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铭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6519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铭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慈铭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慈铭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慈铭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慈铭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慈铭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铭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化项目临床意义介绍,什么是生化检测?,生化检测是医院检验科(或化验室)常用的检测手段,通常以人的血清为标本,通过测量血清中各生化成份的含量,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标本获得:一般要求病人空腹时采静脉血(全血)。全血经过离心机离心,分层为血清和血细胞,正常情况下,上层颜色浅且透明(血清),下层颜色深且不透明(血细胞)。有的血清较为特殊,或分层不明显(融血),或血清不透明(脂血,呈牛奶状)。,AU系列可开展项目,生化项目组合,肾功能 肝功能 心肌 血脂 特定蛋白,肝功能,总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白球比() 碱性磷酸酶() - 谷氨酰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 总胆红素() 直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总胆汁酸(),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有助于胆道状况评价,反映肝细胞损伤,反映肝脏排泄功能,总蛋白 TP,总血清蛋白是所有循环蛋白的总和,是血液的主要成分。测定总蛋白可用于涉及肝脏,肾脏或骨髓的各种疾病以及其它代谢和营养失调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升高:剧烈运动后。 2生理性降低:妊娠。 3病理性升高: (1) 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常见于呕吐、腹泻、休克 (2) 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主要是球蛋白的增加)。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病人。,4病理性降低: (1) 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或输注

3、过多的低渗溶液。 (2) 营养不良或长期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结核病和恶性肿瘤等。 (3) 合成障碍。主要是肝脏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以白蛋白的下降最为显著。 (4) 蛋白质丢失。大出血时大量血液丢失;肾病时尿液中长期丢失蛋白质;严重烧伤时,大量血浆渗出等。,白蛋白 ALB,白蛋白是人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占总蛋白的55%-65%,由肝脏合成。肝脏疾患时常常检测血清白蛋白含量来协助诊断,判断预后。但是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所以只有当肝脏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又经过一定的疾程后,才能够显示出白蛋白质量的变化。高白蛋白血症较为罕见,一般是由于严重脱水和过度静脉瘀滞而引起的。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包括

4、:合成减少,例如肝脏疾病或者膳食中缺乏蛋白质;分解增加,一般由组织损伤和炎症引起;氨基酸吸收减少,一般由吸收不良综合征或营养不良引起;蛋白质流失到外部,存在于肾病综合征、肠道疾病或烧伤患者中;分布改变,如存在于腹水中。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将导致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严重失调,从而引发水肿发生。,球蛋白 GLB,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时,球蛋白产生增加。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倒置。 增高: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慢性肝炎);慢性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自身

5、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恶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 降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制剂(免疫抑制剂)。,白球比 A/G,A/G比值为1.5/12.5/1. 白球比倒置的原因: 1.白蛋白合成减少: 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时,在白球比值中作分子的白蛋白产生就会减少,导致白球比倒置 2.球蛋白合成增多:主要由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多见于骨髓瘤,淋巴瘤和自身免疫病 3.白蛋白合成减少伴球蛋白合成增加:利什曼原虫感染时,肝脏损伤与病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病原体的感染导致球蛋白

6、合成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LT/AST,肝脏功能状况指标 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 ALT肝内活性较血清高100倍,10%肝细胞坏死,血清增加1倍,是最敏感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AST:心肌含量较高,肝为第2位;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ALT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AST升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AST/ALT的比值:(1)估计肝脏损害程度:越大,损害越严重;(2)鉴别肝病:酒精肝2,慢乙肝1可能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7、碱性磷酸酶 ALP,1. 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 2病理性升高: 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坏死。在 60% 的患有肝脏或者胆道疾病的患者中,可以发现病理性的 ALP水平。 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 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细胞瘤、骨肉瘤等,碱性磷酸酶增高时,提示可能有肝脏转移。 变形性骨炎、成骨细胞癌、佝偻病、骨软化、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遗传性磷酸酶过多症 很多药物可使碱性磷酸酶增高,如巴比妥类、抗生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3碱性磷酸酶减低:常见于重症慢性肾炎、乳糜泻、贫血、恶病质、儿

