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的历史、环境、发展情况介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71760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的历史、环境、发展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辽宁的历史、环境、发展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辽宁的历史、环境、发展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辽宁的历史、环境、发展情况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辽宁的历史、环境、发展情况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的历史、环境、发展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的历史、环境、发展情况介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辽地宁,建设富庶文明新辽宁辽宁的历史辽宁简称辽, 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行政建置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燕国置辽东、辽西郡开始,辽宁的建置进入了有史可考的时代。燕、秦、汉时期, 为郡县时期。 在燕、 秦、西汉时期, 辽宁地区设置有辽东郡、辽西郡,到东汉时期又增设玄菟郡和辽东属国,郡国下设置县级机构。东汉时期辽宁地区设3 郡、 1属国下设24 个县。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州郡县时代。辽宁地区设置有平州,州下设有辽东郡、昌黎郡、玄菟郡、辽西郡等,郡下置县。南北朝时期,地方政权更替频繁,辽宁的行政建置变迁十分繁杂,但基本上仍为州郡县三级制,州郡县数目越来越多,区划越来越小。至北齐时期

2、,辽宁地区除高句丽设置的30 个城外,北齐在此共设置了1 州、 2 郡、 7 县。隋、唐、辽、金时期,为道、路时代。在该时期内,辽宁地区行政建置的一级机构基本上是道和路。隋代前期为州县二级制,隋代后期为郡县二级制;在辽宁地区设有柳城郡、辽西郡、辽东郡,郡下设县。唐代始行道、州、县三级制,辽宁地区归河北道管辖。道下设营州上都督府、安东都护府,府下设有州县。从晋元兴三年至唐乾封三年(404-668 年),辽河以东被北方民族政权高句丽所占据,其所设行政建置为城邑建置机构。辽代在辽宁地区设有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道下设有府州县。金代在辽宁地区设置有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北京路等,路下设有州县。辽金

3、时期的基层建置机构州、县数量大,隶属关系繁杂,是辽宁地区普遍设置、广泛开发的时期。到金代,涉及辽宁地区的建置有4 路, 22 个路属路、州、府,并下辖35 个州县及8 个州下县。元代在辽宁地区设置了辽阳行省,行省下设有路、州、县机构。明朝在辽宁地区设置了辽东都司,都司下设25 卫和 2 州。这种都司卫所体制虽为军事机构,但兼理民政,其职能类似行省,是元代行省制的继续。清朝在辽宁地区实行旗民分治制度,以盛京(奉天)将军系统辖治旗人,以府州县管理民人。清末改为奉天行省,省下辖有道、县。民国时期,为行省制时代。民国初期在辽宁地区设有奉天省,省下辖有道和县。民国17 年( 1928 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4、后,改奉天省为辽宁省,省下设有3 市、 59 县、 6 旗。此外当时涉及辽宁地区的县有热河道的4 个县及“关东厅”的旅顺市。东北沦陷时期, 伪满洲国在辽宁地区设有奉天省、锦州省、安东省、热河省,省下辖有市、县。解放战争时期,辽宁的建置基本上是省、市、县三级制。辽宁的地方行政建置日趋完善,基本上为省、 市(地区) 、县三级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地区设辽东、辽西省和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 个中央直辖市,两省共辖9市、 1 个专区、 49 个县。1954 年 8 月 1 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辽东、辽西省合并,成立辽宁省,原5 个中央直

5、辖市划归辽宁省管辖;辽宁省设 10 个地级市、 1 个县级市, 36 个县。1955 年 7 月 3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建置,将原由热河省管辖的朝阳县、建平县、凌源县、建昌县、北票县和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管辖。1969 年 7 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的昭乌达盟地区所属的赤峰市及其3县、 7 旗划归辽宁省管辖,1979 年 7 月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至 1985 年末,辽宁省设置13 个地级市, 4 个县级市, 40 个县( 5 个民族自治县)和56个市辖行政区。五载,波澜壮阔。五载,春华秋实。10 月 10 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6、隆重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代表中共辽宁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振兴,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为我省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我们就来对工作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关键词 发展五年跻身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报告原文:“到2010 年底,全省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达到1.8 万亿元,年均增长14% ,人均超过6000 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0 亿元,比2005 年增加两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力争到2016 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 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再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总体发展

7、水平进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行列。”GDP 超过上海,上升一位五年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上升1 位,超过了上海。在装备制造业中,沈阳创造的产值名列全国城市前三名,为我省带来先天的优势;我省从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从原有全国产量首位变为全国第四位,但是全国80% 的精钢来自辽宁;石油化工仍然是我省的优势产业,全国40% 的成品油来自我省,这些直接造就了辽宁强大的经济基础。未来, 辽宁轻工、纺织等行业需要长足进步和发展,聚乙烯、芳烃类物质可成为我省未来的重要发展领域。关键词 环境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报告原文: “重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严格控制重金属、工业污水等排放,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创造宜居

