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规律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91916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规律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规律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规律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规律2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规律2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规律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规律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mpany LOGO,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规律,指导老师:李红岩 组员:崔志爱 常宇 武鸿雁 李英俊,主要内容,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过程的两大因素: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认识的两次飞跃,认识运动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一 认识运动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一)认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的依据1.从认识主体来说,人作为认识主体所具有的这种感官在外、大脑于内的认识结构,不仅决定了人必须具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种阶段,而且决定了认识的程序也必然是先有感性认识后有理性认识。,3.主体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大脑的统一,客体是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的统一,这两个系统的对立和统一,决定了

2、人的认识必然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2.从认识的客体来说,任何一种对象都既有显露于外的外的形象和形态,也有深藏于内的属性和本质,客体的结构特征决定了认识的两个阶段以及先后顺序。,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直接性、具体性,(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形式和特点,把感觉所获得的分析信息加以综合,形成的对具体事物一种整体性的形象的认识,人的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旳回忆和再现。即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认得感性影象并没随之消失,而是暂时或持久的保

3、留着,是事在人脑中浮现。,感性认识的形式,由于人本身的进化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形成了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分别反映对象的不同属性的能力,感觉,蓝色的大海,淡淡的花香,叮咚的泉水,凉爽的秋风,触觉 听觉 嗅觉 视觉 味觉,甜蜜的糖果,把感觉所获得的分析信息加以综合,形成的对具体事物一种整体性的形象的认识,人的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旳回忆和再现。即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认得感性影象并没随之消失,而是暂时或持久的保留着,是事在人脑中浮现。,感性认识的形式,知觉,香喷喷,甜滋滋,苹果,红彤彤,沉甸甸,把感觉所获得的分析信息加以综合,形成的对具体事物一种整体性的形象的认识,人的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旳回忆

4、和再现。即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认得感性影象并没随之消失,而是暂时或持久的保留着,是事在人脑中浮现。,感性认识的形式,表象,表象,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 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概念,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概括,是思维的细胞。,判断,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内容上是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反映。,推理,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他是有已知的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通过对某些判

5、断的分析综合再引出新的判断的过程。,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鲸用肺进行呼吸 鲸不是鱼类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鸭子长羽毛 鸭子是鸟类动物,(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区别: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熟知不等于真知”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区别,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离开了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主观的想象。 “我跟那些闭目静思的哲学家是天差地别的,为了进行思维,我需要感官,首先就是眼睛。我把我的思想建筑在只有借助感觉活动才能经常不断地获得的材料上面。”费尔巴

6、哈,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实践。 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深刻地反映事物,才能揭示和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正确的理性认识才能对人们的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推动和促进作用。“没有思维的感觉,只能是感知对象而不能理解对象”费尔巴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现实的、具体的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二者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织在在一起的。(1)感性中渗透着理性因素。这是人的感性与动物感性的

7、区别。 a、人的感性是有理性因素参与的感性,人的需要、爱好、知识、感情、价值观念等无不渗透并影响认的感性直观。,荀子认为人的理性即“心”对感官的活动有支配作用。如果仅仅有感觉而“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擂鼓在侧而耳不闻”。,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对同一事物,感觉就可能不一样。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b、感性认识的结果必须借助于理性形式来描述,感性经验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2)理性中渗透感性因素。如果说感觉无思维为“盲”,那么思维无感觉则“空”。理性认识总以一定的语言、符号作为其物质手段。人的思维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 感性的形式,

8、符号语言就其意义来说是一种抽象一种概括,而就其形式来说是一种感性直观性的东西。感性丰富的人和缺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的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黑格尔说过,对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容是不一样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a理论上: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b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唯理论教条主义,重视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经验论经验主义,重视感性认识,轻视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是实践中产生的,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2、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的两次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感

9、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1)掌握系统而又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2)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也 就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和改造,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才能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和概括出来。,物体自由下落,刹车后,车仍会向前滑动 一段距离,夏天路面膨胀 冬天水管破裂,地球的万有引力,惯性,热胀冷缩,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

10、改造世界,这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论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得到证实,也不可能得到证实的。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意义在于使理性认识()A

11、.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B.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C.接受实践的检验D.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E.起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ABCD,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是正确的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这里特别要强调采取“一切经过试验”的方法。,例:亚里士多德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但是从塔顶上同时放下两个铁球,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按照惯性思维,一定会认为大的那个先落地,而结果,两个铁是同时落地的!这说明,物体从高空下落的速度与它

12、们的质量没有关系,当然是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3.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以前,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 C.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E.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BCDE,认识过程中两次飞跃的区别和联系,(1)首先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有区别的,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2)其次,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

13、,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综合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 化和提高,这也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但这种反复性和无限性,不是一种单纯的循环,而是波浪式的发展,认识,实践,再实践,再认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制订自己的路线时,当然要从现实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情况出发,依据革命理论的指导并且加以论证。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个革命政

14、党的路线是否正确,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俄国十月革命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证明列宁主义是真理,宣告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破产。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至今日中国仍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特别是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推动了认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然而,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许多问题上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分歧。,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思维属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理性起着极大的作用。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15、。 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1)指导作用。(2)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3)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理性因素?,那什么是非理性因素呢?,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和灵感等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动力作用:是指情感、意志等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对主体认识具有的指向性、积极性所产生的影响。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

16、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激发作用: 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在生活中,我们感觉周围的事物,形成我们的观念,做出我们的评价以及相应的判断、决策等,无一不是通过我们的心理世界来进行,只要是经由主观的心理世界来认识和观察事物,我们就不可避免会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偏差,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影响我们认知的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如知识、经的局限,认知观念的偏差,感官的限制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情绪的介入和干扰。,非理性因素影响性格对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因素你会发脾气吗?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发脾气,什么时候不应该发脾气吗?生活中非理性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常常会因为这些非理性的因素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导致一些不应该的后果,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应该先分析一下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