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艳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288698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智艳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刘智艳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刘智艳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刘智艳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刘智艳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智艳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智艳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脑瘫的针灸治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常伴有其他如智力低下,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癫痫等多重残障。从传统医学理论来看,脑瘫属祖国医学“五迟”、“五软”范畴。,脑瘫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患,造成大量患儿长期或者终身残疾。脑瘫儿童给家庭带来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沉重心理负担和精神痛苦,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还带来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小儿脑瘫目前治疗现状,中医针灸,针灸在小儿脑瘫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能够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中医在治疗脑瘫

2、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临床治疗脑瘫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治疗小儿脑瘫多以头针为主的综合治疗法为主,比单一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快、远期效果佳、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研究意义,小儿脑瘫治疗至今仍为世界性医学难题,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寻求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减少伤残率,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针灸理论,病 名,中医中没有脑性瘫痪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的表现,属于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而言 五软是指头颈软、口较、手软、脚软、肌肉软而言 五硬在是指头颈硬、口硬、手硬、脚硬、肌肉硬而言。,病因

3、病机,病因 先天因素:父精不足,母血气虚,导致胎儿禀赋不足,精血亏损,不能充养髓脑;或其母孕中受惊吓或抑郁悲伤,扰动胎气,以致胎育不良。后天因素:小儿初生,脏气怯弱,护理不当,致生大病,损伤脑髓。 外伤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产时脑部揭伤。,病 位,病位在脑、肾、脾、肝,尤与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关系密切, 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而“脑为髓之海”, 尤赖脾所生化之水谷精微及肾脏所藏之精的补养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说明脑通过经络与五官和脏腑相连,通过经络的传导以发挥作用。,辩证施治,1.元气不足证证候 神气怯弱,表情呆滞,形羸自汗,不语少言,耳失聪,目不明,肢体拘挛不用,关节屈伸不利等。舌苔白

4、或舌体胖,脉细无力。治法大补元气,疏经通络。 2.瘀血阻络证证候面色晦暗,肌肤甲错,青筋暴露,筋脉拘急,上肢屈曲,下肢僵直或伴有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而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经开窍。,辩证施治,3.真阴耗损证证候神倦乏力,腰酸腿软,健忘失眠,烦急易怒,盗汗便干,手足心热等。舌红体瘦或有裂纹,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益气,温通筋脉。 4脾气虚弱证证候 面色萎黄,倦怠懒言,四肢痿弱,手不能举,足不能立,咀嚼无力,食少流涎,大肉陷下等。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脉细而弱。治法 益气健脾,升阳通络。,针灸治疗脑瘫的临床概况,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之一,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和调和阴阳的作用,其兼顾

5、局部与整体,贯彻标本同治,是治疗脑性瘫痪的一种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有效和灵活的方法。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是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脏腑经络及其经络输穴入手,施行循经、远道及邻近取穴。针灸方法众多,有体针、头针、穴位注射、电针、点穴、埋线疗法、三棱针、皮肤针、舌针及灸法等。考虑患儿能否接受和配合治疗,头针与灸法不失为较好的选择。,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机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和促进脑细胞的代偿作用。 促进肢体同部代谢。改善肢体血液供应,以调节肌张力。 通过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支控的肢体反射区进行兴奋性刺激,引发神经反射,促通脑体反射通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能显著增加

6、脑瘫儿的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 有促进脑功能的部分代偿或完全代偿的作用,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优势,目前尚没有治疗脑瘫的特效中西药物,近年来,针灸逐渐成为临床上脑瘫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且患儿易接受和配合治疗,疗效逐步得以肯定,在国际上也日益引起重视。,中医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1. 基本治疗治则: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疏通经络、强壮筋骨,针灸并用,补法。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 大椎 身柱 风府 四神聪 悬钟 阳陵泉方义:大椎、身柱疏通督脉经气;风府、四神聪健脑益智;悬钟为髓会,可养髓健脑充骨;筋会阳陵泉,可疏筋通络、强壮筋骨。加减:肝肾不足加肝俞

7、、肾俞、太溪、三阴交补养肝肾;脾胃虚弱加中脘、脾俞、足三里健运脾胃;上下肢瘫痪分别加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伏兔、环跳、风市、委中、承山、丰隆等疏通肢体经气。,2. 其他疗法(1) 耳针:取皮质下、交感、神门、脑干、肾上腺、心、肝、肾、小肠;上肢瘫痪加肩、肘、腕;下肢瘫痪者加髋、膝、踝。每次选用46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刺激23次。(2) 穴位注射:取风池、大椎、肾俞、曲池、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承山等穴。每次选23穴,用胎盘组织液、灯盏花注射液、维生素B1、B12等注射液,每穴注入0.51ml。每日1次。,中医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2、头 针,头针疗法是在中国传统针灸及现

8、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全息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通过针刺头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各科疾病的一种微刺系统方法。临床研究证实通过针刺与大脑有关的穴位,可促进病灶区脑组织的侧支循环形成、血管扩张和解除痉挛,同时能够启动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焦氏头针,1. 运动区:位于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间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面运动区,亦称言语一区。2. 感觉区:位于运动区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3. 舞蹈震颤控制区:位于运

