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鲁教版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78988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鲁教版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13年鲁教版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13年鲁教版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13年鲁教版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13年鲁教版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鲁教版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鲁教版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考点:(地理条件) 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了解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长度,水文,流域 面积,阅读课文76-77“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回答: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的?2、组成自然环境的地理要素还有哪些?,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1、自然环

2、境:地形,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复杂多样,知识生成,四川盆地 紫色土,江南丘陵 红壤,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土,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青藏,云贵,四川,东南,长江中下游,亚热带季风,横断,温和湿润,减,知识生成,首位,1/3,东西,南北辐射,180,河网,湖泊,水稻土,红壤,西南林区,2、自然资源:,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森林资源丰富,2、自然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学生探疑1: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说明上、中、下游流经区的地形区和各自的资源优势,小组合作,中游,上游,下游,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分界点,要点点拨,要点点拨,中游,上游,下游,说明上、中、下

3、游流经区的地形区和各自的资源优势。,长江流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的40%,其中长江水能资源的80%集中在上游地区。结合图4-1-3,从地形、气候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长江流域流经三级阶梯,落差大。,湖北宜昌(鄂),江西湖口(赣),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 、旅游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某些矿产资源,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要点点拨,有利:,中下游地势平坦,平原面积较广;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4、; 土壤肥沃; 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等。,学生探疑2、从自然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不利:,但洪涝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红壤广布等。,小组合作,例题巩固,1长江流域的地形共包括( )A山地、高原、平原 B山地、高原、丘陵、盆地C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D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2长江流域的气候主要有(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D,C,例题巩固,3关于长江水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量大,居世界第二位 B支流多集中在干流南侧C流域面积大,居我国首位 D湖泊密布,集中在中上游4关于长江流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上

5、游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物种资源丰富B长江中游干支流流经平原地带,水能很少C长江中游矿产、能源资源缺乏 D长江中下游地区煤炭资源丰富,C,A,知识归纳,1、自然环境: (1)地形:地形区 (2)气候:类型、降水 (3)水文:水量、干流与支流、流域面积等 (4)土壤: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 (5)植被:,练习巩固,完成学案练习,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2),1、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自然和人文);,3、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探究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78-79段落“社会经济概况”和

6、图4-1-5,思考:1、长江流域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2、长江流域主要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知识生成,1、长江流域特别是 和 , 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多个经济区:上游 ; 中游 ;下游 ; 2、城市化水平 。 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密布,越向 ,城镇越密布。,中下游沿江两岸,武汉,上海,较高,金沙,中下游,四川盆地,重庆,知识建构,3、长江的航运价值高,被誉为“ ”。,黄金水道,活动探究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1、自然条件:,(1)有利:(2)不利:,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多种

7、经营; 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等。,自然灾害频繁(如旱涝、台风、寒潮等); 生态恶化(如水土流失); 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缺乏。,1、社会经济条件:,(1)有利:(2)不利:,活动探究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水陆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劳动力丰富、科技发达、 社会协作条件好等,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1、课本是从哪些方面探究长江流域开发内容与整治措施的?,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开发的有利条件、开发方向、 存在的问题(原因)、整治措施,文本解读,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上游地

8、区,阅读课本P80-83段落“上游地区”,思考:1、开发的有利条件?2、开发方向?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4、整治措施?,文本解读,知识建构,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原因:地形复杂,坡度大;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破坏植被。,地势落差大,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保护上游生态环境。,阅读课本P80和图4-1-7,思考:1、三峡的位置?2、效益(功能)?首要功能?,案例分析,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三斗坪。,防洪、发电、航运、养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首要功能,西

9、电东送:中线通道,华中、华东地区,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高。据此完成12题。1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水能资源B中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环境污染C下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矿产资源 D上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疏浚湖泊,练一练,A,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高。据此完成12题。2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B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C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减轻大气污染D缓解东北、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D,华中、华东地区,练一练,3关于长江流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上游地区水能、

10、物种资源丰富 B中游地区支流少,水能少中游地区矿物能源丰富 D下游地区煤炭资源丰富4长江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水能资源 防治生态破坏防治水患 搞好生态建设,A,A,Class Over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3),1、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自然和人文);,3、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探究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学习目标,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中游地区,阅读课本P83-85段落“中游地区”,思考:1、开发的有利条件?2、开发方向?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4、整治措施?,文本解读,知识建构,洪

11、水灾害。,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制造业基地,原因:自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 人为: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调节洪峰的功能减弱。,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 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营造防护林;修建水利工程。,千里长江,险在荆江,大面积_后的洞庭湖,围湖造田,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下游地区,阅读课本P85-87段落“下游地区”,思考:1、开发的有利条件?2、开发方向?3、存在的主要问题?4、整治措施?,文本解读,知识建构,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

12、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 人口密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环境保护;,不利条件:气象灾害频繁,如水旱(旱涝)。矿产资源匮乏,尤其是能源不足,1.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灾害。主要成因不包括 荆江河段河道平直 荆江河段夏季多暴雨 荆江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A,“九曲回肠”之称,练一练,2防洪的重点河段是 ( )A三峡段 B金沙江段 C荆江河段 D虎跳峡段 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和水体质

13、量下降 B水土流失C滑坡、崩塌 D土壤盐渍化 4近年来太湖水质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有( )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 工业污水的排入 乡镇企业的排污 生活污水 海水倒灌的影响A B C D,C,A,C,练一练,练一练,14读20世纪50年代一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1)试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性作物基地有哪些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等。,(2)190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多亿元。人们发现1998年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每秒,水位创历史最高,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中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中下游:围湖造田,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Class Over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