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80191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针灸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针灸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针灸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针灸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PPT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针灸学基础,针 灸 -古老而独特的诊疗方法,针灸的概念及特点 经络的基础知识 腧穴的基础知识,什么是针灸?,针刺 (Acupuncture) 灸法 (Moxibustion) 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 防治疾病 中医理论为基础,针灸的特点,独特的理论体系 独特的治疗效果 手段丰富 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独特的理论体系,人体各个部分在经络学中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同一区域密切相关每一个区域联系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有各自的主治作用 经 络,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 肺:主气司呼吸、开合腠理 主治:咳嗽、气喘伤风、局部疼痛足太阴脾经 脾:主运化、主统血 主治:胃、肠、肝、胆、妇科病、水肿,针灸方

2、法举例,毫针 水针 三棱针 皮肤针 腕踝针 项针 头针,火针 芒针 指针 耳针 灯草灸 艾灸 天灸,拔罐 蜂针 皮内针 小针刀 磁缇针 穴位敷贴 浮针,Moxibustion With moxa,经络学基础知识,经络是什么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走行方向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经络的作用,经络的定义,是对于人体各个部位及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及系统性描述 描述了躯体各个特定部位与人体病理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运用这些特殊部位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定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经脉,络脉,十二经脉:气血 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

3、经八脉:统率 调节与联络作用 十二经别: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经脉体表之间的联系孙络浮络,内:络属于脏腑,外:分为十二经筋及十二皮部,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的命名,手 阴 脏 足 阳 腑,经络名称,判断经络的走行部位,分布规律: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六阴经-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注:特殊之处:足厥阴肝经至头顶;足阳明胃经过胸腹,十二经脉分布规律,阴经肢体内侧面,阳经肢体外侧面,

4、手三阴:上肢内侧(前面),足三阴:下肢内侧,手太阴:桡侧 手少阴:尺侧 手厥阴:中线,足太阴:前方 足少阴:后方 足厥阴:中线,手三阳:上肢外侧(后面),手阳明:桡侧 手太阳:尺侧 手少阳:中线,足三阳:下肢外侧,足阳明:前方 足太阳:后方 足少阳:体侧,躯干部,手太阴肺经 上肢桡侧,手少阴心经 上肢尺侧,手厥阴心包经 上肢中线,手三阴经:分布于上肢内侧,足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足太阴脾经 前方,足少阴肾经 后方,足厥阴肝经 中线,内踝上八寸 交叉,手三阳经:分布于上肢外侧,手阳明大肠经 桡侧,手太阳小肠经 尺侧,手少阳三焦经 中线,足三阳经下肢外侧,足阳明胃经:前方,足少阳胆经:外侧,足太

5、阳膀胱经:后方,躯干部:足三阳,足三阴,十二经脉的走行方向,手三阴经(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从足走腹,手三阴从胸走手,手太阴 手少阴 手厥阴,手三阳从手走头,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足太阴 足厥阴 足少阴,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

6、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奇经八脉,1、定义: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八条。,2、特点:1)不直接隶属于十二经脉;2)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3、经脉循行:督、任、冲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带脉横向循行,余脉均纵向循行。,4、作用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2)对十二经气

7、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示意图,冲脉 督脉 任脉 带脉,奇经八脉示意图,阴维 阳维 阴跷 阳跷,十二经别,1、定义: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2、特点:离-肘膝关节、入-躯干、出-体表、合-头项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表里的阳经经脉-“六合” 3、作用: 1)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 2)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3)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十二经别,十二经筋,1.定义: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2.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经筋示例图,

8、足厥阴经筋,手太阴经筋,足阳明经筋,十二经筋,十二皮部,1.定义: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2.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手太阴 手少阴 手厥阴 足阳明 足厥阴 足少阴 足太阴,皮部分区示意图,手阳明 手太阳 手少阳 足少阳 足太阳,十五别络,1、定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 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2、命名: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3、分布: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 任脉、督脉的别络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十五别络,4、作用:1)十二经

