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52578359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必修2(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19课,名师课堂 一点通,课堂小结建通史,重点诠释,考点全解,创新演练大冲关,新知预习巧设计,自读教材填要点,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2)内容: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方面来的方针。强调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 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3)意义:揭开了中国 的序幕。,经济建设,生产关系,经济改革,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含义:指在 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特征:包产到户。(3)意义:使农民获

2、得生产和 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土地公有制,经营,3乡镇企业(1)开始:1984年,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2)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 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代化,二、国有企业改革1开始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2中心环节增强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 。,经济体制,企业活力,商品经济,4深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 制度。5意义(1)增强了企业的 。(2)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3)使 大幅度增加。(4)有利

3、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现代企业,竞争力,国有资产,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2)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入宪法。(3)发展创新:1997年,“十五大”指出:“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市场经济,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2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 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世界经济,合作探究提认知,1.你能从上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4、农民为什么如此高兴?提示:信息:场地上堆满谷物,一片丰收景象;人们载歌载舞,抒发喜悦之情;服饰简单朴素,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农业获得丰收。,2.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串点成面握全局,一、全面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实行原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2)主要特点:以土地等基本的生产资

5、料公有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3)积极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村行政机构发生变化,人民公社被乡、镇机构取代;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化的发展。,1(2011江苏高考)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 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解析:从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

6、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土地的用途、所有权以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A,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原因、含义及特点1原因(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4)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2含义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

7、起基础性作用。,3特点(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4)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据中新网报道:2011年春夏之交,全国各地出现了大白 菜、卷心菜等少数蔬菜品种价格下降甚至滞销的现象,导致菜农损失惨重。对此,政府部门紧急部署对策,商务部更是连发两个通知组织紧急救助。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蔬菜滞销的原因是菜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B燃油价格上涨导致物流运输的成本增加,也是蔬菜滞销的 原因之一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

8、有力的调控 D价格过低,菜农不惜销毁大批蔬菜,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 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什么区别,解析:A、B两项所述符合事实;C项说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典题例析,例1 (2012安徽高考)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解析 A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C项城市经

9、济体制改革是1984年开始启动的;表中数据只是相对自身增长的比例,无法得出D项;根据19791984年农村家庭收入与消费水平均有增长,可知B项符合题意。答案 B,题组冲关,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 在全国普遍推进的根本原因是 ( ) A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党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 D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得以在全国普遍推进。 答案:D,2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这条道路就

10、是 (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确立土地承包关系 D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可知,这是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答案:B,典题例析,例2 (2011山东高考) 右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 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 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解析 抓住关键词“198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1、是在1984年,排除B项;个体经济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单一公有制的局面,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C项;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是在1984年展开,排除D项。答案 C,题组冲关,3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这反映我国当时 ( )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解析: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1986年,我国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等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答案:C,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 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解析: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