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构思训练(重新排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62972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说明文构思训练(重新排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说明文构思训练(重新排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说明文构思训练(重新排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说明文构思训练(重新排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说明文构思训练(重新排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说明文构思训练(重新排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说明文构思训练(重新排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说明文构思训练姓名:说明文布局谋篇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总分”的作文结构方式加以适当变化, 或总分, 或分总, 或总分总, 或分分分。 不论如何变化, 一篇说明文绝对离不开“分说”这个极其重要的关键部位。但平时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却忽视了对说明文“分说”结构的教学。大家的着眼点一直放在“说明的顺序”上,即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关系顺序的角度去探求说明文内部结构的方式。因此,我们如果抓住说明文的主体部位分说,从新的角度来探求一种通俗有用、易懂易学的对于说明文内部结构规律的解释,并以此指导阅读和写作,那么也许能够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的五 “分” 式说明文写作的构思套路, 很容

2、易操作, 学会了它们, 再加上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准确的语言,非常适用于中考说明文的构思与写作。 (一) 分点说明分点说明, 就是从分说的角度,对说明对象进行 “一点”、 “两点”、 “三点” ?式的解说,几个“要点”说完了,事物的特点也就显现了。分点说明普遍用于数理化教材中,也用于以提出要求、说明事项、交代作法、介绍功能为主的平实性说明文。在介绍经验、作法的文字优美的说明文中有它的一席地位,在众多的科学小品中也不乏它的踪影。它的主要特点是,文中所说明的各“点”,均有一定的独立性;各“点”的内容,可用基数词或序数词统领;各“点”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分点说明表现

3、在文面上,使说明文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由于文章的内容由一、二、三、四等“点”组成,所以不仅能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说明,而且能鲜明地显现说明的层次,使说明的思路显得非常清晰。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就进行过这样的分点式说明: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 ?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又如下面 中国石拱桥 中的一段, 运用的就是 “分点说明” 的思路:这座桥的特点是: ( 一)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 而是像一张弓, 因而大拱上

4、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 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拱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族鸟 ) 说, ,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5、。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分点说明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有两种排列方法。 1.并列式分点说明如有一篇文章名为读书四法,它对四法是这样介绍的:“其一曰:点线读书法” , “其二曰:比较读书法”, “其三曰:预测读书法”, “其四曰:存疑读书法”。文中对四法的说明自成段落,相互并列。但作者注意了四种方法难易程度的区别,把容易掌握的放在前面讲,把难掌握的放在后面讲。 2.角度式分点说明如有一篇介绍“通知”这种应用文体的说明文分这样四点对其特点进行了说明:一、通知是一种实用公文。二、通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公文。三、通知是一种分类较细的公文。四、通知是一种不同于公告

6、、启事的公文。这四个“点”,每个点都突出一种角度,说清楚一个方面的特点,解释得非常明了、透彻。下面请看科学小品奇特的激光选段,这是是典型的“分点说明”:区区一束光线,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它的特点吧。首先,激光是一种颜色最单纯的光,而我们平常看见的光,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起来的。比如,太阳光或电灯光,看起来似乎是白色的,但通过三棱镜,就可以看出它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实际上它还包含 1 着我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其次,激光的方向性很好,发射角极小,简直可以说是“平行光”;而我们平常见到的灯光,却不是平行的,而是向四面八方发散的。比如,打开电灯,整个

7、房间都亮了,手电筒发出的光,虽然在发出部位好像是一束光,但射到几米之外,就扩散成一个很大的光圈。 这是因为, 光在传播中发散了。激光则不同, 它在传播中始终像一条笔直的线,一束激光射出20 公里远,光斑只有茶杯口那么大;就是是射到38 万公里的月亮上,光圈的直径也扩大不到两公里。如果探照灯也能射到月亮上,那么光束的直径将要超过几千公里。第三,激光的亮度非常高。亮到什么程度呢?你恐怕想不到。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发出的光,有人形容它 “比 1000 个太阳还亮” , 而强的激光, 竟比太阳亮100亿倍以上。可见,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这段总分总式的文章阐明了激光的三个特点,文路清晰。文中运用了举

