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4837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是急性起病,患者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并可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多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本病多见于儿童,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常发生于B-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后,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 急性肾炎并非链球菌直接侵袭泌尿系统而发生炎症,而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疾病,或者说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肾小球非特异性炎症。,病因与发病机制,急性肾炎时,肾脏因充血而变红,称“称大红肾”,其表面及切面可见有散在的小出血点,故而又称为蚤咬肾。典型

2、病例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有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造成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狭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病因与发病机制,电镜下可见典型上皮细胞下驼峰状电子高密度沉积物,为本病的病理改变特点。免疫病理检查基底膜上可见颗粒状IgG与补体C3沉积。,机制,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 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 改变肾脏正常抗原 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临床表现,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在链球菌 感染后13周起病。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尿常规改变及补体c3减少,重者则可出现急性肾衰。,临床表现,典型急性肾炎有以下表现: 1.血尿 几乎全部急性肾炎患者都有血尿,常为本病的首发症

3、状。约40%患者有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常见于数目或12周内消失,而镜下血尿常可持续数月,多数在6个月内消失。,2.水肿 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颜面及眼睑水肿,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少数有肾病综合征表现者除全身水肿外,还可出现腹腔与胸腔积液。 3.肾功能异常 有尿量减少症状,部分患者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尿量多于12周后逐渐增加,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极少数患者出现无尿症状,导致急性肾衰竭。 4.高血压 多为轻、中度血压增高。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发病12周后,随尿量逐渐增多,血压逐渐下降。,5.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心力衰竭,急性肾炎合并心力衰竭者,儿童较成

4、人多见。 高血压脑病,儿童患者多见。 急性肾衰竭,表现为持续少尿甚至无尿,继而出现氮质血症、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实验室与特殊检查,1.尿液检查:绝大多数患者有镜下血尿;少数病例在疾病早期尿沉渣中有较多的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并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蛋白尿多为+,少数患者有大量的蛋白尿。 2.血液检查 常有轻度正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系血液稀释所致)。白细胞可有轻、中度增高。血沉常增快。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升高,发病初期多数患者血清总补体与补体C3水平下降,6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对提示本病有重要意义。,3.肾功能检查 部分患者有肾小球滤过功能一过性受损。血肌酐、尿素氮增高,

5、出现氮质血症。随着尿素增加,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治疗与预防要点,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给予低盐(每日3g以下)饮食。肾功能正常者不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明显少尿的急性肾衰者需限制液体摄入量。,(2)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通常利尿治疗有效。利尿后高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用降压药物。 2)控制感染:早期感染灶有时不易发现,在急性肾炎时应抗感染治疗。一般采用青霉素40万80万U,肌内注射2次/日,疗程1014日。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

6、。注意避免选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3)透析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肾衰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以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由于本病具有自愈倾向,肾功能多可逐渐恢复,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4)中医药治疗:治疗原则是宣肺利水,清热解毒。,预防,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御功能。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等疾病,并随访尿常规,防止转变成慢性肾炎。集体生活的儿童在链球菌感染性疾病流行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其特点是急性起病,患者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并可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 大红肾、蚤咬肾。 通常在链球菌 感染后13周起病 1.血尿 而镜下血尿常可持续数月 2.水肿 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 4.高血压 多为轻、中度血压增高。,5.并发症 心力衰竭 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衰竭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降血压 2)控制感染 3)透析治疗,4)中医药治疗:治疗原则是宣肺利水,清热解毒 预防 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御功能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等疾病,并随访尿常规,防止转变成慢性肾炎。集体生活的儿童性链球菌感染性疾病流行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以减少发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