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危险事项及应急处理知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058312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NG危险事项及应急处理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LNG危险事项及应急处理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LNG危险事项及应急处理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LNG危险事项及应急处理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LNG危险事项及应急处理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NG危险事项及应急处理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G危险事项及应急处理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安全危险事项1、加气过程的危险性:在加气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阀门、法兰盘及焊缝处泄漏等现象。2、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到、管道、阀门等质量原因,造成气体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和燃烧。3、带有天然气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因为种种原因发生泄漏,其泄漏速度很快,若处置不及时、不得力,容易造成气体大量泄漏,大面积扩散,有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4、由于操作、控制失误,使设备、管线内气压超过安全放散阀的额定工作压力,便会自动放散、排气,也具有爆炸燃烧危险。5、LNG 的维修、充装、储存区内有产生着火源的危险。气体处理系统的工艺管道,设备静 电接地和防雷接地装置失效而产生的静电火花、雷电火花

2、; 电气设备和仪表因丧失防爆性能而产生电气火花;安全管理不严出现漏洞等都会产生着火源,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6、气体储存系统的危险性气体储存系统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储气系统都属于高压容器,因此,储气设备的质量问题就非常重要, 储气设施基本都是钢质耐压,由于受腐蚀或存在先天性缺陷,如制造工艺不能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加上维修保养不善,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等因素,极易造成储气设施或零部件损坏,发生泄漏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7、设备控制系统的危险性 在加气过程中对各种设备实施手动或自动控制。因此, 加气站内存在着潜在的点火源,各生产环节防静电接地不良或者各种电器设备、电气线路不防爆、接头封堵不良, 在天然气稍

3、有泄漏时就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8、违章操作的危险性违章操作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例如工作人员违章穿钉子鞋、化纤服,也易造成事故。9、加液管线进入含有微量油污和杂质的气体,造成电磁阀泄漏,由于某高、中或低压阀关闭不严,阀门损坏漏气,遇明火都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此外,1)接地线连接不牢或松动断开,电阻大地10 ,甚至无穷大,产生放电,遇泄漏的气体易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加气员不按规定对加气车辆的储气瓶仪表、阀门管道进行安全检查。3)加气员在加气时没有观察流量,在加气过程中发生气体严重泄漏时,没有及时关闭车辆 气瓶阀和现场紧急关闭按钮,没有把气体泄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10、电器设备危险、有害性电气设

4、备封闭不严,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均能够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11、LNG的维修、充装、储存区内天然气泄漏危害LNG的维修、充装、储存区内气体外泄可能发生地点很多,管道焊缝、阀门、法兰盘、过滤器等都有可能发生泄漏;当天然气管道被拉脱或加、运气车辆意外失控等都会造成天然气大量泄漏。泄漏气体一旦遇引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1)加气站泄漏的主要设备 根据加气站使用设备的实际情况分析认为,加气站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类:输气管道、挠性连接器、过滤器、阀门、压力容器、泵、压缩机、加气机或放散管等。管道:它包括管道、法兰和接头。挠性连接器。它包括软管、波纹管等,其典型泄漏情况为:连接器本体破裂泄漏

5、;接头处泄漏;连接装置损坏泄漏。过滤器。它由过滤器本体、管道、滤网等组成。 阀门。其典型泄漏情况为:阀壳体泄漏、阀壳泄漏、阀杆损坏泄漏。压力容器。主要有储罐、回收罐和容器等。此类容器泄漏的情况主要有:容器破裂而泄漏、容器本体泄漏、孔盖泄漏、喷嘴断裂而泄漏、仪表管路破裂泄漏、容器内部爆炸等。压缩机。其典型泄漏情况为:压缩机壳损坏而泄漏、压缩机密封套泄漏。放散管。放散管泄漏主要发生在筒体部位。2)造成泄漏的原因:从人机系统来考虑造成各种泄漏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几类。a)设备原因: 加工不符合要求,或未经检验擅自采用代用材料;加工质量差,特别是不具有操作证的焊工焊接质量差;施工和安装精度不高,如泵和电机

6、不同轴、机械设备不平衡、管道连接不严密等; 选用的标准定型产品质量不合格; 对安装的设备没有按机械设备安装安装及验收规范进行验收;设备质量差造成泄漏; 计测仪表未定期校验,造成计量不准;阀门损坏或开关泄漏,又未及时更换;设备附件质量差,等。b)管理原因: 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漠不关心,已发现的问题不及时解决; 没有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制度;指挥错误,甚至违章指挥;让未经培训的工人上岗,知识不足,不能判断错误;检修制度不严,没有及时检修已出现故障的设备,使设备带病运转。d)人为失误:误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判断错误,如记错阀门位置而开错阀门;擅自脱 岗; 思想不集中; 发现异常现象不知如

