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人崇拜诸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63932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仡佬族人崇拜诸神(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仡佬族人崇拜诸神姚元华岑巩仡佬族人过去对自然神的崇拜,主要有大地、水、火、雷、桥、洞、米、岩头等等,在这崇拜的诸神中,颇为崇拜的是土地神。土地神土地神也称上地庙,岑巩仡佬族人认为地有地神,万物得以滋长,土地生长五谷,才给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必须的生活资料,便从崇拜土地到祭土地神,这是古人“亲地”的自然崇拜。为了酬劳那些对农业生产作出贡献或有功于民的人物,便把他们奉为土地神,加以祀奉。据礼记祭法载,传说在三皇五帝时,共工的儿子句龙长年累月辛勤开垦九洲荒地,种植五谷,死后被奉为土地神,也是人类最早的土地神,但早期崇拜的土地神,是抽象化的大地之神,既没有职司, 也没建立神庙。 大约到汉代, 才有朝廷

2、设的后土祠,作为祭祀土地的场所。汉唐之际,土地神才由自然之神衍化为人鬼之神,并有了某某人死后做土地神的说法。岑巩县仡佬族人长期以来,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共工的后裔,是开荒辟草的开荒业主,古老先民。自宋代以后,仡佬族人就认为土地神能保佑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安宁。土地神大都是下层人物,土地神是民间俗神,地位低微,不为历代统治者所看重,明太祖取得天下后,取消了土地神的各种封号,只将其视为冥间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庙宇很小,往往在城角村头立一个二三尺高的小庙而已。土地神,岑巩仡佬族人也称为土地爷、土地公、土地婆等。按处所方位又有山神土地、坳神土地、屋上土地、挡方土地等等之称。敬奉的神庙也有土地庙、土地官等称呼。

3、土地神受到了仡佬族人的普通信奉。以前,在仡佬寨子上,一般每个自然村寨前,均立有一座约三尺高的土地宫,百分之九十几的住户,大门前立有挡方土地, 缝年过节, 红喜(婚嫁、 建房、祝寿、满月等),白事(丧葬)均要备注肉等供品到土地公(婆)前敬奉,烧香烧纸,祈祷平安增福。山神土地、坳神土地是立在山上和山坳处的土地。山神土地和坳神土地,均各司其职,分管山神和坳神,凡各种匠人上山做手艺,猎人扎山打猎,或某人从某山某坳经过时开始发病,或在家中生病及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均要到山神土地或坳神土地处敬奉土地神灵,以求平安,消除邪恶。岑巩仡佬族人的土地庙供奉的土地神,均有土地公和土地婆,这与汉代朝廷设的“后土祠”,

4、塑的是妇女神像,称“后土娘娘”极为接近。有研究者认为,“后土”是由远古时代先民所祭的地母神演变而来,因为地母神能生五谷,五谷由野生而经人类培植成为人工生产,这个过程是由妇女创造的,具有一种神力。 在女性中兴的时代,即称地母为后土。“后”字的原始涵义是母亲育子之意,“土”则为万物之母,唐宋时土地神日益神化、人格化,出现了男性土地神。明清时的土地庙就常见土地公与土地婆两尊神像了。岑巩仡佬族人神文化历史悠久,民间信仰神,是从远古原始信仰传承而来的。神庇护人看不见又摸不清,而某某巧合现象一经渲染之后,马上传遍四面八方, 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为了力斗避凶, 寻求思想寄托或心理上的平衡,也随世俗

5、潮流产生对神的信仰与祀奉,这种心态一直延续至今。但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仡佬族人信神的观念,也已逐渐淡化,大多数都相信科学了。水神岑巩仡佬族人崇拜水神,每年岁首到水井汲水时,要烧香化纸敬祭水神,以求山泉涌泻,细水长流。每当大年初一寅时每家每户的仡佬族男人都要去井里挑水,叫取银水,其意是:把金银财宝挑进屋,一年四季赢利双收。每当上山或下地干活口干舌噪时,去井边喝水,要取三皮青草,打三个草标,放进水井,表示向水神买水喝,否则,喝水会引起肚子疼。火神岑巩仡佬族人崇拜火神,缝年过节,婚丧嫁娶,三朝满月,立柱建房的头一天,都要备办酒肉, 在火塘边烧香化纸,敬祭祖先。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各家各户都要送

6、灶,即送火神上天归仙,因为从这一天起人们都要做粑,做粉等天天用灶,不能得罪火神, 到腊月三十夜再接个灶,将火神接回来。接灶、送灶时都要烧三柱香、一占纸、放三个炮火、在年三十夜仡佬族人也有请火三脚(称亲架)休息的习惯,也就是这一天守岁,各家各户要烧大火,怕火神受到伤害。三十夜的大火直烧到天明,也就是不能断火(接香火)的意思。雷神岑巩仡佬族人崇拜雷神,每年腊月,要打一个“粑王”到农历正月十二日 “雷神”生日时用它来祭祀,他们认为“雷神”可以驱妖造雨,预测吉凶祸福。仡佬族人凡在春天听到第一声春雷响时,都要及时相告,如是白天,要打个转身,如是晚上正遇睡觉时则要翻个身子。意思是告诉雷神,大家都听到你的声

