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文学与《诗经》(2b)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511661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古文学与《诗经》(2b)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上古文学与《诗经》(2b)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上古文学与《诗经》(2b)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上古文学与《诗经》(2b)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上古文学与《诗经》(2b)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古文学与《诗经》(2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古文学与《诗经》(2b)(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部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周茂君,第一编 先秦文学,概 论,先秦,指传说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统一之前。 中国社会形态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产生、奠基阶段。,一、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炎黄时代:约五六千年前,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其后期已出现了私有财产和部落与部落联盟首领的特权。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商、西周:奴隶社会的兴盛时期。先后出现了大政治家武丁、伊尹、傅说、周文王昌、大思想家周公旦等。西周末期奴隶制开始动摇。 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奴隶制逐渐走向崩

2、溃。,二、思想文化概况,1.原始宗教、原始艺术;氏族、部落;传说,氏族成员教育原始的歌谣、神话由此产生。 2.刻画符号文字(仰韶文化 )。宗教迷信巫和史(殷商)。 制礼作乐重视史(西周初年)。易占卜文化。“士”阶层 百家争鸣(春秋末期 )。,三、文学发展概况,1. 原始歌谣:二言四言、三言句,诗、乐、舞结合 ; 2. 诗:诗经,诵诗; 3. 神话传说:影响到叙事文学、诸子散文、诗歌创作; 4. 史书:尚书左传国语; 5.诸子散文:语录体记言体专题论文,孟文犀利,庄文恣肆,荀文深厚,韩文峻峭; 6.战国策是以纵横家为主的说辞、书信; 7.吕氏春秋集列国各家学说而成。,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艺术

3、的起源 古代神话传说 文字的产生与殷商时代的文学,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起源,一、龙飞凤舞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二、文学艺术的起源,一、龙飞凤舞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大约在五十万年前,我国已开始有原始人类居住,并已开始使用打制石器和发明用火。 到了五万年前,我们祖先的形态在劳动中不断进化,他们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服,用砾石、兽齿、介壳等作装饰品。原始氏族社会逐渐形成。 又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入了新石器时期,这就是历代相传而又为儒家所津津乐道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的五帝时代。,“大同”时代特征:,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天下为公”,以

4、禅让(即由氏族部落会议以及氏族长和部落酋长推选的方式推举首领)为基本的政治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被儒家经典所称许的理想的“大同”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萌动:,相当于传说中的这个时代,我国产生了辉煌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近几十年来发掘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除发现大量的磨制和打制石器外,最突出的发现是陶器。 龙山文化还发现玉石做成的环、璜、璧、珠等佩带之物,它们都相当精巧,而且光泽晶莹,是刻意做成的精致的艺术品。 从地下发掘的大量的陶器和石器等看,当时人们制造这些工具和日用品时,在形制、色彩和绘画等方面,都表现了他们在那个时代条件下高度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观念

5、。,龙山文化遗址,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展厅,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部分出土文物(1):,龙山文化 出土文物,山东龙山文化黑陶是 继仰韶文化彩陶 之后的优秀品种,龙山文化部分出土文物(2):,山东龙山文化玉冠饰,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龙、凤图腾文化的代表:,中国上古文化是以图腾崇拜为基本形态的,而龙蛇与凤鸟就是其崇拜的图腾。 中国人喜欢谈龙说凤,往往以龙凤自比,常以龙的传人自居,把“有凤来仪”看作最高的吉祥,而最为大吉大利的象征莫过于“龙凤呈祥”了。 “龙”、“凤”正是中国原始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西、东两大地域集团最基本的图腾崇拜物。,“龙”图腾:,在西方集团,远古传说中的“神”、“

6、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如“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这人首蛇身或人面蛇身的怪物,其实就是在中国大地上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一个共同的观念体系的代表标志。,“龙”的外形:,闻一多指出,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 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角,鱼的鳞和须”(伏羲考)。,龙的图腾形态:,“鸟”图腾:,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图腾符号,如: “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麔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说文)

7、 正如龙是蛇的夸张、增补和神化一样,凤也是鸟的神化形态。它们不是现实的对象,而是幻想的对象、观念的产物和巫术礼仪的图腾。,凤的图腾形态:,龙凤图腾:,以“龙”、“凤”为主要图腾标记的西、东两大部族联盟,经历了长时期残酷的战争、掠夺和屠杀,逐渐融合统一。这种斗争融合大概是以西(炎黄集团)胜东(夷人集团)而告结束。 也许,由于“凤”所包含代表的氏族部落大而多得为“龙”所吃不掉,所以它虽从属于“龙”,却仍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性质和地位,从而它的图腾也被独立地保存和存续下来。,龙飞凤舞:,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到新石器的农耕阶段,从母系社会到父系家长制,直至夏、商早期奴隶制