7、何处理。12、压力容器爆炸的主要危害1)碎片的破碎作用;高速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壳体向破裂的相反方向推出。有些壳体则可能裂成碎块或碎片向四周飞散而造成危害。2)冲击波危害。容器破裂时的能量除了部分消耗于将容器进一步撕裂将容光焕发器或碎片抛出外,大部分产生冲击波,冲击波可能建筑物摧毁,使设备、管道遭到严重破坏,所处的门窗玻璃破碎。冲击波与碎片的危害一样可导致周围人员伤亡。3)有毒介质的毒害。盛装有毒介质的容器破裂时,会酿成大面积的毒辣害。4)可燃介质的燃烧及二次空间爆炸危害。盛装可燃气体的容器破裂后,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触发能量(火种、静电等)在器外发生燃烧、爆炸、酿成火灾事故。其中可燃气

8、体在器外的空间爆炸,其危害更为严重。13、其他危险、有害因素1)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LNG的维修、 充装、 储存区的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携带烟火,使用手机、 穿戴极易产生静电的衣物,领导指挥错误, 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和监护失误以及其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均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2)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LNG 的维修、充装、储存区的周边环境与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LNG 的维修、充装、储存区外围闲杂人员焚烧物品的飞火,孩童放炮玩火的飞溅火花,外来人员携带火种,在 LNG的维修、充装、储存区区内吸烟,以及使用手机等均可能危及安全。第二章常见违规行为:一、习惯性

9、 “ 三违 ” 行为1、未按要求着装上岗危害:易产生静电,在生产区有泄漏的情况下,可能引燃天然气,导致火灾爆炸事故。要求:穿防静电服装上岗,按要求佩戴各种劳保用具。2、在 LNG 的维修、充装、储存区区使用手机危害: 在爆炸危险环境下,使用手机拨打、 接听电话, 可能引燃天然气,造成火灾爆炸事故。要求:严格进站安全管理规定,关闭手机或由值班人员暂时保管。3、携带火种(如打火机、火柴)进入LNG的维修、充装、储存区危害:天然气泄漏遇到明火易引燃天然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要求:严禁携带火种进入作业现场。3、上岗期间违反劳动纪律危害:窜岗、脱岗、睡岗、酒后上岗等违纪行为,导致误操作或不能正确处理出现

10、的问题,导致人身伤害或机械损伤事故。要求:严格遵守管理规定,不得窜岗、脱岗、睡岗、酒后上岗。4、进入生产区不释放人体静电危害:人体携带的静电,可能产生电火花。要求:进入爆炸危险区前必须释放人体静电。5、在爆炸危险区使用非防爆工具要求:禁止在爆炸危险区使用非防爆工具作业。危害:非防爆(铁制)扳手等工具与其它铁制品碰撞时易产生火花。6、现场作业脱岗 要求:卸车、出液、倒罐、动火作业必须进行现场监护。危害:无人监护,在阀门(安全附件、管线)故障、设备故障、机泵憋压、槽车超压、流程错误等情况下,不能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易造成重大事故。7、信息传递不及时要求:严格按照作业程序传递信息。危害: 交接班及作业

11、人员之间交代不清、作业环节不协调,容易发生设备损坏或超压、泄漏等情况。8、操作错误时不报告要求:正确分析、判断事故苗头,正确处理,及时报告。危害:操作错误时不报告,留下隐患或导致事故扩大。9、禁忌物品混放要求:严禁将禁忌同方的物品混放。、危害:禁忌同方的物品混放,在有挥发或接触、 碰撞及其它有利条件时,容易引起化学反应,导致燃烧、中毒、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二、卸车作业 “ 三违 ” 行为1、非岗位人员参与操作要求:禁止非岗位人员作业危害:非岗位人员穿戴衣服可能不符合防静电或自身保护要求,不熟悉设备性能及作业风险,不具备操作证,易引发事故。2、未连接静电接地线进行卸车作业要求:卸车作业前,必须将槽

