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042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语文综合训练(一)一、 (共 18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谙( n)熟麻痹(b)西风东 渐(ji n)B庇(b)护答(d)理安步 当 (d ng)车C发 酵( ji o)根茎 (j ng)管窥 蠡 (l)测D擂(l i)鼓盥(gu n)洗拾(sh)级而上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宁谧瑕瑜可见赝品山青水秀B喝彩繁文缛节痉挛消声匿迹C凯觎洪福齐天急躁平心而论D厮打名不副实瞭望跻身其中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_普通话, _规范汉字。制定本法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

2、:对_本法规定者应该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_了,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它。A推广推行违犯颁布B推行推广违反公布C推广推行违反颁布D推行推广违犯公布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从郑州到西藏,路途遥远,山高水长 ,要骑车旅游实在不易。B一些不法商贩,为了抬高棉花价格,故意囤积居奇,准备善贾而沽 。C有些私立学校的老师,年龄近七十岁,可谓师老兵疲 ,教课已力不从心。D为了观看灯火晚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家属院已是十室九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注意写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B “神舟”号的试飞成功,

3、标志了我国航天技术有着新的发展,对突破载入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C日本最高法院竟无理判决揭露南京大屠杀事实真相的东史郎等人败诉,公然为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丑恶表演。D据介绍:济南市所属山区海拔较低,人类活动频繁,尤其是近几年对南部山区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导致野生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_,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充满了闲适欢愉感受到了闲适欢愉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

4、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ABCD二、文言文阅读(共15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 11 题王烈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乡党归仁。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诲人以道,使之从善远恶。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

5、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 ”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烈叹曰: “韶乐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三国志魏书十一 )7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 邂逅 迷惑邂逅:偶然,一时B遂使人 推之推:访求C人能有 感感:感想D其 诱 人也诱:诱导8比较下

6、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乃 语之而去遂使人推之,乃 昔时盗牛人也人能有感, 乃至于斯也。A句和句相同,句和句不同A句和句不同,句和句相同A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A句和句不同,句和句也不同9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成德立, 乡党 归仁乡党:同乡人B知 耻恶 ,则善心将生耻恶:羞耻与罪过C欲取而 购募 ,或恐差错购募:招求失主(来领取)D间年 之中间年:隔年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我邂逅 迷惑 ,从今以后将为改过B人能有感,乃至于 斯也C盗者不 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D其 诱人 也,皆不

7、因其性气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王烈劝人从善,从不管那人性格脾气怎么样,他只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诲人B王烈盗牛者赠布,是因为他认为盗牛者能悔恨自己的过错,懂得以恶为耻,这样的人将要产生善心,于是给他布劝他做好事。C “代担人”拾到老父之剑后,先是想放下剑离开,但担心别人拾去后,失剑人会永远失去宝剑,想捡回去再招求失主,又怕出差错,于是就一直守在那里,直到失主出现。D盗牛者做了坏事,怕让王烈知道,老父发现有人做了善事又急着要告诉王烈。三、 (12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文,完成1215 题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 世事忙乱, 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

8、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 年 6 月 1 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 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汉族人束发还是留辨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正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

9、所化之人,必感若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王观堂先生换词并序 )但是王国维先生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 四库全书 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 乾嘉学派、 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 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没有消散。为此, 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 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

10、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以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 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又是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12下列各项对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A “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是说清朝的灭亡使中国摆脱了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真正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B王国维的死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起敬。C作者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话,意在说明王国维先生不是为清朝尽忠而死,而只是死于“一种文化”。D文中说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但从其遗嘱看,他之所以选择自尽,是为了避免