8、宜业优美环境。积极创建全国环境样板城。”“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水资源保护区扶持机制,实现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造林绿化, 保护森林资源,加强辽河、凌河等流域治理保护,建设辽河干流生态带、旅游带和城镇带。”中水回用力保50%2006 年以来,我省建成污水处理厂136 座、垃圾处理场30 座,先进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和节能惠民工程建设取得良好成就。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下降20.01%,节约能源消耗6228 万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下降15.95%,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4.6%。组建了辽河、大凌河保护局实施全流域整治,辽河干流和支流达到5 类水质。特别是我省在“十二五”期间,水

9、和大气的考核还将增加2 个指标, 对于环保行业都是更高的要求。 未来,大批的污水处理厂将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型企业、 河流等使用中水,确保中水回用达到50% 左右,确保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率。关键词 区域三大 “ 区域发展战略”、两个成为 “ 国家战略”报告原文: “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全面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突破辽西北三年见成效目标全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极大激发了区域发展活力和潜能。”解读:“ 国家战略 ” 意味着辽宁经济发展获得国家鼎力支持辽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中,两个成为“国家战略”

10、,这意味着我省经济发展获得国家鼎力支持。 我省经济布局存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布局不尽合理的状况,通过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带动,我省经济发展将形成良好的拉动势头。辽宁在装备制造业、 矿业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更有利于我省原有矿业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辽宁作为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省份,每一个战略新兴产业都可以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内找到相应的专业,这样就为持续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关键词 住房缓解部分群众住房困难报告原文: “落实好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及管理的政府责任,缓解部分群众住房困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

11、脱贫致富。”解读:我省保障性住房工作位于全国前列目前,我省已完成37.43 万套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新建(含林、垦改建)项目投资完成154.2 亿元,占计划的44% 。新建(含林、垦改建)项目开工32.26 万套,通过购买、改建、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2.49 万套;通过棚改货币安置方式解决1.97 万户。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未来5 年基本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 限价商品房等面向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将制度覆盖面扩大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5 平方米以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到规划期末, 再解决 18.37 万户低收入家庭

12、的住房困难问题,通过各类棚户区改造,再改善 18.8万户住房条件, 新增居民住房改善户数达到37.17 万户, 受益人口再增加110 万人, 使我省住房保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关键词 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报告原文: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财政投入,强化素质教育。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普通高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辽宁要争当教育强省辽宁一直是教育大省,而并非是教育强省。与北京、南京、武汉等地区相比,我省高校仍需努力。 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层面,需要提升重点学科的水平。国家评定教育强省,更多是考察

13、这一地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数量。辽宁地区高校较多,而且都有各自的特点,强化学科功能,更有利于总体素质的提高。引进人才, 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也成为建设高校强省的方式之一。通过引进高级人才,可以强化高校研究领域的技术水平,从而形成教育人才阶梯培养,同时有利于推动高校内的“学术追求”,减少追求行政级别的倾向。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新目标,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始终

14、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依靠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当然,这种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是辽宁所处地位和肩负历史重任的必然选择。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党中央赋予辽宁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快步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是站在新起点、立足新方位、再上新台阶的前进方向。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既与实现全面振兴、步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一脉相承, 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衔接、相一致, 是全省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经济与社会并进、富民与强省并重、文化繁荣与政治民主并举的全面发展目标。什么叫富庶文明幸福?从字面理解,

15、富庶,既包含财富增多、生活富裕,又体现人丁兴旺、幸福安康,也有以人为本、让大多数人都富裕的含义。文明,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各个方面,包含社会和谐、公民诚信、公平正义等内容。幸福,就是人民群众更有富足感、安全感、公平感、尊严感、归属感、舒适感和自豪感。把富庶文明幸福作为一省的战略目标,则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富庶, 体现了经济社会大发展、综合实力大跨越、居民收入大提高、百姓生活更殷实的民富与省强。文明,体现了社会更和谐、 民主更健全、 文化更繁荣、 生态更良好的全面进步。幸福,体现了充分就业、优质教育、方便医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良好治安等更有保障,人民的满意

16、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总起来说,富庶、文明、幸福相互依存、三位一体,是内在的统一。富庶是基础,文明是保障,幸福是核心。只有以富庶为物质基础,以文明为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富庶文明幸福绝不只是个概念或口号,而是由许多实实在在的具体目标所构成,集中表现在“四个再上新台阶”。一是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新目标提出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实现翻番, 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新目标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实现倍增,就业、社保、医疗、安居、教育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这是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难点和关键。三是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包括节能减排目标确保完成,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四是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台阶。 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安定和谐。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且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目标。尤其在民生改善、社会发展、 生态建设以及农村建设方面都必须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