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52013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上课用)(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义的含义是什么?,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的高贵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的正确道路。现在,许多人都为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但是,也有不少人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钱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白赚来的钱。 -李嘉诚,圣经:“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

2、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讨论:是生计重要还是道德重要,青年报邹云翔被评为“中华食雕九大赚钱名刀”,并先后被评为“中国烹饪雕刻大师”、“中华厨神”,可现在一个大厨师彻底被各大酒店拒之门外,原因是他,拒烹野味,一个厨师要与传统的习惯和人性的贪婪去较量,看上去有点“自不量力”,引来很多人的嘲笑,认为他太傻。有一颗“拒烹野味”的公德心,人品可敬!毅然走上“拒烹野味”的道路,勇气可嘉!坚持初衷不改,行为积极有效,做法可赞!,思考,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a.掌握文章中1,3,4,则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识记重点字词的意思b.背诵本课的重要语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讨语段内涵的

3、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a.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b.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再阅读全文,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题,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2对10章节进行分类。,疏通文意,解读文本,明确: 1义与富贵(利),义与君子,义与勇敢等问题。 2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义与富贵-1 3 4则;(本节课重点学习内容)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 5 6 7 9则;三是义与勇敢-8 10则,一、义和富贵(1、3、4则)“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

4、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次孔子说“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 “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研讨分析,明确重点章节,在我看来,所谓义,应该是一种有正当付出,有正当回报的行为及行为精神。我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完全可以兼顾到做人的道义:商人追求的是平等交换的利,利己不损人的利,满足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君

5、子追求的是世道和善的利。志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国之栋梁应有之胸怀。他人与国家获利,就等同于自己获利。此类人当得社会称誉与信任。 只要是凭着自己双手打拼赚来的,利己不损人的就应当说是有义之人。 总之,利与义并不矛盾,二者没有善恶之分,分别善恶的是我们的心,是取利还是取义,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利要取的合理合法,才能问心无愧,义要光明磊落,才能心安理得。,1【原文】子曰:“富(1)而(2)可求(3)也;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注释】 (1)富:财富。 (2)通假字:而,通“如”,如果。 (3)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执鞭之士:指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当时有两种:一是拿

6、着鞭子维持秩序的市场的守门人,一是贵族出行时拿着鞭子夹道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译文】孔子说:“如果求富而不违背道义,即使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求富而违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喜欢的(道义)。”,思考?,1.孔子反不反对富贵?什么时候不反对? 2.当义与利相冲突的时候,怎么选择? 3.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孔子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但是他非常关注一点,就是富贵是否“可求”。 第一,什么是“可求”和“不可求”?联系孔子的其他言论,这“可”与“不可”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合乎道义。人们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 第二

7、,什么是“吾所好”呢?孔子宣扬“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论语学而),宣扬“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并且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等等。很明显,他的所好,简单的说就是道义。,【评析】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3【原文】 子曰:“饭(1)疏食饮水,曲(2)肱而(3)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基础知识】 (1)饭,名词作动词,吃。疏食:粗糙的饭。

8、 (2)曲,形容词作动词,使弯曲。肱,音,上臂,泛指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 (3)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译文】 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思考: “曲肱而枕之”意思是说弯着胳膊枕着它。吃粗粝的食物,喝冷水,弯着胳膊肘作枕头,其中也充满了欢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有一个意思孔子并没有明确地点出来。对他来说,可乐的并不是贫寒、简单的生活,而是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践履道义。 总之,按照孔子的观点,贫寒并不是一个问题,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也不是一个问题,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富贵才

9、是真正的问题。,【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想一想,孔子的哪个弟子多次被孔子称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再次表明孔子的价值取向 现在社会上一些贪官落马,就是因为得了不义之财,自已挥霍,并为子孙聚敛财富。最终换来了牢狱之灾,悔之晚矣! 林则徐曾经说过:子孙

10、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毁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2)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3)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注释:(1)处:安居,可以理解为接受。(2)恶:厌恶 (3)恶:疑问代词,哪,何。造次:慌忙,仓促。颠沛:受磨难挫折,【译文】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能够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

11、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成就君子之名,根基在于培植仁德。,你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同时掉到水里,你会先救谁?,【评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君子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

12、坚持仁德践履仁德 .,义中取利,这三则的论语的学习告诉我们什么?,逐利不能抛弃道义与良知,逐利不能抛弃道义与良知,警钟长鸣!,不义之财四个字:贪财要命 学生做一个正义之人。,例子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价贩卖,被抢购一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相前来祭拜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经营。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在曹国和鲁国

13、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商界巨子。,儒商楷模,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 1.追求和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他的格言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治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做到互相尊重,平等相处。2.诚信为本。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

14、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3.崇仁立德。他坚持“以德立人,崇实务本”。子贡和范蠡都因货殖发财而名扬于世,他们交往富者,同时也抚恤贫者。4.义利兼顾。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典型论据,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个渔夫救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决定报答他。他承诺无论渔夫要什么,他都会给他弄来。渔夫是个善良的人,但他的老婆很贪心。她逼迫渔夫一次次向金鱼索要更多的东西。金鱼愤怒了,大海愤怒了,当老

15、太婆提出要做海上霸王,让金鱼服侍她时,金鱼什么也没说游走了。最终,贪心的老太婆又回到了原来贫穷、落魄的生活。渔夫救了金鱼,这是义,但渔夫的老婆不能挟义索利。金鱼知恩图报也是义,但它不能无限地满足贪婪的要求。在这个故事中,义最终变质,蜕变成纯粹的利,让人鄙弃。而贪婪的惟利是图的老太婆也终于得到了惩罚。,助人也是助己,有两个人结伴登山,突然遇到寒冷的天气,加上饥饿疲惫,使得其中一人不支倒地。另外一个虽然也累得难以支持,但是为了救自己的朋友,拼全力终于把朋友背下了山。而也正因为他背负一个人,使自己充分运动,才免于被冻死。 当我们助人的时候,常在无形中也帮助了自己。助人是义,助己是利。但二者却常常是统

16、一的。就像故事中的助人者,如果当时他没有救人之心,只一味顾自己,那么最终可能二人都落得冻死的命运。,重义轻利的唐太宗,信义比财物更重要 一个番邦使者抱着一只天鹅千里迢迢地来到长安,想献给唐太宗。可是他却在给天鹅洗澡时,不小心让它飞走了,只剩下手里的一根羽毛。他非常恐慌,害怕唐太宗怪罪。 他只好痛哭流涕的作了一首诗,其中就有两句 礼轻情义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知道后,很受感动,没有因为自己没得到那只珍贵的天鹅而生气,反而大大奖赏了那个使者,因为他看重的不是礼物财物,而是使者的那份信义和诚心。,舍利取义,目光长远,追求利益也要讲究信义 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小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他们固然是商业企业,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选择大义,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