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伦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77399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论文伦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近代史论文伦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近代史论文伦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近代史论文伦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近代史论文伦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史论文伦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论文伦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 20120333 姓名:刘珊2013.5.12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隙可乘便沿海北上,攻陷定海后继续北上,直逼天津。英国舰船又顺长江逆流而上长驱直入直达南京,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1842 年英国逼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数亿人口的庞然大国,被英国的一支只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且长途跋涉没有后援的孤军打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2、?历史原因:后金贵族以一种野蛮落后的孔武粗陋接管了一个文明熟透同时也是腐烂的国度,科技文化被窒息,人文精神被扼杀,民主法制被摧残,华夏文明开始了一种不折不扣的倒退和漫长无谓的纶回。明朝末期封建制度已经极其腐败走向没落,然而满族人入主中原又强势的维持了两百多年, 使得中国的封建制度影响继续强化,经济政治发展严重落后于世界的脚步, 也使中国最后沦为帝国列强瓜分的鱼肉。由于满族偏居关外, 原来的发展进程就落后于汉族, 一直就对汉族文化制度充满敬仰和兴趣,明朝的灭亡使得满族入主中原成立大清王朝, 他们自然而然的复制学习他们认为的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制度。 经过康乾盛世又把封建制度推向一个繁荣时期,再往后又

3、走向了中国封建王朝一贯的发展方向,繁荣腐败没落。但就是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阻滞使得中国大大落后于早已进入资本制度的欧洲列强。 19 世纪 40 年代,东西方首次较量,世界成了一边倒的舞台。而后内忧外患如蔓延之火,如咆哮之潮。战争实况:在有确切史料可查的4000 多年里,中国人在欧亚大陆最东端发展起一个自给自足的庞大文明以农业而非工商业为基础,由地主和官僚而非商人和资本家统治。也正是这一自足和庞大,让中国确立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心观念。到 1840 年,英在鸦片战争中打破了“天朝”的威严。于是 1841 年 1 月,英同又增兵至万余人,战事再起。中国军队的抵抗虽英勇(计有两江总督裕谦、 关天培、

4、陈化成二提督、 张朝发、葛云飞等五总兵殉国 ) ,但也无法对抗英军的刺刀冲锋;所持火器或按200 年前的书本临时抱佛脚制成,或直 接袭用清初7,至前明遗物;参照古法纵火船烧英舰,却以在远距离中炮覆没了局。 1842年 7 月,英军占领了上海、镇江,控制了关系清朝经济和政治命脉的南北浦运。一月之后,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从天下无敌到败絮其中:尽管人们对战争有各种角度的认识,但战争的实质仍是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抗。英军当时之所以能横行无忌,就是因为“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比西班牙征服者和阿兹特克人之间的力量差距还要大得多。”( 全球通史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 17631914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 “

5、集全欧洲之力也无法匹敌的明代海军。 ”1639 年,第二波荷兰舰队再度骚扰中国沿海,又一次被郑氏舰队击败,五艘荷兰战舰被焚毁。 荷兰人就此认输, 不得不向郑芝龙进贡, 才获得了在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海域航行的许可。西班牙人帕拉福在 鞑靼征服中国史 中记载: “这个海盗 ( 指郑芝龙 )烧毁了八艘他们 (指荷兰人 )最好的海船,一次三艘,另一次五艘。他们最后被迫向郑芝龙纳税,每年三万埃库斯( 相当于十至十二法郎)。 ”李约瑟甚至认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 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 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的清朝军队

6、。 ”但在 200 年后的 1832 年,东印度公司商船阿美士德号闯入吴淞口,随船的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 “巡视了 ( 吴淞) 炮台的左侧, 考察了这个国家的防务内部组织” ,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们是以敌人的身份来到这里,整个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参照 8 年后鸦片战争的进程来看,这番话丝毫没有夸张。中国也曾完胜西方霸主:明末清初,中西军事天平并没有如此不平衡。1633 年,郑芝龙指挥的中国舰队第一次与西方殖民者舰队成建制地在海上遭遇,与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人激战半年有余。 同年 10 月 22 日,郑氏舰队用火攻战术在金门料罗湾全歼了荷兰舰队。时任福建巡抚邹维琏奏捷:“此一举也,生擒夷

7、酋伪王、夷党数头目,烧沉夷众数干计, 生擒夷众一百一十八名, 截斩夷级二十颗, 烧夷甲板巨舰五只,夺夷甲板巨舰一只,击破夷贼小舟五十余只, 闽粤自有红夷以来,数十年间,此举创闻。为何过了 200 年,中国同样处于封建王朝暮年、 同样面对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者, 不但没打得洋人俯首纳贡, 反被打得灰头土脸 ?一言概之, “欧洲的军舰和大炮已得到巨大发展, 而中国人的军事技术仍停留在比阿兹特克人的技术高不了多少的水平上。”(全球通史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所以当清军将领效200 年前郑芝龙乃至1600 年前周瑜之故智,用火船退敌时,就被大炮轰得“樯橹灰飞

