时的座右铭。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

8、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 ,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法? 福楼拜)PPT 课件演示: P.10 王若虚改句(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PPT 课件演示: P.11 补充示例: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PPT 课件演示: P.12 总结: 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

9、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贾岛“推敲”PPT 课件演示: P.13 (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1)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2)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3)作者有没有给“推”或“敲”下定论,为什么?(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总结: 无论用哪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 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补充示例:早梅齐己 (唐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风递幽香出,

10、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问题:试从意境及字词与整首诗的调和上来分析,空缺处应填“一”还是“数”?(学生思考并归纳)PPT 课件演示: P.14 4 明确:梅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就更显示此梅不同寻常。同时, “一枝”又照应了“早”字,渲染了“深雪”的意境,烘托“早梅”傲立寒雪的品格。PPT 课件演示: P.15 小结: 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4、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苏轼惠诗(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补充注释: 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

11、皇帝的茶。一两茶相当于0.1 两黄金。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 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PPT 课件演示: P.16 补充示例:青玉案贺铸(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问题:诗人如何使用联想意义,使无形的愁绪意蕴丰富?明确: “烟草”连天,是表示“闲愁”的辽阔无边;“风絮”满城飞舞,是表示“闲愁”的纷烦杂乱; “梅雨”连绵,是表示愁之长,永无尽期。在如此辽阔的空间,如此长远的时间,把本不可捉摸的东西,写得形

12、象、真切、丰实而不觉其抽象了。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PPT 课件演示: P.17 “套板反应”PPT 课件演示: P.18 (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1)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2)作者认为“套板反应”的弊端是什么?(3)请举出“套板反应”的其他例子。明确: (1)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2) “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3)写做好事的主题时,总写让座,帮助老人;写艰苦奋斗的

13、主题时,总写到红军长征的艰苦;写毅力的主题时,总写张海迪、贝多芬等人物,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补充示例:“套板反应”的其他例子PPT 课件演示: P.19 金榜题名时,常说“蟾宫折桂”;请别人修改自己的作品时,常说“斧正”;提到酒,常说“杜康”; 说起十三四岁少女,常说“豆蔻年华”;说起战乱期间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我们慨叹“哀鸿遍野” ; 美梦醒来惋惜“南柯一梦”,5、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 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至此, 作者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

14、析了咬文嚼字的原因,即为我们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6、作者在结尾处讲到怎样做到“咬文嚼字”,请同学们筛选出相关信息。5 明确:随处留心玩索,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追求情感和语言的吻合。PPT 课件演示: P.20 (六)引申探究,比较阅读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PPT 课件演示: P.21 课堂小结: 聆听大师的教诲,总是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体会到

15、祖国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推敲语言文字的同时推敲思想感情,力求做到“咬文嚼字。”(七)作业设计PPT 课件演示: P.22 1.以教材中课文为例,挑选出三个“咬文嚼字”的例子加以分析。2.拿出自己的习作来“咬文嚼字”,先自己修改,再和同学互换修改。(八)板书设计是什么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繁简不同,意味不同咬文嚼字为什么字眼不同,意境不同善用联想,意蕴丰富滥用联想,套板反应怎么样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教学反思: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

16、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 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分析完课文后, 我结合研讨与练习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对两种阅读方法的利弊均有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