7、音了,知到雷神来了,如听到雷声不动,就是雷打不动,那就不吉利了。二是在身上或床上拍三掌,叫抖跳瑵。即告诉蛇、虫、蚂蚁离善良的人群远一点。三是吃饭时,不能抛洒,如洒落在地上或多多的剩下不吃,那是要遭到雷神打的。大人们经常对小孩说“你不怕雷公打吗”。桥神岑巩仡佬族人崇拜桥神,认为“桥神”即是“桥怪”,姑娘出嫁不能从桥上走过,否则会得罪“桥神”,会桥崩路断,不吉利。在注溪乡、龙田镇一带有用童子祭桥的传说,旧时每修好一座桥梁,匠人都要喊:“多子多桥上过,独子独女垫桥墩。 ”为了不让独生子女被“桥神”或“桥怪”夺去,家长们就给娃娃“打号”:剃头,只留三绺头发,肩上缝块小红布。认为打了号,神怪就认不出来了

8、,就可以免灾避祸。仡佬族人还有架桥的习惯,一是一对夫妇结婚三年五载还没有生孩子,就请路桥先生在人群经常路过的沟边架一座桥,叫送子桥。二是孩子经常生病,非常弱小,也要在路边架一座桥,这叫扶子桥。架桥时要求主人自己砍三根三尺六寸一样大小的杉木棒,请木匠做成排, 在桥排上用青、 蓝、黄、红、紫等五色或七色布条扎在两头,架桥时用六个粑粑,一块豆腐、一块刀头肉、三柱香、一占纸等在夜深人静时请路桥先生去架。 架桥时, 先生要烧香烧纸,念一些咒语, 如:“架桥修路儿女一大路,架桥过河,子女个个都成活”等,祈祷平安。洞神岑巩仡佬族人崇拜洞神,凡遇干旱,则祭“洞神”,祈求“洞神” 赐降甘露, 滋润庄稼, 以保农

9、业丰收。 请康熙思州府志就有“土人” (指仡佬族人)祀“洞神”,求雨的记载,说“土人”把桐木村的白崖洞视为“神洞”,认为其中有“蛇神”, “祈祷颇应” 。这高峻徒峭的白崖成了人们崇拜敬奉的仙山,认为洞中的神仙可以保佑人们风调雨顺、国泰平安、五谷丰登。米神婆婆岑巩仡佬族人崇拜米神婆婆,住居在凯本乡平牙村的仡佬族人,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日要吃斋敬祭“米神婆婆”,用十皮青菜叶以及米粑、豆腐、清茶等作为祭品,桌下摆米。祭祀时要焚香烧纸,念咒语,感谢“米神婆婆”恩赐当年五谷丰登,来年收成更好。烧岩头岑巩仡佬族人烧岩头,这是巫师赎魂的祭祀形式,在仡佬族的信仰中,如果有人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精神萎靡、不思饮食,

10、就认为是失了魂魄,要请巫师赎魂,病人家须备雄鸡、刀头(猪肉) 、大米、粑粑、豆腐等祭品,由巫师携至沟溪、岩洞旁阴森处,用岩头砌灶架锅,将鸡杀死,砍去头、爪后去毛,然后连同其他供品一起放进锅中,煮成一锅烩稀饭,并酌酒烧香纸敬祭荒郊野鬼。巫师大念咒语,令鬼放鬼。祭毕,巫师即在附近觅捉几只蜘蛛或几条小虫包回病人家中,用布制一“魂包”,佩戴于病人胸前,便认为魂归病人身上,可解除病灾。“烧岩头”时,寨上大人小孩都可以去参加,分享杂烩稀饭,而且必须全部吃掉,一点也不许带回家中。遣马赎魂(撵峦追魂)遣马赎魂(撵峦追魂),即某人久病不愈时,由病人家请来道师,备好雄鸡、刀头(猪肉)、大米、粑粑、豆腐,酒等祭品,

11、然后在病人家中堂摆好祭品,再由道师酌酒,燃香烧纸,口念咒语,施法,同时请来寨上的锣鼓手,按道师的节令敲锣打鼓,再由道师发令给马脚(马脚是一用桃树杈做成的三角木。在此是由病人寨上一身强体壮的中年男子,手持马脚充任马脚) 。接令后,带领20 多人冲出门去,跑到本地在当地人认为较阴森恐怖的地方,捉几只蜘蛛或小虫,道师用丝线缝合好后,就挂到病人脖子上,吊在胸前,意即帮病人驱除了邪鬼邪神,赎回了丢失的魂魄。冲傩还愿保平安代国才冲傩还愿是居住在岑巩龙田、平庄、客楼等地仡佬族人的宗教信仰,也是一种传统习俗,一般五至天才能结束。为什么要冲傩还愿,它带有一定的神秘和迷信色彩。就是家中有人病了,或是生畜饲养不兴,

