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550261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隋唐,1确立: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于,时期。,(1)内容: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特点: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3)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2演变,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1)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军政归,掌管;财政归,掌管。,(2)元朝:废除三省,只设,。六部也归入中书省。,3评价:标志着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中书省,二、,选官制度,1西周:贵族世袭的“,”。,世

2、卿世禄,2战国时期:立军功便授官爵的制度。,(1)内容察举制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向社会征聘人才。(2)评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易形成小集团。4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5隋唐:,科举制,(1)原因: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3汉武帝时期:,和,察举制,征辟制,(2)创立:隋文帝时规定每州每年荐举三人,后又分不同科目推举人才;隋炀帝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3)完善: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4)评价: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

3、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2)措施,确立:秦朝的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代专设,,监,察百官。,御史府,都察院,顶峰:明清在中央既设有,,分道对官员监督,又,设有六科给事中,进行业务监督,合称“,”。在地方设有,。,科道,按察使司,三、 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1)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和效率。,廉洁,(2)表现,门下省,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就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3)评价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皇权,2谏议制度(1)含义

4、: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1“隋唐时期,中国拥有先进的政治体制”,这主要指的,是(,),A三公九卿制度C内阁制度,B分封制度D三省六部制,解析: 注意时间限制,A 项是秦朝、B 项是西周、C 项是明朝。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答案:D,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三权分立的原则C权力运作的制衡,B剥夺相权的意图D君权弱化的趋势,解析: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答案:C,3按唐制,中男(男丁 16 岁以上至 21 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 22 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

5、。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B中书省D门下省,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魏征的职责是负责审议,因此他应供职于门下省。,答案:D,A尚书省C兵部,4正确反映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排列是(,),“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军功爵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AC,BD,解析:“世卿世禄”制盛行于战国以前,察举制实行于汉,军功爵制实行于战国至汉初,科举制始行于隋,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答案:B,5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以下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御史大夫,

6、刺史,丞相,按察使司,A,B,C,D,解析:丞相掌管全国政务,其余三项均具有监察职能。,答案:B,问题一:如何正确认识三省六部制?,【引思】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正确认识三省六部制,可从它的职责与分工、特点及历史作用等方面入手。,【问题详解】,1“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这里的“委员制”是指当时的(,),A三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D内阁制,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强化皇权,实行多丞相制度,故钱穆称之为“委员制”。,答案:C,2.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

7、,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解析: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因为是工程建设,所以交由工部具体执行。,答案:B,问题二:科举制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引思】科举制的历史意义可从中央集权的强化、传统秩,序的巩固、文化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回答。,【问题详解】,1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的权力下移之弊,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中央。,2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

8、由下层社会到上流社会的政治通道。,3科举制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文化层次上,保证了社会思想与统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明显作用。,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时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3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A按军功选官C科举考试选官,B按门第选官D按品德选官,解析:按军功、门第、品德为标准进行选官的分别是军功爵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以文化素质才能为选官标准的是科举制。,答案:C,4历代选官制度的建立

9、和发展主要是为了(,),A加强皇权,将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B公平合理选拔,扩大统治的阶级基础C适应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健全选拔制度D选择忠君官员,训练统治的工具,解析:选官制度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为封建国家服务的,故选 C 项。,答案:C,1(2011 年广东汕头八校第一次联考)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D分化相权加强皇权,解析:B 项完善中央监察机制与三省六部制无关,

10、A、C、D 三项均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故本题选 B 项。,答案:B,2(2011 年广东潮州揭阳两市联考)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制度是,(,),A世袭制C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D科举制,解析:两汉察举制是根据才德为标准选拔人才的。,答案:B,3(2011 年广东五校第二次联考)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C要求应试士人熟读

11、四书五经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并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准确把握唐朝时期科举制的特点和作用。A、B、C 三项说法错误,A 项中九品中正制在唐朝已被取消;B 项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唐代予以完善;C 项科举考试要求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是在明清时期。,答案:D,4(2011 年广东佛山禅城区调研)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C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D科举制,解析:由材料“穷苦子弟跃登上第”可知指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

12、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答案:D,5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解析:从材料内容看其选官依据是门第。征辟制的标准是名望,察举制的标准是品行,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科举制的标准是文化才能。,答案:C,A征辟制,一、单项选择题1(2011 年广东东莞五校期中高一联考)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位中书令,接受唐太宗的指示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突厥对内地的侵扰的诏令,接下来你该做的是(,),A交由唐太宗裁定C交由兵部令其出兵,B交由门下省封驳审议D交

13、由内阁处理,解析: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然后交门下省审议,经皇帝裁定后交尚书省执行。所以本题应该选 B 项。,答案:B,2政论家认为,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又互相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B,3下列有关两汉察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B是一种自上而下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C察举是两汉选用官吏的唯一途径D个人声望始终是察举的重要标准,解析:察举制是汉代一种自下而上推

14、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还有征辟制。到了东汉后期,家世门第成为选官的标准。,答案:A,4广东有一显赫家族,世世代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当地官员前来贺喜时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一条横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A早在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B文人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当时的皇帝和官员都特别重视科举考试D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解析: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汉朝不可能出现“进士及第”的“天子门生”。答案:A,5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

15、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由题干中的“心怯”“不敢照常式封发”“不敢用朱笔”可知,中书省和门下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中书省和门下省是当时三省六部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 B 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情。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