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乡万元增收工程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885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25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溪乡万元增收工程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龙溪乡万元增收工程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龙溪乡万元增收工程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龙溪乡万元增收工程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龙溪乡万元增收工程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溪乡万元增收工程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溪乡万元增收工程规划(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龙溪乡 2011年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发展规划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乡人民政府二 0 一一年四月六日2 龙溪乡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发展规划(2011 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讨论稿),按照“两县一点”和全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我乡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顺利实施,结合本乡实际,特拟定本规划:一、目前现状 基本情况龙溪乡位于彭水县东北部,距县城63 公里。全乡幅员面积80.76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14917 亩,其中:田 7978 亩,土 6939亩; 林地 47700 余亩,其他如草地、荒山荒坡等14620 余亩;水面 25

2、9 余亩;全乡辖8 个行政村, 52 个村民小组, 3845 户,常住人口 16023 人,其中:农业人口 15885 人,非农业人口138 人,人均纯收入3528 元,人均占有粮食329 公斤。 地理环境龙溪乡东连黔江区沙坝乡,南接本县走马乡,西临郁山镇,北与小厂乡接壤, 距县城 63 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周家坝村四组,海拔 700 米;地势周高中低, 境内三条小河交错分布,素之有渔米之乡的称号。3 资源环境龙溪乡山高坡陡,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年均气温16.20度,年降水量1200 毫米,无霜期290 天,主要为二叠系和泥盆系地层出露,多灰岩,夹有页岩和砂岩。有林地47700 余亩,产野猪、

3、刺猬等动物,地下有煤、铁、高钙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水资源较为丰富,公路较为发达。 主要经济作物龙溪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产粮大乡,至今仍享有盛名, 主要生产玉米、稻谷、豆薯类及杂粮,经济作物有油菜、辣椒、林产品等,养殖业以猪、牛、鸡、鸭、羊为主,近几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 劳务收入也已逐渐成为我乡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基础设施龙溪乡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取得突破发展,人畜安全饮用水得到基本解决, 全面完成农网改造, 境内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部分村正在实施通村通畅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中心校校舍得到全面改善。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但等级不高, 利用率差, 阻碍农

4、户致富增收。4 二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改变,土地流转,林地流转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户增收困难。三是农户资金筹措难,到金融部门基本上是借不到资金。四是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耕地的都是40周岁以上的人,外出务工基本挣不到钱的人。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总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引进龙头企业和培育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为核心,以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为动力,继续稳粮增收,提升主导产业,壮大非农产业和劳务经济,放活山林经营,发展林下经济, 加大土地流

5、转和林地流转力度,坚持规划为先,生态为本,特色为魂,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化,确保到2011 年全乡农户户均实现3900元的增收目标。 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契机。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引导广大农民投身万元增收工程5 建设的主战场。2、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与龙头企业带动并重的原则:在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搞好乡、村、户的增收方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做到规划落实到户,项目定点到户,工作指导到户,培训服务到户。注重发挥农民与专业合作社和大户的辐射作用。3、坚持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原则:在全面落实规划到户

6、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产业布局。4、坚持解放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从根本上解决自甘落后的保守主义思想;二是把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条基本方针,贯穿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始终,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环境治理、 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四、规划目标及产业布局(一)实施方案依据。本实施方案的编写主要依据是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讨论稿);彭水县“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规划蓝本,并以彭水县人民政

7、府关于加快农业产6 业化发展的意见和彭水县人民政府关于2011 年农业农村工作意见。(二)实施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为 龙溪乡 所辖 8 个行政村 ,3542 户, 15246 人。规划期限为1 年(即 2011 年)。(三)规划目标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县委县政府规划一览表,结合我乡实际,依托现有基础,抓好主导产业开发,实施重点引导。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着力打造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林果业等“三大产业”,重点种植魔芋、红薯和养殖生猪、山羊、肉牛、蜜蜂等六种主推模式,确保到2011 年,全面实现我乡75% 以上农户全面增收一万元的目标。1. 规划

8、内容一是在 2011 年达到林下种植业:魔芋: 规划面积 500 亩;红薯: 1500 亩;蔬菜:菜粮间轮作蔬菜2500 亩;辣椒1500 亩;二是林下养殖业:生猪15000 头、肉牛 1350 头、土鸡 50000 只、蜜蜂 1600 群、山羊 22300 只;三是林果业:林地流转4000 亩;非农收入 2100 人。2、产业布局7 根据全乡总体地貌特征,在县农户万元增收办公室的指导下,与各村现有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相结合,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制定产业增收项目。其具体分布如下:龙溪乡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规划表( 汇总)单位:亩、群、头、只产业项目发展目标主推模式 合计分年度规划2010 年201

