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712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阳苗族自治县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程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我县社会救助救助水平逐年提高,运行机制日趋完善,有效地保障了社会最底层、最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我县现有农村低保对象6933 户 15767 人,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 5% ,月人均补差为76.6 元;城市低保对象3976 户6817 人,占全县城镇人口总数的9.7%,月人均补差170 元;五保供养对象2199 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654 人,集中供养标准为 3120 元/ 年; 分散供养对象1545 人,分散供养标准为 1500 元/ 年。全县资助困

2、难群众参合参保17951 人,资助金额 31 万元;有 950 人得到了门诊医疗救助,救助金额22万元;有370 人得到了住院医疗救助,救助金额45 万元;有 410 人得到临时医疗救助,救助金额28 万元。一、主要做法(一) 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组织到位。我县十分重视社会救助事业建设,下发了关于建立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 ,把事关民生的救助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考核内容。健全领导协调机制,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财政、劳动、卫生、教育、司法、电力、自来水、房产、物价、监察、广电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会救助体系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

3、度,每年召开12 次会议,组织协调各项救助制度的建立,整合各方面救助资源,推进了救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实施、社会参与、基层落实的社会救助良性工作机制。(二)健全制度,规范工作运行。近年来,我县在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的同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入户调查制度 、民主评议制度 、张榜公示制度 、审核审批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制定出台了城市低保操作规程、 农村低保操作规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基层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制度建设,确保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完全实行了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了社会救助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夯实平台,

4、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在县一级成立了城乡社会救助管理局,为副科级单位,下设综合办、城市低保股、农村低保股和医疗救助股和五保供养股,有工作人员 20 人,并配备了社会救助专用车辆。在乡镇一级建立了社会救助工作站,成立了评审小组,并按1 万人不少于1名的比例,配备了专职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在村、社区居委会建立了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成立了评议小组,并配备了专(兼)职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全县23 个乡镇、 14 个社区居委会和示范村都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设立了城乡低保受理窗口, 配置了办公电脑、 办公桌椅和文书柜等办公设施。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目前,我县已基本建立了县、乡、村(居委会)“三级联动”的城乡

5、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和一支稳定、专业的工作队伍,基本形成了我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四) 规范操作, 提升城乡低保管理水平。一是 严 把 入户 调 查 关 、 民 主 评 议 ( 审 ) 关 和 张 榜 公 示 关 。 凡是申请城乡低保对象,县、乡(镇)、村(社区居)委会三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全面进行了入户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形成书面纪录,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全县所有村(社区居)委会成立了民主评议小组,23 个乡镇都成立了民主评审小组,对辖区内的城市低保对象重新进行民主评议和评审。对初审、审核和审批结果分别在村级公示栏、乡镇公示栏和县民政局机关大楼门口进行三榜公示。

6、 二是实施动态管理。城市低保实行按月动态管理,农村低保按季动态管理,及时将生活条件好的城乡低保对象清退,对因灾、因病等突发性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三是规范资金发放。 城乡低保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低保资金专户,通过银行代发,将低保金直接发放到低保户手中,减轻了中间环节,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五)深入开展医疗救助工作。一是 建 立 和 完 善 医 疗救 助 制 度 。根据省、 市文件精神, 结合麻阳实际,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救重点、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我县于 2008 年 8 月对医疗救助政策进行了调整,制定出台了麻阳苗族自治县城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建立了五位一

7、体的新型医疗救助模式,提高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救助的可及性,扩大了医疗救助的覆盖面。二是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为了实现医疗救助与城镇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衔接,方便困难群众看病就医,从 2009 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按照省市的要求,积极探索网上救助,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全县共建立了30 家(其中村级卫生室 3 家)定点医疗救助服务机构和2 家定点药店,住院和日常门诊已完全实行了网上救助,通过“一站式” 结算,既方便困难群众看病、治病,又减少了民政部门救助管理工作压力,节省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六)多措并举,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强制度保障。 先后制定出台了麻

