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设计图纸说明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614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设计图纸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速公路设计图纸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速公路设计图纸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速公路设计图纸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速公路设计图纸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设计图纸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设计图纸说明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遂 广 高 速 公 路 史 家 至 青 龙 段S1-2 - 1 - 说明书1 概述1.1 背景现阶段由遂宁至广安只有通过成都南充广安高速公路绕行或者通过S304,缺乏一条直接联系遂宁与广安之间的高等级道路。遂广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形成遂宁与东部广安等地区的快速联系通道,显著改善现状绕行的问题,直接缩短里程50 多公里,进一步完善了四川省东部高速公路网布局。巴广(川渝界)、遂广高速公路开通后,对广安、遂宁、南充、巴中优势资源的开发,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等,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巴广、遂广高速公路也是两条黄金路,将大大造福川东北2000 万人民,巴广高速公路是广安、南充、巴中北上陕西、直通关中天水经济

2、区,南下重庆、联系成渝经济区的黄金线,遂广高速公路是加强川东经济区的遂宁、广安,与重庆、武汉为代表的沿长江流域地区联系的重要纽带。两条高速路的建成,还将密切遂宁、广安、巴中、南充4 市与重庆、成都的经贸联系。遂广高速公路将加强川东经济区的遂宁、广安与东部以重庆、武汉为代表的沿长江流域地区的交流和联系,形成成都及其以远地区和华中、华东地区的东西快速通道,缩小东西部差距,发挥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成后,通过遂广高速公路将实现四川省东向最便捷的“通江达海”通道,同时将与绵遂、南广、重庆市高速公路网相连通,加强川东地区与重庆市乃至武汉等华中、华东城市的经济交流和联系。遂宁到上海也不用过境南充,可以

3、分流和减轻沪蓉高速公路成南段的交通压力。1.2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本次勘察在广泛收集、 分析利用指导老师给的地形图, 以及隧广高速公路史家至青龙段公路工程的设计要求。了解路线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路基等,重点调查各种对路线影响的不良地质和各主要构造物工点的基本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接受任务后,查询相关规范, 首先要确定道路的基本走线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并尽量满足“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的设计宗旨。1.3 设计依据、标准、规范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 公路勘测规

4、范JTG C102007;3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4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 TG C30-2002 ;5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9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10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 TG D622004;11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2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4 主要技术指标根据遂广高速公路工

5、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再结合本项目在四川省高速公路路网中的功能、作用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计采用以下技术指标:遂 广 高 速 公 路 史 家 至 青 龙 段S1-2 2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指标规范值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km/h80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400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m 250 停车视距m 110 最短坡长m 200 最大纵坡5 路基宽度m 24.5 路面宽度m 24.5 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 (一般值 / 极限值)m 4500/3000 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型 (一般值

6、 / 极限值)m 3000/2000 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荷载标准公路 I 级桥涵宽度涵洞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大、中、小桥 1/100, 特大桥1/3001.5 路线起讫点、主要控制点及走向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境内。遂广高速公路史家至青龙段项目工程,路线起于史家接一条四级公路,止于青龙村。路线主要控制点有四级公路、史家镇部分村落。 2 沿线自然地理、地质条件2.1 地理条件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境内。遂广高速公路史家至青龙段项目工程,路线起于史家接一条四级公路,止于青龙村。路线主要控制点有四级公路、史家镇部分村落。交通便利,路线总长 5.228334公里。 2.2 地理位置广安市地理坐

7、标为北纬30 01 -3052,东经 10556-10719,东西宽 134.5 公里,南北长 93.6 公里,幅员面积 6344 平方千米。广安市呈扇形分布于川中丘陵与平行岭谷两大地形区之间,是三峡库区发展的接力带,有“川东门户”之谓。广安市辖2 个市辖区、 3 个县,代管 1 个县级市,面积 6344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30万人(根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户籍总人口470万。2.3 气候、水文、日照等广安市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雨量丰沛,空气湿度大,日照少,霜期短,风力大。年平均气温16, 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3,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

8、33。多年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年积温 5600,无霜期 306-328 天。年平均降水量 1200毫米,43%的降水量集中于作物生长旺盛的夏季。多年平均径流系数0.48,即降水量的 48%汇入河川, 52%为土壤吸收和植物蒸腾所消耗。终年植物繁茂,且无季节性河流。广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014 毫米 1282毫米,最多年为 1485 毫米,最少年为 836.6毫米。一年之中,各季节的降水量不同。春季为209 毫米 275 毫米,夏季为401 毫米 405毫米,秋季为278 毫米 320 毫米,冬季为37 毫米 58 毫米,气温与降水趋于一致,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下水的补给主要

9、为大气降水和河流侧向补给,地下水多为径流途径短,排泄迅速,就近排泄于沟谷和河流中。广安市是全国几个低日照、辐射低值区之一,云量多,日照少,万里无云的天气少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200 小时 1342 小时之间。但是,日照与农事季节同步。盛夏日照最充足, 9 月开始下降。全年太阳辐射能为87。8 千卡/ cm2。4 月一 9 月是光能、热能和降水最多的时段,有利于大春作物的生长发育。据测定,广安市不同耕作制度的光能利用率只占0.52%1.4l%,光能利用潜力很大。遂 广 高 速 公 路 史 家 至 青 龙 段S1-2 3 2.4 地质、地貌广安市纵贯于东南部的华蓥山脉将广安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华