8、门槛前,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二、文学艺术的起源与原始歌谣,康德的游戏说;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的生产劳动说。,文学艺术的产生过程(1):,社会经济生活最初是集体的,许多人在一起劳动时,或是搬运,或是狩猎,或是采集,都会从口里发出各种高低长短不同的歌声,同劳动动作的节奏配合起来,对这种劳动韵律的再现,就成为众人合唱的劳动歌。,文学艺术的产生过程(2):,正如 淮南子道应训所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举重劝力之歌”正是原始人的劳动歌。 这样的劳动歌,实际上是一种生产斗争的手段,它可以整齐集

9、体的动作、组织劳动的过程,可以减轻劳动的疲劳,同时使劳动秩序化而增加劳动的效果。,原始歌谣:,口头文学; 集体性创作; 与音乐、舞蹈紧密结合; 形式简单、内容古朴,是后世诗歌的源头。,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篇)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第二节 古代神话传说,一、神话的起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神话是远古

10、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神话要点:,1.是远古时代(传说中的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时代)的人民幻想、想象出来的。 2.是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反映。 3.集体的、口头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创作)。,神话的产生过程:,在原始时代,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利,并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由一个神在指挥着、控制着。 于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切自然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

11、劳动过程中依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二、我国古代神话的特色,1、神话传说中的一些英雄人物在自然界大灾害面前都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具有无比巨大的力量去克服它们的; 2、那些英雄人物的命运都不是由神来安排,而是由他们自己的力量来决定,体现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 3、神话传说里面表现了磅礴的气势或者优美的情感,具有抒情的意味。,三、神话保存及流传的情况,我国古代没有系统地记载神话传说的专书,只在一些古代典籍中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多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列子等。,四、神话对后代的影响,神话传说中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其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12、。而神话传说的浪漫精神,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启发着后世作家的想象力,给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五、作品解读,女娲补天: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斗争,概括了人类智慧和对自己力量的自信。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全文如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后羿射日:,不仅反映出战胜自 然灾害的愿望,还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天体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类伟大发明弓箭的赞美。,鲧禹治

13、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黄帝擒杀蚩尤的涿鹿之战,涿鹿之战示意图,古战场遗址涿鹿之野,黄帝擒蚩尤图,第三节 文字的产生与殷商时代的文学,一、文字的产生 文字在产生初期,都依附着一种神秘性,同巫术是分不开的。所以在神权时代,都相信文字是神灵所造。 圣经上说:希伯来的文字是上帝授予摩西的。柏拉图的裴德尔记载埃及人的文字是戴特神所传授。我国也流传着上古黄帝时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仓颉造字,仓颉造字图,1、文字的发明创造是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文字最早产生于什么时代还不能断定,但自从甲

14、骨卜辞的发现,证明至迟在殷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已有初步的定型文字,同时也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2、文字创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文字起源于图画,其创造完成,需要长久的时间和集体的力量,并在社会演进的基础上,慢慢地形成起来的。甲骨文是现在能见到的较早的我国文字。我们现在通用的文字,是甲骨文几经演变而成的。,甲骨文(1),甲骨卜辞,甲骨文(2),甲骨卜辞,3.我国文字是形、音、义三者的有机统一体,这个特点,对我国文字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许多文学作品,讲求格式、对偶以及声律,都是由我国文字的特点决定的。,中国文字的特点及其影响,我国文字的特点在甲骨文已形成,每一个字具有形、

15、音、义三者。 这个特点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诗歌句式主要是四言、五言、七言,词和曲也有一定的格式,有些诗歌还讲求对偶,散文有的也讲求句式整齐,而且还出现过讲求对偶声律的骈文。,二、殷商时代的文学,文学艺术的起源并非起于文字之后,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之前,文学艺术早已产生。 上古文学同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又有和生产劳动密切相联系的诗歌(歌谣),也有表现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集体性的口头创作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相伴随的现象,是上古文学的特点。,殷商时代与中国散文的开端,有可靠的文献记载的文学的历史,应该是起自殷商时代。 主要表现在殷墟出土的甲

16、骨卜辞、“易卦爻辞”、尚书等文献中一些具有文学意味的记载中。这些具有文学意味的记载,标志着中国文学尤其是散文的开端。,夏代传说,启(夏天子,家天下),夏桀,第二章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色与影响,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一、诗经的名称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而“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不算在内 。 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称为诗经。,二、诗经的构成,诗经的六义与六艺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 其一、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家的六部经典; 其二、礼、乐、射、御(驭)、书、数,是古代学校的六种教育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