8、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的方法,练习 1. 我熟悉的一种用具 2. 我最喜欢的几种学习方法,请从以上两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 (提示:1. 此文题的范围很宽,有利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践确定最熟悉的说明对象,因此,可以从计算器、圆规、收录机、洗衣机、电热杯、雨伞、自行车、电子闹钟等等诸多用具中选择其一进行说明。说明的重点放在介绍用具的功能及用法之上,写法可以灵活多样。主要可采用:拟人写法。让说明的对象“自己说话”,作“自我介绍” ,这样的写法新奇有味,容易吸引读者。描叙写法。以作者自己的某次具体操作为例,系统地介绍用法。答问写法。用一问一答或类似问答的文艺形式进行说明,有条有理地介绍

9、事物用法。写作中或用平实的说明,或用生动的说明,以“分点”的方式,说明事物的用法。不论哪种写法,都应有总有分,有详有略2. 这个文题,很适于用“分点”式的说明。全文可用总分总式的结构,在分说中对“一法”、 “二法”、 “三法”进行说明介绍。) 2 (二) 分步说明分步说明,就是有先有后地说明事件的进程和事物的特点,在行文中,它往往有明显的时间标志、步骤标志。分步说明是程序说明文的近乎唯一的行文布局方式,也用于介绍其它处于动态进程中的事物。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步一步地步步相连地说明“进行”中的事件和“发展”中的事物;文中所说明的各“步”,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承接式的联系;各“步”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

10、,是“阶段”与“全程”的关系。分步说明显现在文面上,使说明文主体部分呈纵式结构。例如下面一段文字,一步一步地说明了从卷云到雨层云的变化过程: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 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的卷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在实际运

11、用中, 分步说明主要有如下作用: 1.分步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如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从历史进程的角度,介绍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2.分步说明操作过程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分“做胎”、 “掐丝”、 “点蓝”、 “烧蓝”、“打磨”、 “镀金”六步,详略得当地介绍了传统的手工艺品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3.分步说明认识、观察过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从总体上看是按一种“移步换景” 的参观顺序写成的。 4. 分步说明游览过程如从宜宾到重庆以长江为线,以重庆为重点,依次介绍了宜宾、泸州、重庆三座城市。还有许多科学小品,用分步说明介绍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下面请读范文:书法圣地古兰亭东晋永和九

12、年 ( 公元 353 年) ,暮春之初,大书法家王羲之邀集司徒谢安,右司马孙绰等41 位名士,在山阴兰亭修禊,临流泛觞,人各赋诗,羲之兴尽感怀,挥笔疾书,写下了堪称艺林杰迹的兰亭序,绍兴兰亭也便成了全国书法圣地之 3 一。兰亭位在绍兴城偏门外古山阴道上的兰渚山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风景幽雅,颇有野趣。步入兰亭,踏着鹅卵石的小径,穿过一片竹林,迎面是一湾鹅池。池旁有“鹅池”碑亭。传说王羲之十分爱养鹅,他得知山阴有个道士养了一群丹顶雪羽的大白鹅,定要买下。老道说,太守能为我写一篇道德经,我便将一群白鹅奉送与你,羲之即刻草就, 高兴地将鹅带回家里。现在,碑上的 “

13、鹅池” 两字传为王羲之所书,笔势如龙跳天门,似虎卧凤阙,极有观赏价值。跨过池上的三曲石桥,便见曲水蜿蜒。这便是当年羲之和他的好友流觞吟诗的地方。其后有“流觞亭”一座,亭内高悬“曲水邀欢处”巨匾,左右陈列传世的流觞曲水图拓片,书法家在此留连止步。流觞亭东侧是康熙亲书的“兰亭”碑亭,后边则有御碑亭,碑高680米,足有 36000 多斤, 气势相当可观。 正面刻康熙临 兰亭序 全文, 碑阴为乾隆撰写的兰亭即事诗。沿荷花池往东过流觞亭,便到了右军祠。王羲之曾任会嵇内史,官至右军将军。所以后人亦称其为“王右军”。跨进右军祠大门,最先见到的是“墨池”,水色深黛。池两旁是长长的回廊。池中有亭, 取名“墨华”