12、车进行静电接地。危害:槽车携带的或卸车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静电,不能有效消除,易引发火灾。3、车辆未熄火进行卸车作业要求:汽车电气火花或排气管喷出的火花引燃天然气,发生火灾事故。4、站在下风方向作业 要求:禁止站在下风方向进行灭火、堵漏、改动流程等作业。危害:站在下风方向上作业时,一旦发生泄漏,容易发生冻伤、烧伤、中毒等事故。第三章应急设备第一节场站常用的应急设备一、伤害急救设备急救箱(纱布、外伤创伤药品、三角巾、血压计、酒精等)。二、个体防护设备安全帽、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护眼镜、棉手套、防毒面具、救生衣等。三、应急通信设备防爆对讲机、固定电话等。四、消防设备消防水池、消防泵、消防水带、消

13、防水枪、消防栓、消防桶、消防斧、消防钩、消防铲、消防铁锹、消防石棉板、消防应急灯、保险绳、手套式及推车式灭火器等五、泄漏控制设备(材料、工具)管卡、快装接头、钢带、手动紧带器、防爆工具等。六、监测设备测氧仪、可燃气体检测仪、视频监控设备、SCADA系统等。七、照明设备防爆手电、防爆应急灯。第四章应急处理第一节常见伤害应急处理基本原则:脱离危险环境,妥善急救处理,立即送往医院。一、烧伤先用蒸馏水充分冷却烧伤部位,解脱衣服, 如与皮肤粘连时, 剪去未粘连部分。 充分冷却后,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等包裹上面并及时治疗。送医院时, 用浸在清洁冷水中的毛巾敷在伤口上冷却。对呼吸道烧伤者,注意疏通呼吸道,防

14、止异物堵塞。伤员口渴时,可饮少量淡盐水。二、冻伤LNG喷溅到人身上,因急剧气化吸热会造成冻伤。遇到冻伤时,应:1、将伤者移到暖和的地方,并将衣服解开,用毛巾、毛毯让全身保温,不可搓揉冻伤部位。2、将冻伤部位浸入37 40的温水中,不可用热水浸泡或火来取暖。3、呼吸停止时,立刻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停止跳动,则要进行心肺复苏术。同时,拨打 急救电话 120 送医院救治。第二节泄漏基本处置措施:切断LNG 泄漏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停止现场作业;用防爆器具、木楔、夹具等抢险卡具进行堵漏作业,准备好灭火器及其他灭火措施,抢险人员要穿戴抢险(注明:防冻、防静电、氧气呼吸器)防护服。中控室负责对外联络和向相关

15、方汇报情况。一、根部阀泄漏1、停止与堵漏无关的一切作业,并向中控室报告,设立警戒区。2、泄漏量轻微时,使用防爆工具紧固阀门螺栓,采用木楔、夹具及用湿物缠绕等堵漏工具进行堵漏,也可向泄漏处喷水进行冰冻堵漏。3、泄漏量较大,无法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堵漏时,启动消防系统用消防水喷水冻结。4、堵漏时,要保持喷淋降温,隔绝一切火源,必须使用防爆工具,备好干粉灭火器或其它灭火器材,防范火灾。二、罐体发生泄漏1、停止与堵漏无关的一切作业,向中控室报警,拨打火警电话“ 119”,中控值班人员向站场领导及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情况。2、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及车辆,救助受伤人员。3、立即启动消防系统,向泄漏处喷水进行

16、冰冻堵漏,并视天气状况对泄漏出的LNG进行自然挥发,或冰冻LNG进行稀释。4、确认防火堤外的水封井出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备好干粉灭火器,防止火灾发生。5、当泄漏点在球罐上部且泄漏的只是气体时,采用木楔、夹具等堵漏工具进行堵漏。并开启倒罐转液流程,用机泵进行倒罐作业。同时修改气相工艺,用压缩机对事故罐进行抽压,并用放空口进行间歇控制放空,以降低储罐压力,减少泄漏量。6、当泄漏点在球罐下部时,使用消防水带连接事故罐罐底的排污阀门,打开消防栓和排污阀门向罐内充水,利用水将罐内的LNG 进行封堵,待泄漏的全是水时,继续保持向罐内充水,并采用木楔、夹具等堵漏工具进行堵漏。二、管线泄漏1、立即停止所有作业,并中控室报告;2、设立警戒区,疏散无关人员和车辆;3、关闭与泄漏管段相连通的所有阀门,采用木楔、夹具、卡箍等堵漏工具进行堵漏;4、必要时启动消防水泵向泄漏点喷水,稀释泄漏出的LNG。放空并用氮气置换管线后,修补或更换管线。三、发生泄漏自我保护常识1、天然气较空气轻,泄漏引发火灾,首先判断风向,立即用衣服包住头部,卧地滚出火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