10、蓥山脉以西的岳池县、 广安区、武胜县、华蓥市位于川中丘陵区,即四川“红色丘陵”的一部分。地表起伏不大,沟壑纵横分割。嘉陵江、渠江曲折回环,以深切基岩的增幅曲流形式南流入长江。出露地层多由侏罗纪砂岩、泥岩构成,形状平缓。老冲沟坳谷平坦开敞,分隔成低丘与浅丘,构成丘陵地貌中彼此互不相连的坝,土质肥沃,稻田成片集中。华蓥山脉以东的邻水县,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以相隔8-15 公里的距离呈北东向平行分布,三山之间为两个狭长宽缓的槽谷,大洪河、御临河由北而南贯穿谷底,经重庆市长寿、渝北注入长江。河流两岸有水平阶地分布,稻田成片。全市最高处是华蓥山主峰高登山,海拔1704.1米,最低处

11、为御临河谷,正常水位高程185米,相对高差 1519米。盆中丘陵海拔 300-500米,仅金城山标高 824.6 米。境内中丘、浅丘面积4091 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的64.49%;深丘面积270 平方公里,占 4.26%;平坝面积 509 平方公里,占 8.02%;山地面积 1477 平方公里,占23.23%。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根据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 号修改单,路线展布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5g。路线位于四川西北部弱震区,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弱,其特点是震级中等,频度低,分布零星。据历史记载,区内未发生过灾害性地震。工程区区域稳定性较好。

12、3 工程设计要点3.1 设计主要要求本次设计的课题为遂广高速公路史家至青龙段施工图设计。设计车速为80km/h。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并尽量满足“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的设计宗旨。3.2 路线为保证设计文件的完整性,设计图中均有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面设计、路线横断面设计、有关构筑物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图、防护工程及排水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表。本路段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指标,设计车速 80公里/ 小时,路基宽度为 24.5 米。为了提高营运质量,在不增加较多投资的前提下,本路段平纵指标均满足规范规定的一般值,竖曲线半径在有条件

13、的地段尽量采用满足视觉要求的竖曲线半径,该合同段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见表 41。表 3-1 技术指标运用情况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指标采用值1 公路等级双向 4车道高速2 设计速度公里 / 小时80 3 路线长度公里5.228 4 平曲线交点个6 5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公里1.148 6 平曲线最小半径米/ 处400/2 7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 70.599 8 竖曲线变坡点处7 9 平均每公里变坡次/ 公里1.339 10 最大纵坡% 5 11 最小坡长米248.334 12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米/ 处4500/1 13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米/ 处4500/1 14 竖曲线最小长度米152.25

14、8 15 大、中桥长最大纵坡% 2.495 16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48.789 从 技 术 指 标 运 用 的 情 况 上 看 , 平 、 纵 指 标 与 地 形 协 调 。 4 路基遂 广 高 速 公 路 史 家 至 青 龙 段S1-2 4 4.1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设计依据: 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设计原则:本路段按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加强排水设施和路面工程设计,以保证公路改建后路基稳定、排水畅通、无大病害、便于养护。4.2 路基

15、宽度、设计标高及超高和加宽由于此项目为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由于路线中平曲线半径最小为400m,均大于250m所以道路不设加宽。为了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设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高速公路最大超高值为10%。路基宽度24.5m。设计标高为建成后的公路中心线路面标高;路拱双向横坡为2.0%。4.3 路基设计依据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确定本项目路线所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域四川盆地中湿区V2区。4.3.1 路堑设计路堑边坡坡度是结合原路边坡、自然边坡和地质勘察资料等综合确定。确定合适的边坡坡度对路基工程量影响

16、较大,一方面为了确保路堑边坡的稳定,其坡度不宜过陡;另一方面坡度过缓又会极大地增加挖方数量,提高工程造价,过多的破坏原地表植被,不利于生态保护。一般情况下的挖方边坡坡率见表2。表 4-1 路堑边坡坡率表4.3.2 路堤设计填方路基边坡坡率一般情况下采用1:1.5, 当路基边坡高度大于8 米时,坡率采用变坡式,从上至下以 8 米为界,上边坡率采用1:1.5,下边坡率采用 1:1.75,填方路堤边坡根据所处地段位置分别采用植草、拱形骨架、菱形骨架混凝土预制块防冲刷防护,挖方段边坡率根据地质情况而定。4.3.3 特殊路基设计由于路线方案沿线地处山区,且线路多在斜坡上展布。这些斜坡中多由厚层块状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互层状构成。边坡开挖裸露后,泥岩易脱水干裂,遇水又易软化,风化较快,而砂岩抗风化能力较泥岩强,从而形成差异风化。因差异风化,致使粉砂质泥岩、泥岩风化脱落而使上覆砂岩悬空,久而久之,砂岩便沿卸荷裂隙而产生崩塌,或在岩层裂隙发育区,岩层被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