14、。南北架石板平桥,直通正厅。 整个布局,是祠在池中,而又祠中有池,池中有亭,亭在池中,显得十分古朴雅致,耐人寻味。右军祠正厅有大匾 “尽得风流” , 下边挂王羲之画像。 两边有楹联一幅:“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 ,对羲之一生作了形象的概括。正厅有三间, 陈列着几种兰亭序摹本的复制品。两侧长廊漫转,壁间嵌着多种版本的兰亭序刻石。兰亭作为书法圣地已闻名中外。近几年,全国书家两次云集于此,盛举“兰亭书会” 。日本书家也多次来兰亭与中国书家交流书艺,这对于推动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是一篇介绍参观、 游览过程的风景说明文,先用两个段子进行总说,然后分说。 分说部分有明显的“分步

15、骤” 进行说明的语言标志,如“步入”、 “穿过”、 “跨过”、“往东”、“跨进”等等,全文移步换景,方位明确,内容丰富,语言练习用“分步说明”的构思,就下面的题目作文。 1.老师,欢迎您到我家来 2. 向您介绍我的家 3. 请尝一道我做的菜 4.活板与印刷术 (提示: 13. 这一组题目,是假设学生欢迎教师到自己家中做客并向老师介绍一些情况。所以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说明。写 “老师,欢迎您到我家来” , 可采用导游解说式或图表示意式的写法,按空间变化的顺序分步骤说明行走的路径,开头结尾要照应,语言要生动、热情。写 “向您介绍我的家” , 可采用描述说明或直接阐述的写法,或采用“时间式”的布局方式

16、,从原来到现在有“步骤”地介绍家庭情况的变化;或采用“空间式”的布局方式, “分解” 式地介绍家庭中的设置;也可将二者结合起来。由于是说给 “老师” 听的,所以开头结尾要对“家”表达出一定的感情。写“请尝一道我做的菜”,可采用描述说明或现身介绍的方法,用生动的语言,按时间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步说明,必要时,还可引用一些资料 4. “ 活板与印刷术”可采用自己所喜爱的表现方法,按时间发展的顺序介绍印刷技术的发展。写此文要十分注意掌握当今印刷技术的状况。) 4 (三) 分解说明分解说明,就是有意地对说明对象进行“划分”,从而一处一处地说,一块一块地说,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说。分解说明主要用于对整体的、静

17、态的事物特别是建筑物进行说明。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事物分部位、按结构、依特点进行分解说明;分说的各部分内容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分说的各部分内容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解说明显现在文面上,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如下面这段文字,就是很典型的分解说明: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

18、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从我们加在文中的标记可以看出,这个段子将 “大殿” “分解” 成四个部分进行说明。在习作构思中,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运用“分解说明”: 1.个体事物的结构分解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分割”为碑心石、碑身东西侧上部、碑座从东到西到南至北的十块大浮雕,按瞻仰的顺序依次解说。 2.群体事物的布局分解如故宫博物院描述说明的是由群体事物组成的景观,作者以传统建筑艺术的布局线索“中轴线”为说明线索,由南至北,对重要的景点进行“分解”。一处一处地加以说明。 3.集合化了的整体事物的特点分解如苏州园林,作者既不是介绍一座建筑物,也不是介绍一群建筑物,而是“杂取”苏州各个园林的