9、的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2)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和统率作用,从而输布气血濡养全身组织。,十五络脉,经络的作用,生理功能 “经气”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功能平衡感应传导作用,经络的作用,阐释病理1.病邪入侵的途径:皮毛孙络络脉经脉脏腑2.病邪直中脏腑,必累及经络循经触摸,推断疾病 指导诊断1.从部位辩经络病变2.从经络辩脏腑的病变 治疗预防,腧 穴 (Acupuncture Points),腧穴的概念 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主治规律 特定穴的意义 腧穴定位方法,腧 穴,腧、俞、输-通用,但应用时各有所指: 腧-腧穴的总

10、称 俞-背俞穴(分布在膀胱经上) 输-五输穴(特定穴) 腧-有转输或输注的含义 穴-孔隙或聚集的意思,转输有三方面的含义: 1)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在体表一定的部位。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2)腧穴是体内疾病输注在体外的一定部位。 3)腧穴把针灸感应输注到病所。,腧 穴 (Acupuncture Points) -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 (穴位,穴道,气穴,节,会,气府,骨空,孔穴) 腧:“输”,转输、输注 穴:孔隙,经气所居之处,进行刺激时可以调整人体生理机能、防治某些疾病 可反映疾病状态,协助诊断-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耳穴-压痛

11、,过敏,硬结,肿胀,凉热,定义: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合谷:刺激时能明显缓解呼吸道平滑肌痉挛,并有显著镇痛、提高免疫机能作用,神门:刺激时能显著改善心率失常,并能使高血脂下降,足三里:刺激时能双向调整胃、肠的蠕动与胃酸度,三阴交:刺激时能有效促进生殖功能恢复正常,并有明显利尿作用,腧穴的分类,经穴:分布于十四经脉上的穴位,总计361个,双穴309个,单穴52个 奇穴:不归属于任何一条经脉,而有特殊的主治功效的穴位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没有固定的名称与部位,腧穴的治疗作用特点,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喉 手厥阴:心胃 手少阴:心,远治作用,三经相同主治:胸部病,腧穴的治疗作用

12、特点,手三阳经 手阳明:前头鼻、口齿 手少阳:侧头胁肋 手太阳:后头肩胛,远治作用,三经相同主治:眼、喉、热病,腧穴的治疗作用特点,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胃 足厥阴:肝 足少阴:肾、肺、咽喉,远治作用,三经相同主治:前阴、妇科病,腧穴的治疗作用特点,足三阳经 足阳明:前头口齿、喉、胃肠 足少阳:侧头耳、胁肋 足太阳:后头腰背,远治作用,三经相同主治:神志、热病,腧穴的治疗作用特点,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远治作用最为明显,远治作用,十四经脉主治的基本规律,腧穴的治疗作用特点,躯干部位腧穴近治作用分部 胸、上背部:肺、心 上腹、下背:肝、胆脾胃 下腹、腰骶:胃肠、膀胱、生殖,近治作用,所有腧穴

13、均能治疗所在部位 及临近脏腑病症,腧穴的治疗作用特点,特殊作用,四缝-疳积,威灵,精灵-腰痛,外劳宫-落枕,任脉:回阳、固脱、强壮 督脉: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腧穴的主治规律腧穴(十四经穴为主)的主治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有分经主治(四肢部经穴)和分部主治(头身部经穴)两大规律。 (一)分部主治规律分部主冶,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即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二)分经主治规律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1. 同一经脉的腧穴,可以治疗本经相同病证。有分经主治规律。在针灸治疗上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说。

14、2. 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任脉和督脉经穴既具有各自的分经主治规律,同时又在某些主治上有共同点。,特定穴,五腧穴 原穴 络穴 郗穴 俞 穴 募穴 下合穴 八会穴 八脉交会穴 交会穴,十四经脉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特定称号的腧穴,五 腧 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 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如自然界之水流,有由小到大、由浅人深的特点。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经穴,井:所出为井-分布于十指末端 荥:所溜为荥-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旁边 输:所注为输-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经:所行为经-位于腕踝关节以上 合:所入为合-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五 腧 穴,合 经 输 荥 井,手三阴三阳五腧穴,足三阳三阴 井.荥.输.经.合,五输与五行的配属:阴井木,阳井金。经脉名称 井(木) 荥(火) 输(土)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手少阴心经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