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岩之地与巴松诸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16967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岩之地与巴松诸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岩之地与巴松诸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岩之地与巴松诸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岩之地与巴松诸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岩之地与巴松诸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岩之地与巴松诸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岩之地与巴松诸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人把巴松错成为名媛之湖,环绕其四周的则是一个个宛若大家闺秀的村庄。2011 年 7 月及11 月,西藏巴松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景区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人文调查,以积累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文本底资料,巴松诸湖及周边雪峰、山谷、村庄所蕴含的丰饶多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必将引发人们对该地更多的探索和关注。“千回百转始初见,疑似仙境在人间。”巴松错是藏传佛教中的神湖,又名错高湖,藏语意为“三岩三湖” 。三岩是指湖区被三座富有宗教意味的山岩环绕着,分别是“赞给扎”文殊菩萨道场,“多吉扎”观音菩萨道场,“拉扎”金刚手道场,象征着慈悲、智慧与力量,形成了藏传佛教的隐喻体系;三湖是指深受徒步旅

2、游者青睐的巴松错、钟错、新错。每年都有藏族百姓来此“转湖” 、 “转山”祈福。在科学视角和语言中, 藏东南最大之冰川堰塞湖巴松错,在冰河纪时由巨大的冰川覆盖,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上升,冰川无时不刻地处于缓慢而有力的活动中。通过冰川磨蚀、刨蚀加上冰川融水所形成的冰河的冲蚀等作用,大致的巴松错湖盆形成了。这一过程中,湖盆南岸边缘一处抗磨刨力度较强的硬质岩基,得以保持其相对高度,并在冰川消退时露了出来。这种石头因为形似背脊并隆起,所以被称为 “羊背石”。再其后, 若干支流以及湖周冰川融水和溪流,在如今的湖北岸临山脚一线形成古老的河道,并以强力的冲蚀和泥石流等带动作用,在巴松错冰川盆地狭窄处形成了如今的

3、错久村洪流型堆积层和木巴村辐射型冲刷型台地,加上布如村一线因地震和滑坡等形成的山体垮塌等综合因素,在湖口处的堆积面不断扩展,终至湖盆完形,具备大量蓄水的雏形。历经数不清的再堆积和再冲刷,巴松错进水系统和出水部位的地质环境逐渐稳固,这便是巴松错成湖、羊背石成岛的地质史。狭义的巴松错,是专指被“错久、布热、错高、结巴”四村所环绕的这一高山冰川堰塞湖,它原名 “错高湖”。巴松错既是藏东南区域最大的自然湖泊,同时也是林芝地区重要的神湖。由湖心岛错宗寺和湖周诸多寺庙,以及被赋予了神话和传说众多自然胜景和转湖习俗等等,共同凝聚了巴松错的神圣意味。甚至围绕巴松错的四个村落,也因这个集自然灵秀与悠久人文于一体

4、的大湖,而格外体现出在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独特。这里一直以来都被誉为藏东南最美的自然村落所在。所以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广义的巴松错需从水系的视角进行定义。巴松错的湖水来源于三大支系,由南往北分别为新错沟、钟错沟和扎拉沟,这三大支系水源的尽头均为冰雪融水,而雪山则是念青唐古拉山东段 6000 米左右的诸多雪峰。它们分别以永久型和季节型冰川、积雪, 自然雨雪, 高山湖泊,溪流以及地下泉流等方式,为巴松错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流。与此同时,巴松错自身还有三处较小的水源,一是来源于湖东南的布多沟,另外两处是来源于正北处的雪峰融水。

5、分别在求子洞和布如村汇入,众多的水源经巴松错汇聚,再经由巴河流出,在雪卡村附近,又与朱拉沟合一,再于巴河镇流入雅鲁藏布江的一级支流尼洋河,并最终归入印度洋。反推这一过程同样有趣,印度洋巨大的水汽云团经由季风的推导,从孟加拉湾方向不断向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段入侵,它们难以越过高大的山脉,但却能顺着雅鲁藏布江所切割而出的水汽通道,再由易贡、东久等山沟,深入到巴松错区域的雪山附近,由此形成迎锋型雨雪,回流至巴松错。在这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巴松错仿佛天然的水胃,不断地吸入排放,再吸入再排放。三岩之地和西藏很多地方一样,巴松错仍还是一个自然力量占据主导的地域。这里的湖、 河、泉、瀑、山、峰、洞、岩,树、石等

6、等,仍保留有让人敬畏和膜拜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促成了巴松错区域的祖先传说、神话故事、个人家庭或是村庄的气运以及劫数等等。虽然,神异色彩在这片充满灵性的山河里已经趋淡,但是,巴松错人仍还以方言、地名、仪式、村落格局等方式,顽强地记忆这一切。人们对于巴松错的认知多限于一湖一岛,更多的人还只知那一岛一寺,他们甚至连巴松错都没能环湖一周过。随着巴松错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随着众多具有探索精神的户外旅游爱好者的增多,巴松错的面貌正在不断的精彩和丰满之中。2011 年 7 月至 2012 年 8 月,西藏巴松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巴松错景区范围内开展多季节的影像生物多样性和人文调查,以进一步明确巴松错景区范