19、特点,将它们集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典型化了的整体事物。作者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进行分解,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各个美点及其它局部的美加以说明。下面习作,对“台灯”进行了“分解说明”: 5 台灯我家有一盏结构新颖、造型优美的工艺台灯。这台灯是淡绿色的,椭圆形。陶瓷基座上,隐约可见如莲叶一般的叶脉花纹。 基座四周有18 瓣粉红色向上翻翘的莲花瓣,右边有一含苞待放的粉红色花蕾。这花蕾其实是台灯的启动按钮,只要把花蕾向前轻轻一推,灯就亮了。往顺时针方向旋转花蕾,灯光亮度增强; 往反时针方向旋转花蕾,灯光亮度就减弱; 把花蕾向后一推, 灯就熄了。 “ made in china”的金色英文大

20、写字母围绕在花蕾四周。在花蕾右后方有一根约7 厘米长的墨绿色支架,它的顶端支撑着一个呈荷叶状的日历台,只要用手轻轻按一下支架上的小按钮,随着“咔嚓”一声,日期就会显现出来。在基座的左方是一根12 厘米下粗上细、 形同莲藕的白色陶瓷灯柱,在它的顶端是一根长约22 厘米的不锈钢镀铜细弯管,弯管的底端向上弯曲固定在莲藕灯柱上;顶端向下弯曲, 装有一个黑色灯头,灯头上安着一只25 瓦白炽灯泡。 灯泡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帽子灯罩。灯罩是用镀铜不锈钢丝编成的6 个空心莲花瓣形的环,中间各镶嵌着一片乳白色的有机玻璃,做成莲花瓣。整个灯罩就是一朵金光闪闪晶莹剔透的盛开的莲花。其中一片花瓣上还有一个小孔,可以滴注

21、少许香精,灯亮时,使人既见莲花之形,又可以嗅到传来的阵阵莲香。你看,这盏台灯,底座就是一个莲花台,灯柱是莲藕,灯罩是莲花,灯泡正好是花蕊,启动电钮是花蕾,日历架则是一柄莲叶。灯一亮,满堂生辉,香气扑鼻,大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神韵。难怪这台灯叫做“金色莲花灯”。这篇作文开篇第一句便点出了台灯的特征,接着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将底座、支架、灯柱、灯头、灯泡、灯罩一一加以介绍。这些介绍也并非平分秋色,而是侧重在对底座、支架及灯柱的解说上。由于作者观察仔细,分解到位,将台灯的各个部位都说明得细致入微。练习 1.说明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如小闹钟、 气压水瓶或某种小家电等。 2.我校的教学楼(或实验楼、图书馆等)

22、请从以上两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练习。 (提示: 1. 写作介绍某种实物的文章,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到:第一、安排好说明的顺序。一般可先总说,然后再分层加以说明。在分说中,要根据实物本身的结构,或由上到下,或由前到后,或由外到内,或由主要到次要地进行介绍。如果各个部分的内容有一定的先后关系,那么也可按时间顺序来写。一类实物有几种情况的,可先分门别类,然后再一一介绍。第二、说明的语言一定要准确、要注意写清楚实物的表里、大小、空间位置或结构的层次等。要写清楚有关的数据。为了说得生动,可在穿插使用一些说明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一些修辞方法。第三、在布局谋篇上,要突出实物的特点、重点。所谓特点,就是实物的

23、“与众不同”的地方;所谓重点,就是其关键的部分。由于材料掌握的不同、表达目的的不同、构思角度的不同,对于同一实物来讲,其特点和重点的介绍也会有不同的视角。但无论如何变化,突出特点和重点这一构思的立足点不能变 2. 写作本文,要注意说明的条理性。可先介绍教学楼的外观,并对其结构特点进行总说,再由外到内,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 ) 进行“分解”式说明介绍,做到顺序合理,条理井然,使人读后有完整、清晰的印象。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突出重点。因为是教学楼,所以要突出对教室、教师办公室的介绍。在介绍之中还要注意突出特色。如果教室中有电教室或体育教室等先进设备的,则要着重介绍这些先进部分,以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

