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24812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过点(0,2)A倾斜角的余弦值是4 5的直线方程为( B )A3x5y100 B3x4y80 C3x4y100 D3x4y802.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x 轴上,离心率是2,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C )A1 2yx B2 2yx Cyx D2yx 3.若圆 C 的半径为 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430xy和 x 轴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 B )A223()(

2、1)42xyB22(2)(1)1xyC22(1)(3)1xy D223()(2)12xy4.已知椭圆22 1102xy mm,长轴在 y 轴上,若焦距为 4,则 m 等于( C )A1 B5 C8 D105.如果不等式组0 2 10x yx kxy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实数 k 的值为( D )A1 2 B0 C1 2D0 或1 26.若抛物线21 8yx的焦点与双曲线2 2 21yxa的一个焦点重合,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A B C D22 332327.动点 P 到 A(0,2)的距离比它到 x 轴的距离大 2,则动点 P 的轨迹方程是( D )2A28yx B28

3、yx或0(0)yx C28xy D28xy或0(0)xy8.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 F1(5,0)、F2( 5,0),P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12PFPF,12| | 2PFPF,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C )A22 123xy B22 132xy C2 214xy D2 214yx 【解析】设双曲线的方程为22ax22by=1.由题意|PF1|PF2|=2a,|PF1|2+|PF2|2=2(2 5).又|PF1|PF2|=2,a=2,b=1.故双曲线方程为42xy2=1.9.已知双曲线 C:2 213yx ,直线 l:3()ymxmmR,直线 l 与双曲线 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 m 的

4、所有取值个数是( )AA1 B2 C3 D410.设椭圆22221(0)xyabab 的离心率为1 2e ,右焦点为( 0)F c,,方程20axbxc的两个实根分别为1x和2x,则点12( ,)P x x( )BA必在圆229 4xy 上B必在圆229 4xy 内C必在圆229 4xy 外D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11.已知点(0,3)Q及抛物线216yx上一动点00(,)P xy,则0|xPQ的最小值为( )AA1 B2 C4 D512.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CD,且 AB=2CD,设DAB=,(0,)2,以 A,B 为焦点且过点 D 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1e,以C,D 为焦点且

5、过点 A 的椭圆的离心率为2e,设1( )ef,12( )eeg,则( )f、( )g的大致图像是( )D3【解析】设ADt,1,2CDAB,易知11coscos22tt ,在ABDA中,由余弦定理得2244 cos2BDttt,由双曲线和椭圆的定义知122221, 22ee tttt ,121e e,2 1222 2ett tt ,1 2cost,1( )ef,且(0)2f,故选 D.【另解】设双曲线焦距为22cAB,当0时,1 2AB ,若0,则1 2ABca,又1c ,12e ;当2时,AB ,因而双曲线开口越大,故离心率1e也越趋于,观察( )f的大致图像,只有 D 的才符合.二、填空

6、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13.一张坐标纸对折一次后,点(0,4)A与点(8,0)B重叠,则折痕所在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_.【答案】9. 提示:可解得对称轴方程为62 xy.14.如果圆22222240xyaxaya与圆224xy总有公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 2 2,2 215.已知椭圆 C:2 214xy的焦点为12,F F,若点 P在椭圆上,且满足2 12| |POPFPF(其中 O 为坐标原点),则称点 P 为“点”,那么该椭圆上“点”的个数是_.416.已知抛物线方程为24yx,过(1,2)A作抛物线的

7、弦AP,AQ.若APAQ,则原点 O到直线PQ距离的最大值为_.【解析】依题意可设2 1 1(,)4yPy,2 2 2(,)4yQy,由 APAQ 知0,可得APAQy1y22(y1y2)200.设 PQ 直线方程为 xmyn, 代入 y24x,结合韦达定理与上式得4n2m5,所以直线方程为 x(y2)m5,知此直线过定点(5, 2)B,此时,原点 O 与点 B 的距离即为所求最大值,|OB|,故选 D29注:此题有一般性结论,即“抛物线22ypx,过( , )A a b作抛物线的弦AP,AQ.若APAQ,则直线PQ过定点(2,)pab”.三、解答题:本大题共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题,共

