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_水龙吟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76497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弃疾_水龙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辛弃疾_水龙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辛弃疾_水龙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辛弃疾_水龙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辛弃疾_水龙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辛弃疾_水龙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_水龙吟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一、作者简介:辛弃疾( 1140 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具有雄才大略, 有心报国, 却无路请缨。 实乃人中之杰, 词中之龙。 其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11401162 年,沦陷及起义期; 1162 1181 年,南渡初期; 11811203 年,闲居时期; 12031207 年,晚年时期。宋史 ?辛弃疾传卷四O一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幼年随祖父辛赞生活。辛赞常常向他灌输爱国思想。辛弃疾少时便心系南宋,怀有爱国之情, 立志推翻异族压迫,实现祖国统一。)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

2、,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 ,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1160 年,二十一岁)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 “丐我三日期, 不获, 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 ,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

3、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於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

4、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以大理少卿召, 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州不敢问,县以并缘科敛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县不敢问。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划荡,譬之木

5、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 ”诏奖谕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军人则利于优闲窠坐,奔走公门,苟图衣食,以故教阅废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平居则奸民无所忌惮,缓急则卒伍不堪征行。 至调大军, 千里讨捕, 胜负未决, 伤威损重, 为害非细。 乞依广东摧锋、 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

6、有军威,望风慑服。”2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 开陈本末, 绘图缴进, 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 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 “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敢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加右文殿修撰,差知

7、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 量借钱物, 逮其责领运籴, 不取子钱, 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 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久之,主管冲佑观。绍熙二年, 起福建提点刑狱。召见,迁大理少卿, 加集英殿修撰、 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弃疾为宪时,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榜曰:“备安

8、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 今幸连稔, 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 候秋贾贱, 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闽王殿”。遂丐祠归。庆元元年落职,四年,复主管冲佑观。久之,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无使,四年,宁宗召见,言盐法,加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奉朝请。寻差知镇江府,赐金带。坐缪举,降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辞免。进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知江陵府。 令赴行在奏事, 试兵部侍郎, 辞免。 进枢密都承旨, 未受命而卒。 赐对衣、 金带,守龙图阁待制致仕

9、,特赠四官。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跋绍兴间诏书曰:“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仇敌俱存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尝谓: “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

10、:“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赙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 熹书“克己复礼” 、 “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绍定六年,赠光禄大夫。咸淳闲,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名世。有稼轩词,存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为两宋之冠。稼轩词中最值得人称道的是英雄词

11、、爱国词。辛弃疾充满爱国斗志,终生不忘恢复故土, 其爱国词主要表现抗金生活、揭露主和派和统治者的苟且妥协、怀念故国,抒发词人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如鹧鸪天?壮岁旌旗涌万夫、 贺新郎 ?事无两样人心别 、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永遇乐 ?千古江山 、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等等。辛弃疾的这类词, 大都使气逞才而作,3 情感激昂悲壮, 风格沉郁雄放。此外,辛弃疾也有一些闲适词,即描写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如清平乐 ?村居 、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但闲适非其所愿,因此,此类词又常常包含怨艾之情,成为表现其爱国思想的一种变调。除此而

12、外,辛弃疾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远之词。如青玉案?元夕表现词人自怜幽独的情怀。二、写作背景: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 ,二十三岁的辛弃疾,以中原义军将领的身份,由已沦陷的故乡山东投归南宋。南渡后,辛弃疾没有立即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只是出任江阴签判,这是一个地方闲职,难有作为。 但他并不灰心,时刻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发展态势,并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乾道元年(1165 年) ,主战派首领虞允文得到孝宗皇帝的重用,大量起用主战派人士。 在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精心准备后,辛弃疾以 美芹十论 上书宰相虞允文,极力主张以武力收复失地。虞允文阅后,大加赞赏。乾道四年(1168) ,29 岁的辛弃疾迁调

13、南宋重镇金陵, 任建康通判。 正值英年的辛弃疾以为这次调迁能使自己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事实上,在他任职金陵的三年里,除了修建城垣、整治地方胜迹之外,别无所为。乾道五年(1169)秋,辛弃疾相约几个志同道合的友人登临建康赏心亭,面对大好江山,想到收复中原的事业一筹莫展,百感交集而作此词。建康,又名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建康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城市,它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金陵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丁晋公谓建。”遗憾的是,这座美丽的赏心之亭,已不复存在。三、词作内容:(一)上片写景抒情。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

14、随景迁,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抒发出来。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楚天:江南一带古属楚地,故称。 此乃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意思是: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楚” ,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 ,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也就是苏轼词中“大江东去”的大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2、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遥岑远目:

15、即远目遥岑的倒文。韩愈:“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岑:小而高的山。目:望。玉簪螺髻:比喻山。韩愈:“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皮日休:“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玉簪:女子插在头发上用以绾发的上种饰物。螺髻:梳成螺形的发髻。此三句写山。意思是:放眼望去,那一层层、一迭迭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可是这些都只能引起我对丧失国土的忧愁和愤恨。“玉簪”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螺髻指古代妇女一种螺旋的发髻。遥岑即远山,指长江以北沦陷区的山,所以说它“献愁供恨”。这里,作者一方面极写远山的美丽,远山愈美,它引起作者的愁和恨,也就愈加深重;另一方面又采取了移情及物的

16、手法,写远山“献愁供恨”。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看见沦陷区的山,想到沦陷区的父老姊妹而痛苦发愁。但是作者不肯直写,偏要说山向人献愁供恨。山本来是无情之物,连山也懂得献愁供恨,人的愁恨就可想而知了。这样写意思更深入一层。前两句是纯粹写景,至下面三句已进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4 下面作者接写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沦陷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佩戴的不能用来杀敌卫国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杆。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3、 “落日楼头,断声鸿里,江南游子。”断鸿:离群的孤雁。江南游子:作者远离家乡,流寓江南,故以此自称。此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同时也是喻情。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此二字含有比喻南宋日薄西山,国势危殆的意思。原来宋孝宗继位后,一度起用主战派的张浚主持军政。他曾对金发动军事攻势,不幸被打败。于是主和派的人和主和议论又在南宋政府中占了优势。辛弃疾这时登上建康赏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