24、。在说明的方法上,可多使用描绘、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6 (四) 分类说明分类说明主要用于需要分门别类、划分组合进行解说的群体事物。它的主要特点是,以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为标准,把众多的说明对象分成若干并列的种类,然后再对各个种类的事物特点分别加以说明。说明对象与分类说明的各部分关系为领属关系。分类说明显现在文面上,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例如课文谈笑的部分内容:脸,是笼统而言,笑,又与它的某些“局部”关系特别密切。一是嘴,“笑口常开” , “笑得合不上嘴” ,固然易见; “抿嘴”笑, “撇嘴”笑, “咧嘴”笑,同是嘴的事,又各有千秋。不过,有时候嘴是不让你看到使用何一形态的, “掩口

25、胡卢”,你就只好去自己揣摩。二是牙。文雅的人,大家闺秀,讲究“笑不露齿”。可是“粲齿”, “齿冷” ,免不了也略有表现。 “笑掉大牙” ,那就越发欲文雅而无从了。三是下巴。 “解颐” 尚可,竟至“脱颔”,要请正骨大夫给 “拿”一 “拿”才行。四是眼。打心里高兴,会“眉开眼笑”,会“笑得眼眯成一条缝”。 作者将“笑”与“脸”的关系分为四类,生动地说明了“笑”与“脸”的“某些局部关系特别密切”。分类说明可以在如下方面得到运用: 1.对事物进行分类说明如 看云识天气,先以云与天气的关系为轴,分类说明了卷云、卷积云、积云等各类云彩;接着以云上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为轴,分类说明了晕、华、虹、霞等天气现象。

26、 2.事物兼及事理分类说明如向沙漠进军 , 分类说明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式和人类抵御风沙进攻的方式。 3. 对生活现象进行分类说明如 7 谈笑, 文章以“笑”为题,将 100 多个表示 “笑”的词语作了分类。下面是一篇分类说明“人民币上的风景图”的文章:八十年代新出版的新版式人民币背面,从1 元至 100 元共六种,各有一幅特定的名胜古迹风景画,颇有观赏价值。1 元票背面印的是八达岭俯视图。八达岭是长城的高峰,图中山峦重叠,一望无垠,首尾杳然的长城偃伏在万山丛中,蔚为奇观。2 元票背面印的是“南天一柱”的风景图,“南天一柱”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天涯海角名胜古迹”风景点中。这是一块屹立在海

27、边的参天巨石,巨石上刻有“天涯”二字,传说是苏东坡所书。还刻有“南天一柱”四个大字,是清代人所刻。此处三面临海,一面靠山,气势非凡。 5 元票背面印的是巫峡风景图。巫峡以幽深奇丽、迂回曲折著称,常有云雾缭绕,幻成各种奇景。 10 元票面背面印的是珠穆朗玛峰风景图。珠峰是世界著名的第一高峰。50 元票面背面印的是黄河壶口风景图。黄河壶口位于黄河中游峡谷最险峻的河段。两岸陡峭,仅宽3050 米,大量河水奔流而出,汹涌澎湃,气势磅礴。100 元票面背面印有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风景图。综观新版人民币上的风景图,可以看到设计者的构思十分深广。在时序上,既有长城代表我国悠久的文明史,又有井冈山象征我国光荣的革

28、命史;在地域上,基本上包括了我国疆土的东西南北中;在景观上,有山峦,也有江海;有人工建造的建筑物,也有天然形成的奇景。人们在品评欣赏它们的同时,会为伟大祖国感到自豪。这篇文章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 第一段 ) 为说明,第二层( 第二段 ) 为评价。第一层中的第一句话为总说,然后作者按从1 元到 100 元、从小面值到大面值的顺序,分类说明了每一种票面上的风景图。全文语言精美,层次清清楚楚,结构练习 1. 从死海说开去 2. 成语与生活请从以上两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 ( 提示: 1. “从死海说开去”是一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作文,可选择的角度很多。如:地球上的“死海”知多少;谈浮力;生物为

