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73762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直接抒发依依不舍的留念;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一、习俗类意象 1、折柳惜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送别诗常用意象,折柳送别,“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饮酒饯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

2、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唱歌送别,踏歌,送别诗常见意象,地点: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 古道、渡口、南浦、青枫浦等 时间:傍晚、月夜、春季、秋季(伤春悲秋) 物象: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长亭”、“南浦”、“柳”、“芳草”、 “酒”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送别 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3、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意境:,概括秋季别离景象特点:苍茫、深远、苍凉、凄清、暗淡、冷寂、空寂寥落。,掌握答思想感情题的一般模式 【示例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2007 江苏卷) 【示例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2010 江苏卷),【示例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 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3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 【示例2】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

4、达得更为深远。,答思想感情题,一般情况下,其答题模式为: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考题链接,参考答案:渺茫春江与一片征帆形成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征帆的渺小,由此引发作者对征帆日暮之时找不到停泊处所的担心,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关切担忧之情。前三句写景,饱含感情,末句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将依依惜别的哀伤之情上升到顶点。 (抓意象绘图景析手法悟感情),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思考:作者如

5、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哀伤凄婉,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作者是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 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 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牵挂之情。,手法多样 情深意长,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

6、景交融等) 物象: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地点: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 古道、渡口、南浦、青枫浦等 时间:傍晚、月夜、春季、秋季(伤春悲秋)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解析(1):上片写浙

7、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王观送别的情意。 解析(2): 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像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2、 想象、虚实相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问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后两句运用联想,虚拟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宁的幻象,借以加倍地表现作者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3、衬托

8、(乐景衬哀情)、烘托 4、比喻: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 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答: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 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 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

9、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运用反衬的手法,哀景衬壮情(析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日暮黄昏,黄云千里,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用白描手法描绘了苍凉悲壮之景。三、四两句转到作者对友人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的赠语(抓意象,绘图景),体现了诗人自信豪迈、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的情谊和劝勉鼓励之情。 (悟感情),巩固练习,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参考答案】(1)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

10、堪称妙喻。(2)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小题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小题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

11、。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4分),课堂小结,艺术手法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赠友送别诗鉴赏要点,情感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芳草、阳关等,8、陈诗写的是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给行军带来困难。(2分)

12、岑诗写的是在盛夏五月时火焰山炎威赫赫,常人视火山为畏途,而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必经此地,自然极其困难。 (2分) 两者一极冷一极热,环境严酷有别。(1分),9、(1)陈诗“红旗直上天山雪”运用借代的方法。(1分)“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冰天雪地中行军,队伍不乱,勇猛直上,(1分)画面生机勃然,展现的是唐军将士高昂的士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1分) (2)岑诗“角声一动胡天晓”运用象征的手法,(1分)号角将胡天惊晓,实则意味着只要一声号令,唐军便可决胜,一扫黑暗,使西域重见光明。(1分)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征抵抗取得胜利的美好祝愿。(1分)(如答比喻、夸张手法的,且分析的对,情感也对的给1分),一、二

13、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

14、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则不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全诗写得十分壮美;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8答案 表现了诗人的离别愁绪和谆谆告诫。“鸿雁不堪愁里听”,诗人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怅惘凄切;“空令岁月易蹉跎”,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对方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解析 一是离愁,一是告诫,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回答。,9答案 颔联运用了倒装手法,先出“鸿雁”“云山”,写感官接触到的物象,写景;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由景生情,抒发忧愁情绪。整个句子同时又是叙述旅途的寂寞失意,也是叙事。(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要抓住三点分别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