8、阳苗族自治县农村五保供养实施办法、 麻阳苗族自治县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敬老院管理各项制度,切实做到了五保供养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做到资金有保障。确立了财政供养为主的农村五保供养体制,首先保证财政预算优先安排五保供养经费,并建立了自然增长机制,县财政每年都按15%的增长比例预算安排五保供养资金, 逐年提高供养标准。 三是加强敬老院管理。2003 年以来,我县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5 所,五保之家 6所, 总占地面积达到165 亩, 总建筑面积达到20000m2,集中供养 654 人。管理上,建立以县民政局主管、乡镇领导负责、院长主抓、 副院长专管的管理体系,每所敬老院按10:1 的

9、比例聘请服务人员,制定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敬老院工作人员考评制度,大力发展院办经济。(七)大力开展临时救助。为妥善解决城乡贫困家庭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进一步推进我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我县于2009 年出台了麻阳苗族自治县县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暂行办法 ,对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本县城乡低收入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今年,对暂时性生活困难的群众给予了临时救助,共累计救助 2000 人次,支出资金100.9 万元。二、存在困难和问题近年来,我县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困难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亟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10、个方面:(一)部门协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由于家庭收入情况非常复杂, 现阶段隐性收入、 隐性就业、 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加之缺乏有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和明确的法规政策依据,导致社会救助相关部门之间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城乡低保对象界定较为困难。由于与社会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衔接还不够畅通,部分有劳动力的社会救助对象因缺乏技术和资金,难以脱贫。(二)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队伍有待于进一步充实。2006年我县社会救助对象为5000 人,到今年现有社会救助对象已增加为 2 万人左右,而乡镇和社区并没有相应的增加从事社会救助力量, 大部分乡镇和社区一般只有1-2 个工作人员。而随着城乡低保工作的不断规范,加上每年都大幅度调

11、标,动态管理原则的落实,低保救助人数和新进幅度增加,现在的社会救助工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发救助金,具体工作极其繁重。而且他们担负着大量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不仅要完成民政部门的工作,还要完成社保、残联等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兼职多,岗位变动频繁,业务素质参齐不全,以致我县与当前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三)资金投入力量有待于进一步加大。我县属省定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基数大,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恶劣,因病因就学返贫的家庭多,需要社会救助的对象还是很多,加之社会救助对象多分布交通不便的边远贫困山区,分布极为分散,为及时准确掌握社会救助对象的真实情况,必须经常组

12、织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调查,与救助对象取得联系,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动态管理。我县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仍能做到社会救助资金的及时到位,但从我县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需要来看,我县仍需进一步加大对民生资金投入力量。三、建议和对策(一)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县民政部门要更好地发挥好牵头作用,积极加强与工商、税务、房产、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联系,搭建统一的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实现救助信息的畅通共享,利用信息核对的方式,便于了解社会救助对象的真实收入情况,积极探索低保收入确定新机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依托一村一品,技能培训和帮扶结对等多种形式,让困难群众掌握一定就业创业技能,提高

13、社会救助对象的造血能力,提高社会救助的效果。(二)增强基层工作力量。一是要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按照乡镇总人口、工作服务对象、实际工作量等综合因素配备,每个乡镇应设立2-3 个“公益岗位” ,保证每个乡镇有3-4 人从事民政工作,村委会要通过配备专职民政工作联络员,社区居民委员会要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以确保村、社区居委会社会救助工作正常运行。二是对于经常深入乡村开展调查工作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通迅、交通费用、餐饮补助等工作经费,确保低保工作在经费方面得到保障。三是加大培训力度,要定期不定期的采取各种开式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进一步加大对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既要加大对社会救助配套资金得到优先足额安排,又要积极向上攻关,争取更多的项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二是要尽快建立完善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不因基本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三是适当扩大城乡低保保障面,提高保障标准。四是积极开展社会慈善捐助活动,扩大资金的来源,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网络,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建立完善社会捐助市场化运作模式。尽快出台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捐助慈善事业相关办法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