29、什么会在海洋中生存;谈死海形成的地理原因;死海资源的利用;世界上各种奇异的海,等等。如果选择第题或者第题,都可用“分类”的思路进行说明。但是做这样的作文练习必须收集大量的材料方可进行。如“死海”就是内陆湖,世界上有多少形式的内陆湖呢,有资料才能进行分类 2. 这个文题富有新意,又有趣味性,能充分挖掘我们语文学习的内存。作文时,可按“喜”、 “怒”、 “哀” 、 “乐”对成语的使用进行分类,也可按“吃”、 “穿” 、 “住”、 “用”对成语的使用进行分类,还可按生肖“蛇”、 “龙” 、 “牛” 、 “狗”等对成语的使用进行分类,还可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类。) 8 (五) 分角度说明分角度说明围绕

30、某个说明对象,分侧面从不同角度立体地展现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它的主要特点是,每一角度的说明内容只说明事物一个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讲,角度的内容往往由段的中心句点出) ,各个角度的内容相互独立而又互相依存,在各个角度的说明没有完成以前,无法呈现事物事理的全貌。说明对象与分说的各部分内容的关系是“求证”与“证明”的关系。分说的各部分内容呈横式结构。如课文苏州园林 。从全文的结构看是总分式, 从全文的逻辑顺序看是由主要特点到次要特点,从具体的说明过程看,“分说”部分就是分角度说明,全文从五个角度支撑了全文的“总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布局讲求自然之趣,不讲究对

31、称。假山的堆叠, 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 有廊子界着, 实际是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 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分角度说明在实际运用中,主要取两种角度:1.分角度说明事物如说明文花粉 ,作者采用分分分的结构,安排五个并列的段落,依次说明了花粉的作用、形状、大小、用途、寿命,从而全面地介绍了花粉的特征。 2.分角度说明事理如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生物学原理” 、 “物理学原理” 、“化学原理” 、

32、 “进化观点”、自然选择”的作用, “人工选择”的功能等六个角度,说清楚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请读下面的例文:明天的太阳城将来,德国会出现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其能源的太阳城。在这座城市,到处都是蓝色的太阳能接收器,建筑物的房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蓝色的光芒。这里没有烟囱,没有油加热的装置,房屋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如彩色的金字塔,有的如正在生长的向日葵。这些房屋通过巨大的玻璃窗吸收太阳能,并如同瓷砖壁炉那样可在以后慢慢地将热量释放出来。还有的房屋甚至可以跟着太阳旋转,因其建造在一个可转动的巨大的水泥板上,这水泥板被安装在环形轨道上,下面装有电机,于是房屋就可以转动起来。在房内外

33、安装有热交换器,在地下室中有着蓄能器。所谓热交换,就是将热量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太阳光使太阳能接收器加热,热量通过热交换器被接收或转换而储存起来。太阳城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当太阳升起后,太阳能转换的电流就直接驱动洗衣机、冰箱、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进行工作;由太阳能烧开的热水源源不断供应浴室、厨房。在多云的天气,这些太阳能转换器仍可接收到 9 太阳能。在阴雨天,人们则可使用蓄能器中储存的太阳能。太阳能可将水分解成氢和氧,而这些氢较易储存在压力容器中,到需用的时候, 再作燃料被提取出来。在这座城市,太阳能几乎被用于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人们做饭使用太阳能炉,一个功率约1100 瓦的

34、太阳能炉可把饭在几分钟内煮熟;人们出门驾驶太阳能汽车,或乘太阳能电车、太阳能轮船,尽管其速度不很快,但没任何噪音。至于人们戴的手表,用的计算器,马路上的交通灯,工地上的安全灯,商店里的广告牌、霓虹灯用的都是太阳能,人们不再需要为更换电池而烦恼。太阳城里不再有废气。太阳能汽车消耗的是干净的太阳能源或太阳能转换的电源。这些汽车上装着电池,当电消耗完时,开到“加能站”去补充能量,就像通常的汽车开到“加油站”去加油一样。只不过这些“加油站”没有通常的那种油罐,替代的是一个个电源插座,驾驶员只需把电池连接插头插到这些插座中就能充电。城市里也不再有烟雾和怪味。太阳城,沐浴在太阳光下的城市,没有噪音,没有废