7、围内特有和生物物种的分布范围、生态习性;人文本底状况。同时积累大批高质量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文本底资料,为将来的保护、科研、生态旅游等提供必要的信息。从一个大致的勾勒可以看出,以巴松错、新错、钟错三湖及扎拉沟、新错沟、钟错沟、朱拉沟等诸峡谷共同构成的“大巴松错”的轮廓,正愈发明晰。其丰饶、多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必将引来更多的探索和关注。据说,西藏和平解放后,社科院的专家曾应邀来巴松地区进行民族识别,最终因为当时巴松地区的总人数不到2000 人,又没有自己的语言,所以没有成为少数民族的一支。当然,以上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巴松地区,尤其是扎拉、结巴、洛赤等巴松错周边的村落,有着与工布藏族不同的方言“康

8、卓巴盖” ;虽是工布藏族, 却不过工布藏历年而与拉萨一样过藏历新年;每个村庄有着土著神“扎拉”。还是据说,曾经有专家来巴松地区研究“康卓巴盖”语言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康卓巴盖的很多词汇,与英、德、美、法等八国的词汇相通;若做系统的分系,其语源最接近八国中的英国,比如吃的发音,康卓巴盖发成“易”,与英语“ eat ”基本一样。巴松,是康卓巴盖的发音;在藏语拉萨方言中,则发音为扎松,意即是大家熟知的“三岩”之地。三岩分别指朱拉沟的拉扎、多吉扎及雪卡宗的赞吉扎,上面分别是观世音、金刚手与文殊菩萨的修行道场。而通向这三岩之地的三条通道,当地人叫三道关口或三道门,是从工布方面进出巴松地区,也就是如今进出巴

9、松错的主要通道的铁门关( 如今的老虎嘴电站所在) ;从曾经的茶马古道及藏北重要的交通节点嘉黎县,进入关口是朱拉沟的崩嘎村业拉山口;从波密地区进入的关口在冷布沟的冷布雅拉。除此之外,全为难以逾越的念青唐古拉山雪峰天堑! 这三岩与三门形象地道出了巴松地区的地理特征:环境复杂,山路崎岖,艰难曲折。两岸或倚飞鸟难越的悬崖峭壁,或临湍急幽深的河流湖泊。这让它交通艰难,相对闭塞。而山上森林密布,野兽出没无常,那高耸的山峰终年云雾缭绕,难识庐山真面目。善变的气候,令人捉摸不定,终年积雪的山峦,变幻着各种姿态,令人心生敬畏。大自然的伟力,对于生产力低下,自然知识极其贫乏的巴松地区的先祖来说,是难以揣度的。于是

10、神山、圣湖的崇拜逐渐形成。它们成了人们的主宰,树木禽兽成了神灵的象征。在巴松地区,反映这些神灵鬼怪的神话传说多如牛毛,一山一水皆成神话。 我们走访了巴松错周边的村落,采访很多村民,通过他们的表述,一个充斥着各种神异传说的巴松错得以展现。将地名与神话故事粘连在一起,对大自然进行解释,这是巴松错地区神话传说的一个显著特色。 这在当地的格尔王传说中最为突出,格萨尔马蹄印、 射箭处、 脚印等遗迹多不胜数。第二个显著特点是阐述佛法的威力无边,比如错宗寺周边的圣迹莲花生大师的伏藏、仙女头发化现而成的青冈树、虎爪印、 桑杰林巴的脚印等等。第三个特点则是真实与虚幻共存,比如在对当地语“康卓巴盖”的来源上,就有

11、不同的说法。又如,结巴村与错秀村的一些村民还能记得最早在此安居的祖先名字,而对周边神山的故事却叙述模糊,版本较多,出入也较大。很多故事都是断简残编式的片断。这可能与巴松错地区在一二百年前相传发生过一场“灭顶之灾”有关。灾难过后,很多古老的传说成为了记忆碎片,而近代的“祖先”却鲜活延续 ! 碧玉之湖和扎西岛若说阿里的普兰是雪山围绕之地,那巴松错周边更甚之。 杰青那拉嘎布 ( 燃烧的火焰峰) 、阿玛觉姆达增、沙阿玛热则( 国王宝座峰 ) 、茹拉夏拉杰布、阿玛钟嘎拉姆等雪山围绕在巴松错的周边,护佑着这如一轮新月的碧玉之湖。“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第一次到巴松错的人都会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如

