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162965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常用特殊的检查,除一般检查的理学检查外,应按不同疾病和损伤,采用特殊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有:影象学检查:如X线检查、CT、MRI等电生理检查:如神经诱发电位、肌电图等关节内窥镜: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切片检查:,骨科疾病诊断要点,应仔细询问病史后,得到有关疾病和损伤的初步印象,提出相应的特殊检查,以证实或否定病史和理学检查的结果,明确病情、病理,做出诊断,进行治疗,推断预后。,骨科体检原则,(一)检查顺序:按望、触、动、量顺序进行。先查健侧,然后查患侧。遇有病痛处,先远后近。在进行局部检查时,应对全身情况进行观察。,骨科体检原则,(二)局部显露范围:单纯显露局部患处是不够的,必

2、要时应显露整个身体,包括站立、直坐、仰卧和俯卧位。先查后方和侧方,后查前方,双侧对比。 检查女病人时,要掩盖乳房与会阴部,应有女性工作人员陪伴。,骨科体检原则,(三)自动检查和被动检查:应从病人自己运动开始,了解其运动幅度、受限范围、疼痛点等。然后由医师进一步检查。,骨科体检原则,(四)综合检查资料,作出初步诊断:结合病史,详细理学检查,配合相应特殊辅助检查,做出诊断。,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一)望诊:观察受患部位与对侧相应部位的对称性和活动度。注意有无肿胀和肿块,皮肤色泽,畸形类型,下肢的步态,以及患处的活动度。,常见病理步态,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二) 触诊:触诊中要显示疼痛和肿块的部

3、位、范围、深度和性质。需将患部处于松驰位地,尽量减少痉挛对检查的障碍。,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三)动诊(1):动诊指在两侧对比下,检查关节的活动和肌的收缩力。先观察病人的主动活动再进行被动检查,并记录两侧的活动度,以便比较。同时应注意其他异常,如痉挛、挛缩、弹响声和受限性质,鉴别肌痉挛、组织挛缩、骨性阻碍等。,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三)动诊(2):若主动活动受阻而被动活动正常,可能为神经性麻痹、肌腱断裂等;若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则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内外同时病损,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量诊(1):包括肢体的总长度和节段长度,各水平周径的测量,关节的运动幅度,肌力的分级

4、和感觉障碍的范围。,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量诊(2):一般用带尺测量长度和周径;用角尺测量运动幅度,或凭估计来测量角度;凭肌收缩时对抗阻力的拮抗力来测定肌力;凭病人对触觉的感受作出主观的障碍区域分布。,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量诊方法:1.肢体长度的测量: 测量时患肢和健肢必须放在同一个位置。如果患侧关节有畸形,则应将健侧置放于相同的畸形位,如此测出的长度才比较确实。开始测量前,应明确所采用的骨标记。若定位正确,一般误差应在O.5cm以内。,四肢量诊常用骨性标志,上肢,采用肩峰、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和中指指端。 下肢则可采用脐孔、髂前上棘,股骨内收肌结节、髌骨上极和下极、胫骨内踝为测量点。测量下

5、肢相对长度时,可自脐孔至胫骨内踝;测量下肢真实长度时,可自髂前上棘至胫骨内髁。,四肢长度及周径测量,下肢长度测量,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量诊方法:2肢体周径的测量不仅可了解患侧肌有否萎缩或肥大,同时也可定量,有利于了解病变是否发展及其进展速度,因此肢体周径测量不仅用于诊断检查,也应作为随访的一种手段。两侧应在同一水平部位测量,带尺的拉力适中,过重和过轻会出现很大差距。,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量诊方法: 3.关节运动幅度的测量可用量角器较正确地测量一般也可用视觉估计。首先应认识关节的休息位(非检查时用的中和位),然后以关节中和位为0度,自此测量各方向的活动量。活动只能发生于被检查的关节,不能由其

6、他部位的活动掩盖被检查关节的活动。,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量诊方法: 4.肌力测量:,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量诊方法: 5. 感觉消失区的测定: 应区分触觉、痛觉、温觉、深感觉和位觉,并用不同的标记画在人体素描图上。这不仅用以了解神经病损的状态和程度,经随访反复测试,可作比较,以确认其进展程度。,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量诊方法: 6.腱反射检查: 病人在肌和关节放松情况下,检查特定反射。常用的有膝腱反射、踝放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肱桡肌反射。深反射如腹壁反射及病理反射等。,腱反射检查,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量诊方法:7.自主神经检查:植物神经损害时,表现为毛细血管循环障碍,皮肤脱落、