12、或家中诸事不顺,就由主人到自家神龛下,或到寨中的庙堂上烧香化纸,许下愿心说,只要诸神保佑本家XX 的病好,或是保佑本家六畜兴旺,事事顺意,实现了许下的心愿,主人家将预备好许下的东西,测吉日,接傩堂师到家举行冲傩还愿公式,以似勾子愿心,使得家道更加顺畅。冲傩还愿,要经过以下程序:接师(冲傩法师)、扎台、发锣鼓迎圣、开光点相、架桥迎兵、和神、会兵、辞席、踩九洲、发五猖、纳牲、敬标、安龙谢土等。接师:主人家看定了吉日,准备好了还愿仪器、供品,在开坛前三天,主人派人或亲自带着请帖,去把掌坛师傅接到家中筹备冲傩还愿的全堂法事活动。扎台:即扎“八宝仙台” (简称“宝台” ) 、 “七洲五庙台” , “祖师

13、台”、 “值坛土地台” , “香炉师台” 和“锣鼓师台”,以及张挂神符、神案、宝盖等。八宝台:就是将一张八仙桌放于堂屋右上方(靠神龛)处。七洲五庙台:是将一张八仙桌置于堂屋外的廊檐左边,桌子上摆一升米,米上插“七洲五庙诸大百神一切众神香位”。升了前面摆一个香炉,香炉内焚三柱香、升子后面摆五个斟有少许米酒的小酒杯,升子与酒杯之间摆一堆三粑两豆腐。此桌上的酒米,俗称“叫化酒米”,街上叫花子可以随便拿走。祖师台:将一张小方桌摆靠在堂屋左壁,桌上放一升米,米上供一对小木雕像,升子前摆一个香炉,点三柱香, 还置有一个烛台, 焚上腊烛,其它与七洲五庙台摆设一样。值坛土地台:安置在八宝台桌子下面的土地坛面前

14、,不用桌子,只在地上摆一升米,插有“值坛土地护教威录众神之位”牌,摆一个香炉, 一个烛台,焚香点烛。 香炉师台: 就是将一张桌子置立于堂屋的左上角,此为香炉师位,桌子上放纸钱、纸马、香盘、腊烛、面具及法衣(法师穿的衣服)等,随时听候法师号令,上香、烧纸,点酒。锣鼓师台:将一张桌子置放于堂屋右下角,以安放锣鼓,锣鼓手听从法师号令,时敲时停敲响锣鼓。挂神案:神案即诸神仙图,它们依次是马元帅,道法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王灵官等。六台扎好,即张贴神符吉语,如“免三灾、免八难、夏进田庄、秋收五谷、五龙归位人畜兴旺、勅虎守家门降吉祥、勅龙眼宅第招财宝以及各种符印等。发锣鼓迎圣:冲傩仪式开始,锣鼓手打起

15、锣鼓。香炉师点燃香烛,主人放起鞭炮,掌坛师身穿法衣,头戴冠昌、摇动师刀,舞起牌印,念请诸位神圣入傩堂。开光点相:香炉点亮腊烛,为众神照亮,即“开光”,法师念到“堂前不要断更鼓、炉中不要断香火”,断了“更鼓从头起,断了香烟冷淡神,别的堂上香烟冷,我们堂上闹沉沉”等,即冲傩开始。架桥迎兵:架桥铺路,以迎接诸神兵马赴傩堂,架桥即用一根长凳竖放于堂屋左下角,桥(板凳)上放一张洗脸毛巾帕,意为诸神兵到来时洗脸擦汗。此时法师作法唱到“鸣角一声当三声,声声吹上玉皇门,师郎拜请是何意,五当淮南名仙师,大马牵走桥上过,小马就走桥下行,兵在堂有缷京马。马在教场缷金鞍”,至此,法师再次吹响牛角,即迎兵马过桥赴傩堂。

16、立楼扎寨:是为安顿已赴傩堂的诸神兵马而修造的房屋,实际上纸房纸屋早已安排放在堂屋右上角的“八宝台上,只待法师作法安顿兵马” 。和神:法师作法,奉请众神齐心合力镇守傩堂。此时由一个后生,一个姑娘(男扮女装),跟着法师踏步请神、安神、和神。法师唱到“堂前不要断更鼓。炉中不要断香火,断了更鼓从头起,断了香火冷淡神,冷淡别神犹自可,冷淡我神罪不轻。人家坛上作得假,我的坛上要当真”等,即和神安顿结束。会兵:即冲傩法师作法,召集诸神兵,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把守一方,为傩堂施仪护驾,法师念“日出东来又落西。正是吾师会兵时,一会天兵到、二会地兵朝,三会人长生,四会鬼灭亡” ,法师唱到永寿元年(公元155)鬼神扰乱,太上老君赐给神傩,赶兵第一面,抢兵第二面,护兵第三面,会兵第四面, 点兵第五面, 统兵第六面, 招兵第七面,去时千兵随吾神傩去,回时万马随吾神傩响起,五营兵马战四方:打圆场(即绕堂屋四周)锣鼓结束会兵仪式。辞席:为净化傩堂, 驱逐躲在草床内及各角落里的魔鬼、邪恶,在“八宝台”右边立一床卷成筒壮的草席(或竹席),由冲傩法师念动咒语,绘画字符,收擒席中及各角落里的邪魔恶鬼,法师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