9、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和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焦氏头针,4. 晕听区:位于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主治:耳鸣,听力减退,眩晕等症。 5. 言语二区:位于顶骨结节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 主治:命名性失语。6. 言语三区:位于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的水平线。主治:感觉性失语。 7. 运用区:位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厘米。主治:失用症。,焦氏头针,8.足运感区: 位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向后引3厘米长的水平线。主治:对

10、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夜尿,子宫脱垂等。 9.视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1厘米,向上引平行平前后正中线的4 厘米直长线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10. 平衡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35厘米,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主治: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等。,焦氏头针,11. 胃区:位于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取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厘米长直线(图1088)。主治:胃痛及腹部不适等。12胸腔区:位于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从发际向上下各引2厘米长的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 主治:胸痛、胸闷、心悸、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哮喘、呃逆、胸部不适等症

11、13生殖区: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白带多;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14血管舒缩区:在舞蹈震颤控制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皮层性水肿、高血压。,靳 三 针 疗 法,脑瘫常常有多重残障,脑功能改变的范围较为广泛,而且幼儿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脑功能的代偿能力很强,脑瘫脑损伤后,头针四项并用的目的即不仅要促进损伤区最大限度地自我修复,也要积极动员机体的其他系统进行互相促通和代偿,以促进整个大脑生长发育来进行整体调节。临床上也证实了它的疗效。头针四项:脑三针(脑户、脑空、脑户)智三针(本神、神庭、本神)四神针(四神针、四神针、四

12、神针、四神针)颞三针(颞针、颞针、颞针),针灸对小儿脑瘫模型幼鼠细胞凋亡因子表达与行为学影响的研究,动物实验,研究内容,研究目标,针灸治疗小儿脑瘫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神经凋亡,保护处于“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行为学变化,动态的观察不同时间点幼鼠行为学的变化,探讨幼鼠肌力、平衡能力、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可能与细胞凋亡的改善相关,评价各组可能的起效时间,并比较头针、艾灸、头针结合艾灸治疗的疗效,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0,关键问题 解决方法,采用双盲法,运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定,评估造模是否成功,参照实验针灸学,结合人与动物骨度类比,根据华氏介绍的大

13、鼠穴位图谱模拟人体经穴定位,头针选穴依据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针灸操作规范,造模成功评定,31,分组及干预方法,正常组、假手术组仅同方式抓取,不予以任何治疗 模型组造模术后第3天开始仅同方式抓取,不予以任何治疗 头针组造模术后第3天开始头针治疗 艾灸组造模术后第3天开始温和艾灸治疗 头针结合艾灸组造模术后第3天开始头针结合艾灸治疗,干预方法,治疗方法,创新之处,临床科研,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社会福利院小儿脑瘫患者的疗效观察,研究目的,1.比较头针、艾灸、头针艾灸结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完善针灸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策略。 2.本研究从社会福利机构脑瘫患儿康复模式的特殊性出发,聚焦社会福利机构脑瘫儿童的生

14、理、心理,探讨以康复环境及其康复资源为视角的康复方法及其效果评价,寻求一套以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性的针对社会福利机构的脑瘫儿童的治疗模式。 3.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评价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起效时间及后续治疗作用,观察其远期疗效。 4.研究患儿在治疗前后免疫炎性因子IL-6、TNF-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1.1研究对象选取在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的脑瘫患儿,所有受试病例均在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基础上进行筛选。,研究方法(分组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方法,依据样本量公式估算,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瘫患儿1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组,分为康复治疗

15、组、头针+康复治疗组、灸法+康复治疗组、头针+灸法+康复治疗组,每组各40例。,观察周期 从治疗第一天开始到治疗结束为止,共6个月,随访时间为2年。,疗效评定 1.3.1 评价量表: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以盲法为原则,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6个月)、1年、4个时点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社会适应性进行评分。1.3.2 免疫炎性因子IL-6、TNF-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IL-6、TNF-浓度,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 basic protein,

16、MBP)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研究内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科,技术关键 2.1盲法:(1)康复医师:实验过程康复医师不知道患者的组别。(2)评定人员:实验过程中第三方评定人员均不知道患者的组别。 (3)数据统计分析人员:评定人员的研究完成后由专门负责统计的人员进行数据分析。2.2质量控制:所有参与本实验的针灸治疗者、量表评分者均进行统一培训,在实施针灸治疗与量表评定的过程中,操作规范一致。,研究内容,创新点,1.以针灸与康复的专业角度聚焦社会福利机构的脑瘫儿童,在其特有的康复模式下研究患儿的生理、心理恢复。 2.比较头针、艾灸、头针结合艾灸治疗的疗效,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应,从而完善针灸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策略。 3.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综合且全面的评定小儿脑瘫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社会适应性的改善。,创新点,4.通过观察患儿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后的半年、一年的变化,评价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起效时间及后续治疗作用,观察其远期疗效。 5.研究患儿在治疗前后免疫炎性因子IL-6、TNF-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促进胶质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影响神经细胞的分化、生长和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