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t淋巴瘤医学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8901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kt淋巴瘤医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nkt淋巴瘤医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nkt淋巴瘤医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nkt淋巴瘤医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nkt淋巴瘤医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kt淋巴瘤医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kt淋巴瘤医学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恶性淋巴瘤之结外 NK/T细胞淋巴瘤-(鼻型),1,2,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3,分类,按组织病理学改变: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4,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 在我国,HL较少见;好发年龄:双峰 大峰:15-40岁;小峰:70岁左右 除结节硬化型多见于年轻女性,其余多见于男性。 HL多原发于淋巴结和胸腺,很少原发于淋巴结外。 起病时常表现为单个或一组淋巴结,尤其是颈部淋巴结的

2、无痛性肿大,逐渐累积临近的淋巴结群,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可累积淋巴结外尤其脾脏,5,临床表现,首发症状: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60%-80%),左多于右。其次,腋下淋巴结大。 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就诊时伴有全身症状占55%,预后不佳的表现) 淋巴结肿大:HL侵犯淋巴结占92%,结外受侵占8%。 50%以上有EB病毒的感染; 预后良好,80%可治愈。,6,特点:,霍奇金淋巴瘤: 以肿瘤组织中存在着(R-S细胞)(里-斯细胞)为特征; 分四型: 1.淋巴细胞为主型:少见R-S,预后好; 2.结节硬化型:明显可见R-S,预后较好; 3.混合细胞型:大量存在R-

3、S,预后较差; 4.淋巴细胞削减型:数量不等,预后差。,7,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相对于HL而言: 1)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男较女为多; 2)有远处扩散和结外侵犯倾向,对各器官的侵犯较HL多见; 3)常以高热或各系统症状发病,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为首发表现者较HL少; 4)除惰性淋巴瘤外,一般发展迅速。,8,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 T/NK细胞淋巴瘤,9,B细胞淋巴瘤,1.前驱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LL/LEL) 2.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3.B-前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 4.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RL) 5.脾边缘区B细胞淋

4、巴瘤,+/-绒毛状淋巴细胞(SMZL) 6.毛细胞白血病(HCL) 7.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PCMPCL) 8.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 9.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单核细胞样B细胞(MZL) 10.滤泡淋巴瘤(FL) 11.套细胞淋巴瘤(MCL) 12.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DLBCL) 13.伯基特淋巴瘤(BL),10,T/NK细胞淋巴瘤,1.前驱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T-LEL) 2.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 3.慢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CLL/T-PLL) 4.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 5.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

5、KCL) 6.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CL/L) 7.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8.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ITCL) 9.肝脾YT细胞淋巴瘤 10.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11.菌样霉菌病/赛塞里(Sezary)综合征(MF/SS) 12.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非T非B细胞,原发性皮肤型 13.周围T细胞淋巴瘤(PTL) 14.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CL) 1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非T非B细胞,原发性全身型,11,1966年Rappaport将NHL分为结节型(滤泡型)和弥漫型两大类。 我国,弥漫型95%,结节型5%NHL常

6、用的分类方法:(见下),12,NHL临床工作分类(1982),低度恶性: A:小细胞型淋巴瘤 B:滤泡性淋巴瘤,小裂细胞为主型 C:滤泡性淋巴瘤,混合细胞型(小裂细胞与大裂细胞),13,中度恶性: 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 弥漫性,小裂细胞型 弥漫型,混合细胞型(小裂细胞和大裂细胞) 弥漫型,大细胞型,14,高度恶性: 大细胞,免疫母细胞型 淋巴母细胞型(曲核和非曲核) 小无裂细胞型(Burkitts Lymphoma)此工作分型目前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15,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16,病例:,患者高XX,男性,55岁。 因“反复流脓涕3月,咽痛1月,发热半月”入院。 病史:患者于3个

7、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鼻流脓涕,呈间歇性,经常感到鼻腔内有异味。1个月前患者自感咽痛,呈持续性,且伴有张口疼痛,无张口受限。半月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同时感到说话时鼻音严重,进食后食物少量从鼻腔返流出外。2015-4-27门诊以“口咽部及双鼻腔占位”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尚可,纳差,大、小便正常,睡眠无异常。体重下降约6Kg。,17,患者于2015年4月29日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下双侧鼻腔新生物切除+软腭新生物切除术。术后病理(长征医院 1508696):左侧鼻底下鼻道、右侧鼻底下鼻道、及软腭T细胞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2015-5-8转入我科。 查体:体温:36.9

8、,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皮肤及粘膜未见黄染,软腭部分缺如,直径约5cm,创口愈合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腹痛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骨髓涂片:涂片分类未见异常细胞。,18,病理报告: “左侧鼻底下鼻道”、“右侧鼻底下鼻道”及“软腭”T细胞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 CD2(+)、CD3(+)、CD5(部分细胞+)、CD7(+)、CD56(+),GreB(+),Perforin(+),TIA-1(+),Ki67(65%阳性),EBV(-)、CD20

9、(-),MUM-1(部分细胞+)、CD10(-)Pax-5(-)EMA(-)CK5/6(-),19,定义:,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发生于淋巴结外,伴以坏死为主的血管损伤和破坏,细胞毒表型,和EBV相关为特征的淋巴瘤。因为多数病例为NK细胞肿瘤,少数为T细胞毒表型而命名为NK/T。它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独立病种。占NHL的5%-15%由于结外NK/T淋巴瘤多原发于鼻腔,因此称鼻NK/T淋巴瘤;原发于鼻以外 的NK/T细胞淋巴瘤则称为鼻型 NK/T淋巴瘤,20,成熟的NK/T细胞淋巴瘤是罕见的另一种NHL亚型。NK/T细胞淋巴瘤主要是结外型且大部分为鼻型。根据国际T细胞瘤项目的结果,所有的患者

