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1567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2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 2013-20142013-2014 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7070 分分1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其权益有较强冲击作用 的是 A君轻民贵思想、焚书坑儒 B有教无类思想、郡县制 C有教无类思想、中朝的设立 D “仁”的思想、郡县制 2福建省福清县王氏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筷子)争吵过,而且 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

2、家 庭。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血缘亲情产生的凝聚力 传统的孝义观念政府的提倡和干预商品经济的发展 A B C D 3钱穆在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中说:“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 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 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 ”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科举制度可以杜绝官场的腐败 B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产生民国用人弊病的根本原因 D科举制度被废除是“预备立宪”的结果 4有学者说:“三代之前的宗法制,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 于,它没有皇帝制专制。 ” “没有皇帝制专制”的主要表现

3、是 A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 B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 C “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 D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 5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 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6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国名对象地理位置国名对象地理位置晋王室子弟今山西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卫王室子弟今河南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鲁王室子

4、弟今山东南部燕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带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7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8自汉代到明清, “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 取代了相权 行政效率低下 强化了君权 始终由高官任职 A B C D 9李剑宏在其代表作王权论一书中,按照国家主权归谁来行使的权力划分标准, 提出了“宗法社会” “王权社会”与“民权

5、社会”之称谓。其中“王权社会”阶段我国 政府官员的更换方式是( ) A任免 B世袭 C举荐 D考试 10 “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 判两字所能了结。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 。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 方法是( ) A全面辩证的方法 B发展的方法 C比较的方法 D史料解读法 11希罗多德借美伽比佐斯之口说道:“没有比不好对付的群众更愚蠢和横暴无礼的 了。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的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 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希罗多德意在批评雅典的 A君主专制 B贵族政治 C血缘政治 D民主政治

6、 12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多数人的决议,无论 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 ”做出该决议的雅典城 邦机构应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13从梭伦改革以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政治发展趋势是 A从氏族部落到城邦国家 B从贵族掌权到平民当政 C从贵族政治到公民政治 D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 14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 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 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 以充任

7、。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15从适用范围看,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16 “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 ”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 “入乡随俗” 。 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 C为荣誉而战 D遵守法律制度 17.1701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须由枢密院成员

8、, 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该法案反映此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包括 A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B枢密院具有行政权 C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D国王“统而不治” 181936 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 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 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 A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C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D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 19 “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一种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的特征

9、。诸多事实表 明,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 ”依据所学 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指 (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德国 20打破贵族垄断权力,建立官员选拔机制是政治文明发展中的进步趋势,下列政治 家中采取措施推动这一趋势的有 周武王 汉武帝 伯里克利 华盛顿 A B C D 21学者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一书中写道,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 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 。 以下各项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邦联体制 三权分立 联邦制度 政党制度 A B C D 22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

10、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 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这说明 1871 年德意志帝国确立 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 )A选举权方面 B行政权方面 C司法权方面 D立法权方面 231875 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 权” ,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 ,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 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长一人之副署”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24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

11、同的“精神” 。这 种“精神”指的是( ) A彰显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原则 B保留了本国的专制残余 C避免了行政权力过于集中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25 中英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 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 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 “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 无偏枯,亦两无窒碍” 。材料突出反映了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26 中英虎门条

12、约 (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 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 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 “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 无偏枯,亦两无窒碍” 。材料突出反映了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27恩格斯在论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 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 的人民战争,虽然你可以说,

13、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 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 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恩格斯观点的是( ) A明确否定英国报纸对中国的歪曲 B强调中国进行的人民战争的正义性 C认为中国不应做无谓的抵抗和牺牲 D文明程度影响起义民族的抗争手段 28有资料表明,18401864 年,广州的港市地位步入了衰退期,1851 年成为广州港 发展的转折点。1853 年起,广州外贸中心地位逐步被上海取代。导致这一时期广州港 地位变化的事件有( ) 洋务运动的开展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京条约的签订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A B C D 29 “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 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 及详,而天下臣民皆体谅也!” 与清帝“罪己诏”有关条约的条款是 A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五处港口 B即如该国(朝鲜)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C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毫无禁阻 D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30某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摘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