12、同隐居深山中的少女,巴松错安详而静谧、晶莹而澄澈。巴松错,又名“错高湖”, “错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湖面海拔3469 米。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 公里,湖宽几百至数千米不等。最深处60 多米。总面积为37.5 平方公里。而这佳人身上最神秘的去处, 则是湖心的扎西岛! 传说中, 湖心岛形似巴松错湖神阿玛措美杰姆的心脏。因为湖神住在岛下面的龙宫里,所以湖心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是个空心岛。几年前,湖心岛与湖岸还没有浮桥相连,信徒或游客只能坐着拉索小船来回,现在有了两条长长的木制连锁浮桥连接着岛与湖岸,十分方便。快到湖心岛时,能看到一大群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若留

13、步观赏,水中的鱼会越聚越多,急躁的鱼儿还会从水中跳出来,期待给它们喂食。这群鱼最早是错宗寺的放生鱼,修了浮桥后,灵活的当地人就在浮桥上卖起了糌粑饼,给游客当鱼食。一来游客能欣赏到万鱼争食的壮观场面,二来也能获得收入,倒也一举两得。过了浮桥, 爬上台阶, 能很清楚地看到巴松错最高水位时在石头上留下的白色水位线。从右边的台阶往上走,步入岛上清幽的绿树荫里面,阳光透过虬枝铁干的古树,让心情明媚和温暖。长满青苔的玛尼石上刻着两排“?、嘛、呢、叭、咪、?”六字真言,文字被涂上红色,透出一份信仰的虔诚。在错宗寺门口竖着两套雕刻,一套木刻,一套石刻,表现的都是夸张了的生殖器。木器厂刻的涂上红色,而石刻为素色

14、;都是男性在左,女性为右。这就是著名的错宗寺生殖崇拜。生殖崇拜,是原始先民追求幸福、希望事业兴旺发达的一种表示,是对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生殖崇拜主要部位包括:生殖器、乳房、臀部。当地人认为,这种雕刻还能起到避邪挡灾的作用。环错宗寺有一条用石块与水泥砌成的转经路,桃抱松是这转经路的第一个圣迹。“这桃抱松是莲花生大师降世时的吉兆,至今已经有1300 年的历史了。 它结的果实吃了可以延年益寿,所以又称为长寿桃树。桃树树干呈殊胜的右旋海螺形,合抱着一棵松树,在树干近根处又长棵小的樱桃树,三者和谐共生,这是吉祥的现象呀。抱着桃树的树干,可以祈求夫妻连理,兄弟和睦, 朋友友谊长存 ! ”老桑布这样介

15、绍。在桃抱松的前下方的湖边,密密麻麻的经幡下面,有一块突出的大石头,很多资料上介绍说是水葬台。“这其实不是水葬台! ”老桑布说:“这是天葬台,是莲花生大师做法后,从印度那边飞过来的,不过从来没有使用过。细心去观察,能在这天葬台上找到狼爪、鹰的翅膀等凶猛动物的印迹。侧躺在上面,用心体会,能感觉到灵魂的宁静、死亡的恐惧、涅?轮回的无奈等感受。 ”在天葬台东边的湖岸,是哈达沉底奇观。巴松错虽平静不语,但这千年的湖水却让人们相信她的神力。从错宗寺请得一些青稞与哈达后,用哈达包着青稞从哈达沉底奇观处扔到湖中,若哈达能很快沉到湖底的,说明扔哈达的人是个纯净善良的人;若哈达沉得慢或不沉的,那说明你有罪过。在

16、哈达沉底奇观的周边,摆满了小石堆,那是信徒们朝圣的时候堆垒起来的。虽然在扩建,但错宗寺还正常开放。“错宗”在藏语中意为湖中的城堡,据有“西藏第一导游” 之称的旺堆先生的考证,它建于 13 世纪中叶。 建寺人桑杰林巴是工布江达县人氏,为宁玛派著名的高僧。顺着石阶爬上去,就来到了寺院的门口。由于担心扩建破坏了入口处的四大天王的壁画,在壁画上蒙上了一层布,老桑布所说壁画上与湖神阿玛措美杰姆形象十分类似的龙女未能得见。按指示套上鞋套, 踏进大殿, 中间是莲花生大师与康卓益西措杰,曼达拉娃二明妃组合;右侧是狮面空行母,左侧则是“没脖子的”古茹佛像。古茹佛像一面二臂三目、头戴五骷髅冠、发赤上扬、三目圆睁,十分的怖畏,仔细一看,还真的没有脖子。这排佛像后面有条狭窄低矮的转经道,从古茹佛的左侧开始,其上端整齐地堆满了经书。据传,这上面的经书有一些是莲花生大师的伏藏,在湖对面的布如村掘藏而保存于此的。在转经道的里面,还供着一排佛像, 分别是莲花生大师、佛祖释迦牟尼、 四臂观音、 工布地区的保护神工珠德姆( 西藏十二地母之一)、灵塔等。新错沟及“树形湖”由巴松错东南角的结巴村沿新错沟而入,沿途经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