10、的5年生存率(os)32%,中位os约为8个月。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4年第2版,21,流行病学,1.区域性和种族易感性: 亚洲人的发生率高于西方人(22%对5%) 尤其在中国、日本、朝鲜常见; 中美洲 、南美洲较多见;西方罕见。 2.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注册数据库中的数据报告称:1992-2005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发生率增加,年度百分比变化为11%。并且发现男性以及在亚洲和太平洋岛屿裔中也有着较高的发生率。 3.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4:1,中位年龄40岁。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4年第2版,22,病因及发病机制,确切

11、病因不明EB病毒与该病的关系密切,尤其是鼻腔病例,80-100%都存在EB病毒感染,而其他部位的结外 NK/T细胞淋巴瘤EB病毒的检出率则相对较低(15-50%)。,23,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常常局限于上呼吸消化道,包括鼻腔、鼻咽、鼻窦、喉咽和喉头; 鼻外亚型最常受累或转移的部位包括皮肤、睾丸和胃肠道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4年第2版,24,临床表现,早期:起病初大多表现为上感、鼻炎鼻窦炎症,如鼻塞、水样涕或脓涕,涕中带血晚期:上颚、鼻中隔穿孔,伴恶臭气味,肉芽样新生物伴坏死、出血,少数病人有头痛、眼球突出、发热,甚至颈部及其他部位转移,重者常有局部骨质破坏

12、。,25,中线部位破坏是其突出的面部特征,如鼻中隔穿孔、硬腭穿孔、鼻梁洞穿性损伤,甚至累计面部皮肤等 易发生恶病质表现,即“嗜血细胞综合症” 结外受累器官的相应症状 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盗汗和乏力等 远处转移以皮肤最常见,26,诊断,目前该病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典型的免疫表型主要表现为CD56+、CD2+、胞质CD3+、CD20-、EBV-、EBER+已经报告,Ki-67表达可用于预测I/II期患者,Ki-67高表达(65%或更高)与较短os相关。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4年第2版,27,临床分期:Annarbor分期法,I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域IE期 病变仅限

13、于淋巴结以外的单一器官 II期:病变累积横膈同侧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域IIE期 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1个以上的淋巴结区域 III期 横膈上下都有淋巴结侵犯 IIIs 横膈上下都有淋巴结受侵犯,同时伴有脾累及 IIIE 横膈上下都有淋巴结受侵犯,同时伴有淋巴结以外某一器官都受累脾累及 IIIsE期:横膈上下都有淋巴结受侵犯,加上脾及结外某一器官都受累,28,临床分期(续):Annarbor分期法,IV期 病变已弥漫侵犯两个或更多的结外器官,如肺、肝、骨髓、胸膜、胃肠道、骨骼、皮肤、肾脏等,淋巴结可有或可无累积另,所有各期又可按患者有无全身症状(主要指发热、盗汗以及半年内体重减轻1

14、0%或更多),分为A或B。A表示无全身症状,B表示有全身症状。,29,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年龄60岁 B症状 ECOG体能状态评分2分 LDH升高 区域性淋巴结受累 肿瘤局部入侵:骨或皮肤 高Ki-67染色的组织学证据 EBV DNA滴度6.1107拷贝/ml,30,NK/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所有患者 血清LDH水平正常 B症状 淋巴结,N1到N3期,未达到M1期 安阿伯IV期危险因素的数目 低危 0 低/中危 1 高/中危 2 高危 3或4 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4年第2版,31,治疗,1.放射治疗:敏感。 2.化学治疗:在放疗的同时须联合化疗,最常用的化疗方案

15、:1.CHOP方案环磷酰胺 750mg/m2 静注d1 阿霉素 50mg/m2 静注d1 长春新碱 1.4mg/m2静注d1强的松100mg/m2口服d1-5 每3周重复1次2. COP方案 环磷酰胺 400mg/m2 静注d1长春新碱1.4mg/m2 静注 d1强的松40mg/m2 口服 d1-5每3周重复1次,32,该型淋巴瘤对化疗不敏感,且易复发。目前多个随机前瞻性研究显示联合化疗+局部放疗对局限性的病变能改善预后。其标准治疗为:联合3个周期CHOP方案和受累区域35-40Gy放疗。 3.支持治疗: 早期:一般不需要支持治疗 晚期:常伴有贫血、白细胞减少,酌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沈志祥 朱

16、雄增恶性淋巴瘤,33,治疗方案的选择,放疗是初始治疗的重要部分,局限性的ENKL患者单独放疗比单存化疗能够达到较好的CR率。 54Gy或更大剂量的放疗具有较好的os和DFS结局,5年os和DFS率分别为75.5%和60%。与之相比, 接受54Gy以下放疗剂量的5年os和DFS率分别为46%和33%。 国际T细胞淋巴瘤项目回顾性的分析了ENKL患者(n=136)的临床结局,结果显示,放疗使患者获益。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4年第2版,34,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接受放疗化疗(52%vs24%)其余患者接受单独化疗。在早期ENKL(鼻型)患者亚组(n=57)中,化疗+放疗与单独化疗相比,显著提高3年os率分别为57%和30%。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4年第2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