7、无汗、指(趾)甲增厚裂隙、环行脱水等。,肩关节检查法,肩关节是由四个关节结构组成的复杂而又协调的骨联接,它们是: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和肩胛骨-胸壁联接。,肩关节检查法,望诊:应注意肩和肩胛骨的高度,并在后方,两侧对比。肩呈圆弧形,脱位后可变为方形,故称 方肩。,肩关节检查法,触诊:应明确孟肱关节、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稳定性。可在皮下摸到锁骨的全长;在病人后方检查时,可作两侧比较。肩胛骨的喙突端、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形成正常的肩三角,可用以检查肩关节的正常关系。若有骨折或脱位,肩三角即呈异常。,肩关节检查法,肩关节检查法,动诊:评估运动时,应鉴别是孟肱关节单独活动,还是整个肩关节的联合活动

8、;因为即使盂肱关节已强硬,但其他三个关节的活动,可使广义的肩关节仍有较大的活动范围。,肩关节检查法,肩关节检查法,肩关节检查法,肩关节检查法,量诊 将手放在身后,可测量桡骨茎突至C7棘突的距离,两侧可作比较,这是测量上肢全长的方法。对肩关节脱位病例,可测量肩峰至肱骨外上髁的距离,脱位侧将缩短。,肘关节检查法,肘关节包括肱尺、肱桡和上尺桡三个关节。除屈伸活动外,尚包括前臂的旋转功能。,肘关节检查法,望诊 注意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外上髁之间的关系,以确认肘关节的解剖关系:当屈至90度时,三点呈等边三角,在完全伸直时,三点呈一直线。前臂伸直于完全旋前位时、上臂与前臂呈一直线;当旋后伸直时,可见1

9、0-15度外翻角,称为携物角。此外,应注意桡骨头的形状和位置。,肘关节检查法,肘关节检查法,触诊:当肘屈至90度时,旋转前臂,可在肱骨外上髁下感到桡骨头旋动。在肘后,可摸到肱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和鹰嘴突。,肘关节检查法,肘关节检查法,动诊:,肘关节检查法,量诊:肘完全伸直时,前臂旋后,可测量上臂轴线与前臂轴线所形成的携物角度数,两者比较。,腕关节检查法,腕关节由多关节所组成:活动的关节有桡-舟-月关节、下尺桡关节;活动度极少的有两排腕骨和第二、三、四、五的腕掌关节,因此它的活动主要是掌屈、桡偏和尺偏,联合运动时形成一个旋转关节。,腕关节检查法,望诊:常用的体表标志有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与拇长

10、展肌之间的正常凹陷,称鼻烟窝,以及尺骨头的向背侧的正常隆突。鼻烟窝的基底部为舟状骨,因此舟状骨的骨折或病变将引起凹陷消失。 另一常见病损是腕三角纤维软骨破裂,使下尺桡关节松动。,腕关节检查法,腕关节检查法,触诊:检查桡骨茎突、尺骨头、鼻 烟窝和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腕关节检查法,动诊:腕关节功能位 20-25度背伸和尺偏15度。腕关节中立位为完全伸直位。,腕关节检查法,腕关节检查法,腕关节检查法,腕关节检查法,量诊: 桡骨茎突应比尺骨头低1.5cm, 其联线与第三掌骨垂直的轴线呈10-15度角。 桡骨纵轴与第一掌骨纵轴应平行,如此可形成正常的桡尺偏。,手和手指检查法,手和手指是一个很复杂的多功

11、能器官。由5个掌骨和14个指骨所组成。人类很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拇指有对掌功能;其结构性功能特点只有两个指骨,但从功能角度分析,其他手指的掌指关节的旋转活动则发生于拇指的腕掌关节上,因此第一掌骨相当于拇指的近节指骨。,手和手指检查法,望诊:应注意内在肌有无萎缩、手和手指是否偏离正常轴线。有无畸形。手的休息位犹如握笔姿势,越向小指,指尖越指向手掌中心。,手和手指检查法,手和手指检查法,手和手指检查法,手和手指检查法,手和手指检查法,触诊:掌骨和指骨可在背侧摸清全长,注意有否压痛及纵向叩痛。,动诊:手指各关节完全伸直,即中立位。拇指第一掌指关节掌屈20度,后伸50度;指间关节屈90度,后伸0度;外

