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指导阅读指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76549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7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阅读指导阅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小说阅读指导阅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小说阅读指导阅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小说阅读指导阅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小说阅读指导阅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指导阅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指导阅读指导(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指导,散文和小说的主要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知识链接,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小说阅读训练题型概略,一、环境类题 二、人物类题(或“形象类”) 三、情节类题 四、主题类题 五、理解含义类题 六、技巧类题

2、 七、作用类题,1小说的情节结构,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一般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三要素,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三要素,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

3、,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场景细节描写 服饰细节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 语言细节描写,科目一考试 http:/ 2016年科目一模拟考试题 科目二考试 http:/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考试内

4、容、考试视频 科目三考试 http:/ 实际道路考试技巧 科目四考试 http:/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 最新试题,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也有重要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三要素,(一)人物形象的揣摩:,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个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5、?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常见题型:,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方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1、表述人物形象的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

6、分析概括。 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如: XX是一个的人。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或通过什么情节),表现了XX什么样的性格特点。,Attention,答题应注意:,例题(一)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2、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思路:描写人物的手法有哪些?研读文本有关人物的描写部分。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先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

7、(语言和心理描写分析)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行动描写分析)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父亲的形象呢?,例题(二): 小说训练题日月行色,4.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1)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淳朴灵性。(根据文中相关的描写进行概括) (2)文章主旨: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通过,表现,例题(三):小说训练题日月行色,3.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思路:分析人物的语言特色,首先要善于抓住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

8、。,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你 对我的印象呢?老人经的事稠 你是个鳖熊! 灵性人是鳖熊的奴!,体现了山村初恋情侣的羞涩。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和心理。,“稠”“鳖熊”均属于方言,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含蓄俏皮,富于情趣,柔弱的人,答案: 例:“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张红了脸,牵动衣襟,但一语不发”(1分)【先指出所选的句子】该处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写出尤丽娅对“我”的强词夺理感到愤怒与不安,想争辩却又不敢出声,不满却无奈。(2分)【分析句子具体的内容】神态描写突出了人物软弱的性格。(1分)【作用】另外,该处描写在结构上使上下文衔接自然,为下文“我”的进一步扣钱蓄势。【附加作用】

9、 答题指要:赏析时,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都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扣住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来分析其作用。,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二)故事情节的把握,1.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

10、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2.鉴赏故事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总结:情节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3、情节安排评价 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

11、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如:二十年以后,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开头中间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如书法家。,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解题技巧,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

12、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例题: 小说训练题日月行色2题:.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说“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说“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 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突出了人物可爱的性格,加强了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三维设计中的例3侯银匠P144 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答案】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

13、。【由第一句展开】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于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由第二、三句展开】,当堂训练:,命题角度(三)环境,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题

14、型,环境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展开情节、转换情节、暗示情节的结束等); 揭示或深化主旨。,1.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答案: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例一:小说阅读训练日月行色,例题(二)小说阅读训练二十年以后,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15、(4分) 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 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命题角度(四)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题型,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1、从作者背景看 2、从人物特征看 3、从情节发展看 4、从语言情感色彩看 5、从整体倾向看,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1、歌颂、

16、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例题(二)二十年以后,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