11、“义无再辱” 。13对王国维先生死因的深层探究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A社会震荡,世事忙乱。王国维无法再专心从事自己的研究,内心痛苦,所以自尽。B作为清朝臣民,看到清朝的灭亡,他决心为清朝尽忠,所以,选择在皇家园林自尽。C随着清朝的灭亡,他所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内心痛苦之极。他的死,表面上是为清朝尽忠,实质是死于一种文化。D王国维说“义无再辱”是将自己和黄宗羲顾炎武等大学者的慷慨行迹对比,认为自己不象他们那样有骨气,似乎感到了羞辱,所以自杀。14对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王国维死前非常苦恼,他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该为文化而死,还是该为清廷而死。B “一种文化”是包含了多种意义的广义概念

12、,如正值衰落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稳定的某种文化认同等。C “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的心理挣扎”与“王国维的心理挣扎”本质并不一样,前者为反清复明,后者为忠于清廷。D作者举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 四库全书 红楼梦等例子,是为了说明这些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为()A根据当时社会的发展,王国维自尽是必然的。B一个文化大师在社会变革时期因在心理挣扎中找不到希望而自尽,令不可惜。C一个汉族人在清朝灭亡后的1927 年还留着辫子,为清朝尽忠而死,让人遗憾。D作者列举了诸多著作、学派, 旨在说明清代在传统文化方面成就极高,因而影响也极深。四、 (18

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 19 题。时令已是初冬,静儿从城郊采来一把野花,兴冲冲地让我辨识。“皮菜花”,我一下便认出来了。这是在荒碱地里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春上,它开始萌芽,油亮、 肥厚的叶片贴着地面,从菜心向四下一层层铺展开。入夏不久,就会从根部娉娉婷婷地拔出两根、三根细长的梗儿,长到尺余,分出许多枝丫。入秋,就开出一簇簇的白色小花儿。秋冬之季,它虽然也风干了,但梗儿细瘦且坚挺,花儿虽枯而不谢,在诸多经不住严霜而纷披衰萎的野草丛中,它便隐隐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王者性质。静儿挑拣出几枝,经过整修制作,扎成一束,取代了案几上花瓶里那束塑料花。皮菜花也真有几分不俗,黄豆般大小的花儿,花瓣薄如蝉翼,

14、几百朵, 上千朵花儿密密挤挤而井然有序地结满枝头,成团成簇, 瘦骨铮铮的花梗儿疏密有致,洁白如云的花簇高低错落,宛如一支素净典雅的白珊瑚。插一束在案头,别有一番情致。我喜爱上皮菜花了,并且,还不断赋予这种喜爱以新的内涵。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第二年的深秋, 比头一年早一些日子,静儿又去野外采回来一束皮菜花。一进门,就嚷说她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她把花束凑近我:“爸爸,你瞧,你仔细瞧”。女儿不无神秘地把手里的花束一拍,从上面星星点点飘落下一些什么。我仔细看那茶几上的飘散物, 竟是一朵朵鲜黄的有五个瓣的小花儿。我再察看静儿手中的花束,尚没飘落的黄色的小花,就嵌在那所谓的“小白花儿”的怀抱里。

15、不细心观察,是很难发现的。哦! 那些被我们称之为花的,竟是皮菜花的花托,真正的皮菜花是这些小黄花。不知怎的, 当我的视线再落到那束曾被我形神兼爱、赞叹不已的皮菜花上时,却顿觉黯然了。什么非凡的适应性,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的,紧密团结的精神,全是人造的。我好像受了那“小白花”的欺骗,不由望之生厌了。我对静儿说: “新的不用换了,去年的那束,也扔掉! ”“为什么 ?” 静儿不解而不平地盯着我,“它不还是原来的它?它哪一点变了呢?为什么您就不喜欢它了 ?”,是呵 ! 不还是那束皮菜花吗?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无一变化,而我为何就不喜欢它了呢?我对它喜欢与厌恶的分野,竟在于它是花不是花! 哦,我,还有人们,有多少认识仅是从概念出发呀 ! 16第 5 自然段写作者“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其中“神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不超过 35 个字, 4 分) 答 _ _ 17我对皮菜花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6分 ) 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