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复习八年级下册模块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8916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总复习八年级下册模块三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历史总复习八年级下册模块三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历史总复习八年级下册模块三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历史总复习八年级下册模块三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历史总复习八年级下册模块三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总复习八年级下册模块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总复习八年级下册模块三(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三 国史专题,模块线索,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课) 2、一国两制(1213课) 3、外交(1516课) 4、科技(1718课) 5、科教兴国战略(19课) 6、社会生活 (21课),中考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模块解析,一国两制,港澳台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是什么? 九二共识是什么?,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海协会和海基会举行汪辜会谈达成两岸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新中国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中国是怎样恢复

2、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中美关系在70年代是怎样改善的? 新世纪中国外交的特点是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成功。 1971年26届联大,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新世纪,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加入WTO,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新中国科技,六七十年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863计划的内容是什么?,两弹一星(邓稼先)与杂交水稻(袁隆平) 863计划: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

3、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教育,科教兴国战略,社会生活,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生活的进步,练习,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两国建交。这些都体现了 A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B中国重返联合国C中国同欧美国家正式建交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迅速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863计划纲要。材料反映了 邓小平的果断决策 科学家的时代责任感 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A B C D,下列哪项不是

4、右两幅图片(昔日购物凭票抢购图和今天购物随意挑选图)所表达的历史信息A、从物质供应匮乏到市场商品充足 B、个体经济完全取代了公有制经济 C、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D、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1971年3月,在第31届世乒赛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根据中国乒乓球队的报告,审时度势,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美之间的外交接触由此迅速活跃起来。这一睿智之举,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上述材料有关的事,下列成就在863计划纲要制定之后取得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州六号”发射成功,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

5、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这些评论说明了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A. 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B. 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势力C. 表明两岸尚未通航、通邮 D. 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被火烧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自分开后首次完整

6、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说明A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海峡两岸科技交流比较活跃C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

7、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人民空军严阵以待 原子弹爆炸成功 潜艇待命出航 “辽宁”号航母试航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他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重要意义是A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促成了“双十协定”的签订 C为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D为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下面对五项基本原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是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内容包括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8、、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唯一原则 A B C D,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 B.C. D.,20世纪70年代体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外交事件是A周恩来访问印度 B万隆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建交,新闻图片是“国家记忆”的重要形式。图中的新闻图片最贴切的记忆主题是 A万隆会议 B香港回归 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

9、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以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改善。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看到国外的世界跟我们原来想的是不一样的,眼界一下子就开阔了。中国与世界接轨后,引起了国人对国内政治和体制改革的思考。这对后来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 B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C中美关系改善的进程 D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人物,下列图片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的是 A. B. C. D.,

10、下列是某同学自主学习时收集的图片。从中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乔冠华开怀大笑A国防现代化 B新中国外交 C祖国统一大业 D两岸交流,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A.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D.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某学校准备举办“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科学技术成果展”,下列历史照片可以选用的是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1、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1978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对比简表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上涨 1990年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国家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密切相关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速度 A B. C. D. ,下图是某一中学教师在20世纪末的一张工资条,他发现那一时期的工资条与几年前相比有几项新增项目(如图所示)。通过这张工资条能反映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A.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 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D.对外开放的深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

12、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1)材料一中 “唯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3)结合材料三,我

13、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1)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最根本特征。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求同存异”的方针(1分)。 (3)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2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两点即可给分) (4)新的特点: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伙伴外交、和谐世界、战略协作伙伴等)。(1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一点即可给分) 示例:举行APEC会

14、议,加入WTO ,积极参与维和等。(1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一点即可给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分)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1分)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