9、1 年2012 年养殖业15000 15000 生猪林下养殖业1350 1350 肉牛林下养殖业1600 1600 蜜蜂林下养殖业50000 50000 土鸡林下养殖业2300 2300 山羊林业产业0 0 速丰林林果产业0 0 经果林林地种植业500 500 魔芋种植业2500 2500 蔬菜4000 4000 林地流转2100 2100 非农收入种植业2000 2000 自主产业 (辣椒)种植业1500 1500 红薯3. 示范村建设:因我乡属全县通道经济乡之一,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确定了我乡8 个行政村均为我乡的示范村,我乡森林资源和水资源较为丰富,对发展林特产业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农民对8

10、发展林特产业有着较大的兴趣。充分利用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的策略, 确保万元增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五、保障措施 建立工作机构。乡上成立了以乡长王栋梁同志为组长的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乡农业服务中心,抽调精干力量负责全乡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 整合工作力量。建立乡领导、中层干部、职工联系帮扶制度,与干部 “三进三同” ;“代表在行动” 帮扶结对;“结穷亲”相结合,实施“54321”帮扶计划,即乡主要领导联系4 户示范户,副职领导联系3 户示范户, 中层干部联系2 户示范户, 一般职工及县、乡代表联系1 户示范户。实行专项考核。建立农户万元增收考核办法

11、(另行文),将干部、 职工联系户情况与项目规划实施情况结合起来,实行季度督查,半年点评、年终考评,以农户增收达标情况与领导职工的津补贴(绩效工资) 挂构,并将作为年终职工考评的重要依据。9 灯光村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发展规划(2011年)为使增收工程切实可行,减少盲目性, 灯光村委一班人带领各小组干部入户搞好摸底调查工作,召开党员干部会、 村民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摸准村情,讨论制定“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发展规划,确保农户万元增收顺利实施。一、灯光村基本概况灯光村委距龙溪乡政府所在地5 公里,幅员面积 12.2 平方公里。全村下辖 8 个居民小组, 725 户,3023 人,其中劳动力1

12、421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232 亩,其中田1560 亩, 土 672 亩;目前主要以种粮油、生猪以及第三产业等为主导产业。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主要围绕林下经济、畜牧、 经果林等三大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抓基地建设,初步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农产品基地。三、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发展思路1. 实施“农民万元增收计划”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作为灯光

13、村委建10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和重点,推动全村村民走上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发展道路。2. 灯光村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确保在 2011 年,全村完成农民户均增收3900 元以上的目标, 根据相应的地理环境把蔬菜、肉牛、土鸡、蜜蜂、山羊、非农收入等作为我村的主推模式。四、具体目标1. 按照市、 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总体要求,2011 年全村农户户均收入在2010 年的基础上增收3900 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 5400 元以上。2. 合理布局,规划落实。通过发展林下养殖和林地种植业,促进灯光村万元增收目标。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把项目细分到各组,具体分布

14、是:龙溪乡灯光村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规划表单位:头、群、亩、只产业项目发展目标区域布局主推模式备注合计分年度规划2010 年2011 年2012 年养殖业2500 2500 1 8 生猪林下养殖业350 350 18 肉牛种植业300 300 14 蜜蜂650 650 山羊林下养殖业13000 13000 18 土鸡种植业200 200 18 薯类作物种植业800 800 1-8 蔬菜种植业100 100 3、5 魔芋440 440 1-8 非农收入11 五、工作重点1. 抓好主导产业开发,实施重点引导。我村做到产业发展有规划、有方案、有台账、有计划,增强该项工程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制定切实

15、可行的具体措施,明确工作进度。2. 抓好标准化生产,实行重点管理。设专人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明确工作责任,确保该项工作领导有力、推动有力、执行有力。六、主要措施1.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以张泽刚支书任组长、村长刘泽贵同志任副组长的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工作领导小组。2. 规划现行,产业支撑。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明确工作进度。3. 技术培训,提高技能。村组干部、种养大户要积极参与业务培训,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4.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围绕几大支柱产业,确立一批示范基地,确定一批典型,培育一批样板,包装一批品牌,打造好增收亮点和载体,形成“专业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

16、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5. 现场学习,定期交流。组织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的交流观摩活动, 采用流动现场会的形式进行“拉练”,做到每月有亮点,12 每日在提高,在相互学习中共进步,在相互比较中找差距,在相互观摩中做亮点,在争先进中拼速度。6. 强化服务,村组干部与农户建立帮扶机制。帮助农户拟定计划、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指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用各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支持,让农民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促进增收实效。7. 舆论宣传,提振气势。通过院坝会、现场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舆论氛围,做到家喻户晓,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发动,全面激发广大农户的创业精神。8. 督查考核,奖惩逗硬。把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作为衡量各组的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确保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工作落到实处。13 焦家村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发展规划(2011年)为使增收工程切实可行,减少盲目性, 焦家村委一班人带领各小组干部入户搞好摸底调查工作,召开党员干部会、 村民代表座谈会,广泛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