8、童甲状腺功能不全或减退、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营养不良、呆小症、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 谷氨酰转移酶 GGT,主要分布在肾脏、肝脏和胰腺,但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胆系统,在肝脏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和毛细胆管内皮中。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GGT增高。1.胆道阻塞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可导致慢性胆汁淤积,引起GGT 升高;原发性肝癌时,在肝内胆道阻塞的同时,癌细胞也可合成GGT,故肝癌时其也会明显升高;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 间接胆红素IBIL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

9、。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 胆红素系列检查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肝脏转化 肝脏转化 红细胞死亡 间胆 直胆 胆汁 大便排出 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

10、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总胆汁酸 TBA,肝胆疾病时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升高与其他肝功能指标(ALT,AST, -GT,TBIL)都有显著的正相关。特别是阻塞性肝病存在的预测价值很高。 有报告统计,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肝内胆汁淤滞及肝外阻塞,血清总胆酸均100%出现异常。 有急性肝炎与肝癌均为100%,肝硬化为87.5%,慢性肝炎、胆道疾病也达65%以上。说明了肝胆疾病中TBA测定比较敏感。,肾功能,尿素氮(BUN) 肌酐(CRE

11、A) 胱抑素C(Cysc) 尿酸(URIC) 葡萄糖(GLU)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 BUN,尿素氮是人体 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 通常 肾脏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和 血肌酐一样,在 肾功能损害早期, 血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当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的浓度才迅速升高。,增高: 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致的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轻度受损时。 2、肾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大量 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导致的 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

12、足导致少尿。 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高蛋白饮食等,但血肌酐一般不升高。 降低: 肾功能失调、怀孕、肝功能衰竭、蛋白质摄入少,肌酐 CREA,肌酐(creatinine,Cre)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 血清肌酐因受检者年龄、体重和性别的不同而异。在肌肉质量相对小的受检者、恶病质患者、截肢者和老年人中,它有时较低。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血清肌酐水平,并不能排除肾功能损害的存在。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

13、。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尿素氮与肌酐值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二者同时升高,说明肾脏有严重损害。,尿素与肌酐,在肾功能的鉴别诊断中,血清尿素和血清肌酐通常会一起测定。 血清肌酐和 BUN 均可用于鉴别肾前性和肾后性(梗阻性)氮质血症。不伴有血清肌酐升高的血清 BUN 升高是鉴别肾前性氮质血症的关键。在有阻碍尿流的肾后性氮质血症(例如恶性肿瘤、肾结石和前列腺病)中,血浆肌酐和尿素水平均会升高;在这些情况下,由于尿素的反扩散增加,BUN 会不成比例地显著升高。,胱抑素C Cysc,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胱抑素 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并在近曲小

14、管重吸收,但重吸收后被完全代谢分解,不返回血液,因此,其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而不依赖任何外来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的影响,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内源性标志物。,血清尿素氮首先被作为肾功能的评价指标,但它不符合内源性肾小球滤过率(GFR)标志物的要求,当GFR减少到正常值的40%以前,尿素氮浓度升高缓慢,并且与外源性(蛋白质摄入量)与内源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胃肠出血等)尿素负荷的大小有关,更重要的是肾小管对尿素氮有明显的被动重吸收性。肌酐基本符合内源性GFR标志物的要求,国内外仍用血清肌酐作为临床常规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但只有当GFR下降1/31/2时血清肌

15、酐才有明显变化,而且受性别、饮食、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尿素氮、肌酐都不是评价肾功能的理想指标。 血浆胱抑素C的含量较稳定,不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它的浓度不但不受年龄、性别、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也不受大多数药物以及炎症的影响。,胱抑素C是理想的GFR评价指标,尿酸 URIC,尿酸是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主要产物。绝大多数尿酸在肝脏中形成,通过肾脏排泄,体内尿酸库由合成和排泄之间的平衡决定。 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尿酸高与痛风,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

16、损害,血尿酸升高可出现:(1)沉积于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变形; (2)沉积于肾脏痛风性肾病、尿酸结石尿毒症; (3)刺激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 (4)损伤胰腺B细胞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葡萄糖 GLU,血糖(blood sugar)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在小肠被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肝是调节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糖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故血糖的浓度也相对稳定。检测血糖对于判断糖代谢的情况及其与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1.增高 见于: 糖尿病:如1型和2型糖尿病; 内分泌疾病:如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病等; 应激性高血糖:如颅脑损伤、脑卒中、心肌梗塞等; 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 其他: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窒息等; 生理性增高如饱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