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阅读结构思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055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散文阅读结构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散文阅读结构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散文阅读结构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散文阅读结构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散文阅读结构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散文阅读结构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散文阅读结构思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叶圣陶1 2013年潍坊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散文阅读分析文章思路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2、以思路为方法归纳文章主旨,然后以结构思路结合主旨为方法解答具体考题。【学法指导】一、 1、考点解读:考试大纲规定: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对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其能力层级为C。2、 考试说明要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3、本考点有三个方面的要求:能够分析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

2、与安排(段内的结构层次) ,能够分析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全篇的结构层次),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二、高考回眸:1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听朗诵(2012 年全国大纲卷)2. 联系全文, 简要分析 “杜鹃啼” 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6 分) 耳边杜鹃啼( 2012年湖北卷)3文章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 分)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 2010 年重庆卷)4.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 分) 大河家(2010 年全国卷)5.文章题目为“谈静” ,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3、(6 分) 谈静(2010 年江苏卷)三、文章结构思路类题型知识点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叶圣陶2 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结构是组织和安排材料的方法和手段,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分析结构的过程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大的结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小的结构指语段和语句的安排。1文章结构方式及作用(1)总分式:简单明了,完整谨严。(2)并列式:大开大合,丰富内容。(3)层进式:层层深入,引人入胜。(4)对照式:前后对比,鲜

4、明突出。2结构赏析术语开门见山、曲径通幽、跌宕起伏、跌宕多姿、波澜起伏、一波三折、曲折有致、变化多端、汪洋恣肆、大开大合、层层深入、笔锋一转,陡转直下、荡开一笔、异峰突起、别开生面、戛然而止、首尾照应、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结构谨严、结构匀称、结构完整、起承转合、平铺直叙、波澜不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思路展开方式(1)按照时空的转换展开。(2)按照情感的发展展开。(3)按照说理的推进展开。(4)按照对象的变化展开。(5)按照事理的演变展开。四、文章结构思路类题型类型一、思路分析概括性题目常见题型:1、 文章围绕着逐步展开写作思路的?请简要分析。2、 本文结构严谨,请概括本文的行

5、文思路。3、 作者围绕写了哪些事?4、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的?类型二:分析段的作用常见题型1.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叶圣陶3 2. 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课堂探究一、 2012 年全国大纲卷:听朗诵孙犁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

6、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

7、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

8、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叶圣陶4 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

9、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1985 年 9 月 21 日晨改抄讫(有删改)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 分)二、 2012 年湖北卷耳边杜鹃啼罗琅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城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德尔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班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

10、踟蹰”,有人叫“映山红” ,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式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果,它就把卵统统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味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又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是“蜀

11、人悲子鹃鸟鸣”哩!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造势有家归来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有家归不得时, 整天却听到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 ,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蹄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叶圣陶5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变过时,杨梅花开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

12、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花开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 不见小姑。 于是一路呼唤 “姑姑, 姑姑”,后来叫的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害,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花开时即开始呼叫,一直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

13、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 分)三、 2010 年全国卷大河家张承志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得、暗中的

14、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声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

15、决不乱走的。叶圣陶6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 黄土绿树, 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 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特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莱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颤篮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走客子,船把式称船客予,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

16、,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摹津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扬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韩三十八今年应是八十岁。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五十年前他做过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步枪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