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65532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长春市十一高中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测试时间 140 分钟。满分150 分。第卷 (选择题 28 分)一、 (14 分,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草芥(ji) 簪笏(h) 泠然(lng) 叨陪哩对(do)B.晦朔(shu) 绣闼(t) 熹微(x) 北海虽赊(sh)C.盛筵(yn) 傩送(nu) 拔擢(zhu) 逸兴遄飞(tun)D.央浼( mi) 赍发(j) 舂粮(chng) 鹤汀凫渚(f)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钟鸣顶食 溯风 尴尬

2、怂恿 晦朔 茶峒 处涸辙 碎琼乱玉B.天高地迥 祈祷 迤逦 讥诮 流憩 大椿 俯雕甍 童仆欢迎C.萍水相逢 下榻 鲲鹏 韶光 耘耔 逍遥 抟扶摇 命途多舛 D.穷且益艰 酒撰 壶觞 翼轸 莽苍 夭阏 眄庭柯 今兹捧袂3.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 分)乐琴书以消忧 窜梁鸿于海曲 当敛裳宵逝 襟三江而带五湖 宾主尽东南之美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雄州雾列 目吴会于云间 幼稚盈室 川泽纡其骇瞩A.| B.|C.| D.|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逍遥游选自庄子 ,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又称南华经现存 33 篇,包括内篇 7 篇,

3、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B.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杜甫的“王杨卢骆当时体”中的“王杨卢骆”即指他们,亦称“初唐四杰” 。C.陶渊明,名潜,世称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我国第一位田园2诗人。卒后朋友私谥“靖节” ,故又称“靖节先生” 。D.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描写的是 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与四川交界的湘西一座小小边城的故事。作品讴歌人性 ,在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小说境界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韵味,富有浓郁的乡土色彩,淳朴而浑厚;语言自然含蓄,如高山流水,极具风致。5.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

4、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1)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 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 的一篇。(2)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辛弃疾不像陶渊明那样 ,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3)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 。A.眉开眼笑 半途而废 栩栩如生B.眉飞色舞 半途而废 栩栩如生C.眉飞色舞 浅尝辄止 惟妙惟肖D.眉开眼笑 浅尝辄止 惟妙惟肖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

5、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B.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战国楚简的不断出土,引起了海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开始掀起一股重新研究儒学经典系统的热潮。C.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多媒体教室、慕课、翻转课堂的出现,不仅使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也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D.按照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活动。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海南的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 带有“鬼脸”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实,所谓“鬼脸”是黄花梨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

6、的疤。 。 , , , 。 。这就是人们俗称的“鬼脸”3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形象逼真,十分迷人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海南常遭台风袭击,所以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A. B.C. D.二、 (6 分,每题 2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810 题。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 “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

7、人既然很多,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 “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 “语录”就成为一种文体了。这之后就是唐朝的“传奇” 。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 ,正是仿“传奇”而作。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 ,一语破的。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后来

8、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 。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 。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 ,仍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之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雅俗共赏”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 ,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

9、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4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厢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 “压迫反抗” ,也是人之常情。俗人

10、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 “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 ,有删节)8.关于“雅俗共赏”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安史

11、之乱”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学向“雅俗共赏”转变的起点,因为战乱打破了“士”与“民”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民”进入到上层社会。B.从唐宋的诗文演变情况看, “雅俗共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语言的变化,口语进入文学领域,但诗歌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C.西厢记 水浒传是“雅俗共赏”的佳作,它们满足俗人和雅人共有的相通的快感趣味的条件,得到了俗人和一部分雅人的肯定。D.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中国文学出现了不分雅俗,只谈共赏的局面,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知识阶层融入了更多的来自民间的分子。9.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语录体这种文体来自于中唐时期的禅宗,和尚在传道的过程中把大师的话用口语记录下来,其

12、目的是为了让普通人看懂,便于传道。B.“雅俗共赏”其实是“士”与“民”的文化的磨合,是“雅”对俗的迁就,也是“俗”对雅的学习和效仿。5C.宋代的词被称为“诗余” ,后来的曲又被称为“词余” ,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俗不伤雅” ,仍是“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D.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证明,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美主要集中在共通的人之常情上。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B.孟子认为口耳目感受的美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文学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也是共同的人

13、情,如西厢记和水浒传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C.作者认为经过新旧调整,传统就会多多少少变了质,这变质的传统就会一直传递下去,但雅俗的地位是不一样的。D.苏轼的词流传千古,不仅仅有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的原因,还有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三、 (8 分,每题 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4 题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

14、,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

15、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6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 。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 ,有删改)【注】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廪廪:犹庶几,渐进。乡改:更改历法。正服:更改服色。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一项是(2 分)A.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B.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脱然有怀,求之靡途C.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