8、烟灭”了。战争威胁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明清之际,交战牵系国运, 双方都不遗余力地提高军事水平, 除明清交战外,平三藩、收台湾、战俄罗斯、讨噶尔丹,几乎无年不战,清军也几是无往不胜。到了康熙中年以后, 中国虽偶有叛乱, 但不管是面对边疆民族还是内地叛军,清军在技术上都能保持优势, 这就使得清王朝不再热衷于学习新技术,而是要对现有技术保密了。保来保去,却连老祖宗的玩意也快失传了。工业革命导致:如前文所言, 明清之际, 中国军事水平并不落后, 既有当时大胆引进西方先进火器的成效, 也因为西方近代科学方才起步, 制造方面也都处于工场手工业水平。但到康熙之后,中西方军事水平差距急剧扩大, 除了科学和工

9、业两大因素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进入了刀枪入库的和平时期。另一方面,一个多世纪以来, 中西方作家根据中英军事差距的表象,对清朝君臣乃至整个皇权制度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一自大、颛蒙、贪污、腐化 , 虽说无人能替这些恶名辩解,但事后看来,在“工业革命”的历史大背景下,国际力量对比不可避免地变得不利于旧有的一流强国(中国), 而有利于那些善于组织利用新技术的国家 (英国)。这场以农业对抗工业国的不对称战争中,任何人、任何制度处在当时当地,都不见得能扭转乾坤。但是在工业革命尚未发挥效力之前,中国并非处在一个死气沉沉的时期。与人们在教科书中所看到的不同,同样是在清朝的统治下,即使是在18 世纪后半叶

10、,中国仍是成功的, 这一点可以从经济数据上得到印证尽管西方工业革命已经发轫, 经济开始高速发展, 但是中国同样也保持着上升势头,所占的全世界制造业份额仍奇迹般地从1750 年的 32 8, 增加到了 1800 年的 33 3。不过随着工业革命的影响愈加深远,机械与人力的差距越拉越大, 作为旧时代霸主的中国,在新时代霸主英国的挑战下开始力不从心了。19世纪 20 年代,也就是鸦片战争前夕,一位操纵动力织机的英国工人,其产量20 倍于位进行手工操作的中国同行,而一台英制蒸汽动力的“骡”式纺纱机,其产量相当于200 台东方手纺车。从贝罗克的“世界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统计中可以看到这一技术改变造成了如

11、何剧烈的影响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所占的全世界制造业份额从 1800 年的 333,下滑到 1830 年的 298,再下滑到 1860 年的197;而英国则从 1800 年的 43,激增至 1830 年的 95,并于 1860年以 199的份额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尽管大多数经济史学者都竭力强调,“工业革命” 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它是一个缓慢进行的过程;它只影响某些制造业和某些生产资料;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地发生, 而不席卷全世界。 可是,这一切都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人类一个极为重要的转变在1 780年前后开始出现。有权威人士认为,其重要性不亚于旧石器时代猎人向农民的转变。鸦片战争的失利,

12、不能归结于中国上千年不变的皇权政权,英国数百年不变的君主立宪政体之间的区别; 也不能归结为同为明君的康熙、雍正、乾隆与克伦威尔、维多利亚的执政能力差距。 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 在于工业革命进发出的生产力的惊人提高,而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单在18 世纪 50年代至 19世纪 30年代,英国纺纱业的机械化, 使生产力提高了 300 至 400 倍,长期统治世界的中国棉布,就被更价廉物美的英国布淘汰了。换句话说,由于在“工业革命”中落后,当西方工业化时,中国却被市场淘汰,不可避免地非工业化了。英国究竟强在哪里 ? 在这一点上, 与处于旧时代的中国柏比, 已步入新时代的英国是强大的,它强就强在拥有 _

13、T 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一切优势。如果用数据来说明,英国在 1870年消耗了 l 亿吨煤,相当于 800 万亿大卡能量, 足以供养 8 5亿成年男子整整一年。而英国只有3100 万人,另外这 8 亿多人份的能量,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用于军事用途,又能在世界上其它国家掀起怎样的风暴? 所以,在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眼中,“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 疯狂的战船”,之所以能维持“天朝上国”的体面,不过是因为统治者手腕高超,“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但最终“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是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 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 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他的预言,在鸦片战争

14、乃至整部中国近代史中,一一应验。在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签署中英南京条约的南京东北方向约1000 公里,是东亚另一个重要国家日本。 鸦片战争后,日本也遇到了与清朝一样的麻烦:1853 年,美国军舰驶入东京湾,日本被迫和平开国,之后就是日本史上的重大转折明治维新。但是清朝与习惯于低头的日本不同, 它是一个自信满满的“天朝上国” ,尽管垂垂老矣,也不相信会不敌区区“英夷”。在见识过英军 “船坚炮利” 的广东,一张民间布告表达了近代大多数中国人的感情: “除你们的船是坚固的,炮火是猛烈的,火箭是强大的以外,你们还有什么其他本领吗 ?” “如果不彻底消灭你们这些猪狗的话,我们就不是顶天立地的勇敢的中国人。”结语:“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历史教训, 正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写照,我们学习鸦片战争这段历史, 探索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对激发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斗志提高全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的中国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在许多领域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当我们学习研究历史进行对照时就更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个历史教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