12、展30-40度,内收0度;对掌:拇指的旋转度,使其远节指骨能接触第五指的皮肤为标准。,手和手指检查法,手和手指检查法,动诊:其他手指掌指关节屈80-90度,过伸0-20度;近侧指间关节屈90-100度,伸0度;远侧指间关节屈70-90度,伸0度。以第三指为轴心,靠拢第三指为内收,远离为外展。,手和手指检查法,手和手指检查法,量诊:除测量各指长度以外,主要测量活动时,特别是握拳时,手和手指的握力。在测量各关节活动度时,应限制上下关节的运动。手指的活动应一个一个关节分别检查。,脊柱检查法,整个脊柱共有32个椎体及其相应附件,加上枕颈关节,共有33个椎体间关节。骶椎与尾椎间虽有7个关节,但无活动,所

13、以整个脊柱在不同面上,共有26个活动椎体间关节。每个关节间活动度不大,综合活动使脊柱呈弧形与旋转状态。,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望诊: 于站立位,检查生理弯曲是否存在。 有无脊柱侧弯畸形。 有无两侧椎旁肌痉挛。,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触诊:在棘突和棘突旁自上而下按节触摸和扣击,注意肌有无痉挛和压痛,是否伴有放射痛。在腰肌外侧触摸深部横突,有无压痛。往下触摸骶髂关节,有无压痛和叩痛;牵伸髋关节,即牵拉髂腰肌,同侧骶髂关节有无疼痛。(Mennell症)。,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动诊:C7

14、至尾骨尖呈一直线,头竖直为脊柱的中和位,即度。,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量诊(1)头于竖直位,自下颌至胸骨颈静脉切迹,测量颈的长度。将头向上牵伸,观察胸椎后凸的活动性。在前屈后伸时,测量C7和T12棘突之间的距离;正常时,前屈距离比后伸增加4-6cm。,脊柱检查法,量诊(2): 于站立位,腰椎前屈时,两膝伸直,测量指尖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可作为整个脊柱关节功能的测试指标,同时也可测量C7至S1在前屈时脊柱长度增加的程度,一般增加15cm。,脊柱检查法,脊柱检查法,特殊检查:腰骶关节过伸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拾物实验试验:骶髂关节斜扳试验:斜扳试验骶髂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直腿抬高和加

15、强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骶髂关节斜扳试验,拾物试验,骶髂关节扭转试验,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林纳尔氏征,腰骶关节试验,脊柱被动伸展试验,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为全身的第二大关节,属杵臼关节,外有关节囊和强大的韧带和肌保护,是一个稳定、有较广活动度、能承受体重的关节。,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望诊:充分显露双侧髋关节,对比髋的前、后和侧方,有无畸形和肿胀,肢体有无长短,肌有无萎缩。同时检查病人的站立姿势和步态。观察股骨大转子的高度,臀部、膝和足的位置。,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

16、法,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触诊:检查压痛点,有否肿胀和肌痉挛,特别是内收肌痉挛,是髋关节疾病的早期表现。,髋关节检查法,动诊:,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4 字试验主要检查髋关节的旋转有否限制,说明是否髋关节内病变或内收肌痉挛。,髋关节检查法,Thomas试验是检测髋的屈曲畸形。检测方法的原则是腰椎需平放于床上,消除腰椎代偿功能,使髋关节的屈曲畸形毕露,并能测量髋的屈曲畸形度,以及存在的内旋或内收畸形度。,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髋关节检查法,量诊:下肢长度和周径的测量是显示不对称的主要方法。两下肢必须置于对称位,骨盆应放在同一水平位,两侧髂嵴应在同一横面上,可测量下肢的相对长度和真实长度。若一侧出现畸形,健侧应置于相同状态,测量的长度比较才有可靠性。对称的周径测量可了解肌肉的萎缩程度。,髋关节检查法,测量股骨大转子的上移:Shoemaker(髂转线) Nlaton(髂坐线)Bryant 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