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ppt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531490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出师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出师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出师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出师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师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ppt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师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你能向同学介绍一下诸葛亮的事吗?,诸葛亮,字 ,是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 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 辅助刘备。刘备死后,他受遗诏 后主刘禅。,孔明,三国,隐居,出山,辅助,火烧赤壁,湖北襄阳古隆中诸葛草庐,三顾茅庐,隆中对策,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杜甫,书 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 相 杜甫,诸葛亮故事汇萃,三顾茅庐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空城计,诸葛亮年谱,15岁:诸葛亮移居隆中。,27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 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28岁: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 之战获胜。,41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岁: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岁: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3、,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背景介绍,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以图完成复兴汉室

4、,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表:表文古时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奏章。用于向君主陈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除议论和记叙表达方式外,表文的内容还往往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 )薄( ) 以塞( ) 驽钝( ) 陟( )罚臧( )否( ) 裨( )补阙( )漏,c,b,b,hng,fi,s,n,zh,zng,b,qu,p,b,郭攸( )之 费祎( ) 行( )阵和睦 长( )史 猥

5、( )自 夙( )夜忧叹 以彰其咎( ) 咨诹( ) 以遗陛下( ) 斟( )酌( )损益,yu,y,hng,zhng,wi,s,ji,zu,wi,zhn,zhu,攘( )除,rng,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 薄 妄自菲薄( )薄纸( ) 塞 以塞忠谏之路( )边塞( ) 行 行阵( )性行淑均( ) 否 陟罚臧否( )是否( ) 遗 以遗陛下( )遗失( ),b,s,hng,xng,p,fu,wi,y,bo,sai,把握句中停顿,应注意:,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2.不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不能连读(读断),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1.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不能拆开读(连读),诵 读 全

6、 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翻译课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原文:,译文:,中途,中道:,指民力困乏。,疲弊:,果真,实在。,诚:,先帝开创(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

7、分裂为三个国家,(我们)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候啊。,秋:,时候,崩殂:,死,用于帝王,原文:,译文:,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外奋不顾身,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的待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发语词,有“因为是”“原来是”的意思。,盖:,内:,宫廷内。,追:,追念。,懈,懈怠,忘身:,奋不顾身,殊遇:,优待,厚遇,陛下:,对皇帝的敬称,原文:,译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遗留的美德。,遗德:,

8、随便看轻自己。,妄自菲薄:,(陛下)实在应该广泛的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忠臣志士的精神,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啊。,忠谏,堵塞,竭诚进谏,塞,思考:1.诸葛亮分析形势不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是什么?此段目的是什么?,危急存亡,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内不懈,外忘身,欲报殊遇,诚宜 不宜,(正反),第一条建议,开张圣听,不利,有 利,分析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刘禅“居安思危”.,2.第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有什么作用?,这是蜀国“人和”的主观条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客观

9、条件虽然堪忧,主观努力尚且可为。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蜀国的国君应当如何做,文章开头从三个方面使后主认识到应当有所为。,原文:,译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皇宫中朝廷中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当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异同:,偏义复词。此处指异。,臧否:,陟:,罚:,提升,褒贬,善恶,惩罚,原文:,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尽忠做好事的人。,为忠善者:,昭:,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平明之理:,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

10、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中朝廷的法令不同。,作奸:,犯科:,论:,干坏事,犯法,判定,刑赏:,处罚和奖赏,偏私:,偏袒,徇私情,思考:本段中诸葛亮的建议是什么?,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宜付有司 不宜偏私,以昭平明 之理,赏罚严明,第二条建议,原文:,译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以是,因此。,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使用。,简拔:,遗:,选拔,给予,翻译第三、四段:,原文:,译文:,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1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古时自称,我。,愚:,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询问他们,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成效。,广益:,悉:,咨:,之:,阙:,漏:,都,全,询问,他们,同“缺”缺点,疏漏,好处,原文:,译文:,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通晓,熟悉。,晓畅:,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淑:,善 均,平,原文:,译文:,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应同他商量,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

12、好的差的各得其所。,指军队。,行阵:,指才能高的人,才能低的人,优劣:,思考: 第三、四两段有什么异同点?,相同:向后主推荐人才 不同:第三段重在“宫中之事”,第四段重在“营中之事,原文:,译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近。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远:,疏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的原因”。,所以:,兴旺发达。,倾覆衰败。,兴隆:,倾颓:,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原文:,译文:,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不曾。,痛心遗憾。,未尝:,痛恨:,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

13、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为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原文:,译文:,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着时间而到来。指为期不远。,计日而待:,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坚贞正直,能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死节:,为守气节而死,指能够以死报国,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荐贤臣,先汉兴隆,亲贤臣,后汉倾颓,亲小人,引教训,第三条建议,亲贤远佞,1、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14、。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目的: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复兴汉室的必备条件)。,2、 诸葛亮首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先帝创业的艰辛,然后根据刘禅的弱点提出哪些建议?,3、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后主能“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希望后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希望后主能“亲贤臣,远小人”,

15、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国家“兴隆”总之,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强大稳定的后方。,4、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可能贯彻执行。而亲贤为远佞之本,所以文章开头说“开张圣听”,实际上就是要听取贤臣的意见,万不可“塞忠谏之路”,中间列举贤臣姓名,要刘禅“亲之信之”,结尾更劝说刘禅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也是亲贤的意思。,原文:,译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苟且保全。,苟全:,扬名显贵,闻达:,我本来是一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布衣,平民,躬耕,亲自耕种,原文:,译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