8、个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 10 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33xtyt (为参数)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2cos sinx y (为参数).(1)求直线和曲线C的普通方程;(2)设点P是曲线C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的距离的取值范围.【答案】 (1)直线的普通方程为:33 30xy;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22(2)1xy(2)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5 35 31,122.18.(本题满分 12 分)若直线的方程为(31)(2)10axa y . (1)求证:无论实数a为何值时,直

9、线总经过第一象限;(2)为使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 a 在取值范围.【答案】 (1)经过定点1 3( , )5 5, (2)2a .19.(本题满分 12 分)已知椭圆22221(0)xyabab经过点(0, 3),离心率为1 2,左右焦点分别为12(,0),( ,0)FcF c.(1)求椭圆的方程;(2)若直线: l1 2yxm 与椭圆交于 A、B 两点,与以12FF为直径的圆交于 C、D 两点,且满足|5 3 |4AB CD,求直线的方程.5【解析】(1)由题设知2223 1 2b c a bac ,解得231abc 椭圆的方程为24x23y1.(2)由题设,以 F1F2为直径的圆的方

10、程为 x2y21,圆心(0,0)到直线 l 的距离 d25m .由 d1,得|m|5 2,(*)|CD|221 d22415m22545m.设 A(x1,y1),B(x2,y2),由221 2143yxmxy ,得 x2mxm230,x1x2m,x1x2m23,|AB|2 2211432mm15 224m.由AB CD5 3 4,得224 54m m 1,解得 m3 3,满足(*)直线 l 的方程为 y1 2x3 3或 y1 2x3 3.20.(本题满分 12 分)已知抛物线 C 顶点在原点,焦点 F 在 x 轴上,抛物线 C 上的点(1,)m到 F 的距离等于 2.(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11、;(2)若不与 x 轴垂直的直线1l与抛物线 C 交于 A、B 两点,且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2l恰好过点(4,0)M,求证:线段 AB 中点的横坐标为定值.【解析】(1)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22ypx,其准线方程为2px ,(1,)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 A 到其准线的距离122.2pp此抛物线的方程为24yx.(2)证明:设线段 AB 中点的坐标为 N(x0,y0),A(x1,y1),B(x2,y2),则直线 MN 的斜率为,因为 AB 不垂直于 x 轴,所以直线 AB 的斜率为,直线 AB 的方程为 yy0y0x044x0y06(xx0),联立方程0 00 0 24()4xyyxxyyx

12、消去 x,得4x0y0220 0000(1)(4)04xyy yyx x ,所以 y1y2,因为 N 为 AB 中点,所以12 02yyy ,即0 0 02 4yyx,4y04x0所以 x02,即线段 AB 中点的横坐标为定值 2.另证:设 A(x1,y1),B(x2,y2),则由点差法得121212042yy xxyyy,0 200:()2ylyyxx ,将(4,0)M代入 ,得02x .21.(本题满分 12 分)已知点(4,0)C和直线:1l x ,作,PQl垂足为 Q,且(2) (2)0PCPQPCPQ .(1)求点 P 的轨迹方程;(2)过点 C 的直线m与点 P 的轨迹交于两点11

13、(,)M x y,22(,)N xy12(0)x x ,点(1,0)B,若BMN的面积为36 5,求直线m的方程.【解析】(1) 由已知(2) (2)0,PCPQPCPQ 知2240PCPQ .所以2PCPQ 设( , )P x y,代入上式得22(4)21xyx平方整理得22 1.412xy另解:2PCPQ |2|PC PQ 由第二定义知,点 P 的轨迹是以 C 为焦点,为相应准线的双曲线且22cecaa,又焦准距为2 41acc,解得2,4ac.(2)由题意可知设直线m的斜率不为零,且(4,0)C恰为双曲线的右焦点,设直线m的方程为4xty,由22221(31)24360412 4xy tyty xty 若2310t ,则直线m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这与120x x 矛盾,故2310t .7由韦达定理可得12212224 31 36 31tyyty yt 2 12121212(4)(4)4 ()16x xtytyt y yt yy2 22362441603131ttttt即2 2 23410313ttt 222212222(24 )4 36 311318 118 136 5221 33131ABCttttSBC yyttt 2221911,4543ttt或211.42tt 故直线的方程为280280xyxy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