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2776500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2018 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1 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 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 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 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 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 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 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 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一、我校 2011 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 况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 2011 届本科 毕业生总人数为 3748 人。 截止至 2011 年 12 月 10

2、日止,本科就业率为%,师-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非师范类就业 率为%;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 就业率达到 100%的本科专业共有 22 个。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 教系统就业 1923 人,占%;企业单位 就业 1291 人,占%;党政及事业单位 就业 235 人,占%;升学深造人数为 128 人,占%;高校就业 72 人,占%; 部队就业人数为 10 人。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 就业 1728 人,占%;珠三角地区就业 1630 人,占%;粤北、粤东、外省地区 就业分别为 82 人(%) 、65 人(%) 、

3、155 人(%) 。二、我校 201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主要措施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 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 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2011 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 “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 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 订就业责任书,并对 2011 年毕业生就 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 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 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 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 体制,学

4、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 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 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 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 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 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 施, “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 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 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 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 围正在逐步形成。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 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 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 度,积

5、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 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 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 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 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 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 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 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 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 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 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 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 力;等等。3、坚持

6、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 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 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 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 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 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 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 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 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 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 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 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 积极推动创业教育

7、,增强毕业生创业意 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 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 50 场/次高水 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 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 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 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 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 “百度 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 的“it 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 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 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 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

8、务。招生与 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 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 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 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 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 对 “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 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 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 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 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 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 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 后通报给各单位;在 2011 年毕业生就 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 2011 年毕业生就

9、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 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 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 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 的依据。在 2011 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 会上,共有 11 位教师提交了 8 篇就业 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 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 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 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 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 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活 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 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

10、 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2011 年,我校共有 305 名毕业生响应广 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 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 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 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 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 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 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 700 多 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 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 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 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 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 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 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 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 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 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 封信 ,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 就业信息等。统计自 2011 年 9 月至 2011 年 7 月 1 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 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 864 家各类用人 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 27972 个。 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 182 家, 总共提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