35、气,到处是彩色的房屋, 不需要为每天消耗的能源付费,这是多么美好啊! 因此尽管有很多难题,太阳能技术仍一直处于研究的热点中,无数的新工艺和方法也得到各种试验,德国已有企业开始出口某些太阳能系统,这些太阳能系统在阳光充足的地区特别有用。可以预见,尽管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新型的太阳城一定会出现。这是一篇很典型的“总分总”式的说明文。分说部分取了五个角度来写太阳城中与众不同的生活:到处都是蓝色的太阳能接收器,在房内外安装有热交换器,在地下室中有着蓄能器,太阳城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太阳能几乎被用于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太阳城里不再有废气。这五个角度都是用来支撑总说句“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其能源的太阳

36、城”的,五个角度合在一起,展现了太阳城生活的全貌。像大多数说明文的写作一样,分角度说明也可以用艺术的方法来进行构思,如下文:布鞋的自白若此刻我还不开口,那么越来越高档的鞋类就要淘汰我,让我永无机会开口了。首先我是最实用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独领风骚,占据着鞋类的霸主地位。上山的。下地的,穿着“千层底”的我;吟诗的,作画的,穿着轻薄软底的我;上朝觐见的,执政当堂的,穿着皂白厚底的我。我具有穿着舒适的优点。同时我是最艺术的。母性温柔的手千针万线把我做成。她们先把各种碎布挨个儿贴在木板上,贴上三四层布,晒干后再揭下,再按纸样剪成鞋底、鞋帮形状,然后贴里子、面子、压边,再就是纳鞋底。纳鞋底是最重要的

37、一道工序。可以说千辛万苦、起早贪黑都“集中”在上面。最后是将鞋帮与鞋底联成一体。其间我的同仁们有的缀上金珠玉粒,到皇宫帝苑;有的绣上花卉图景,到贵族官邸;也有的朴实无华,落户到平民人家。当然我也是最深情的。奶奶们对孙子的爱,媳妇们对丈夫的情,丝丝缕缕都缝在我身上。我有大姑娘们的羞涩,像鞋底密密麻麻的针脚,欲藏还露,针针相扣,她们把我当作爱情的信物,那纳底抽线时的吱吱声是最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希望人们再发展我,让我也像苏绣、 湘绣一样成为手工艺品的骄傲! 这是一篇语言生动的说明文,采用了艺术的 “拟人自述” 法进行构思。全文在“分说”部分突出了“最实用的”、“最练习 1. 说明一种植物,如茉莉花、

38、菊花、柏树、水稻、小麦等。2. 说明一种小动物,如猫、狗、家兔、鹦鹉、大公鸡等。 (提示: 1. 说明植物的说明文,主要有如下角度:介绍植物的形态、介绍植物的功用、介绍植物的习性、介绍植物的生理机制,介绍植物的栽培要点、介绍植物长过程、介绍植物的分类以及综合性的说明等。根据这个文题进行写作,首先要确定说明的对象,其次是要就说明的内容广泛收集材料,然后考虑说明的重点及安排好说明的层次。说明植物过程中,有必要穿插一点描写,一方面使文字生动活泼,一方面让说明的内容生动形象2. 说明一种动物,由于各人观察的角度和掌握的材料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这就是:第一、介绍一种动物,离不开对其外部形态的说明、描写。第二、介绍一种动物,离不开对其生活习性的描叙说明。在兼顾到上述两个方面内容的前提下,再选择较小的角度,便可以从形态、种类、功用、生理、生长过程、与人类的关系来进行说明。) 10 邵老师语文班复习材料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