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淮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1248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安徽省淮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安徽省淮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安徽省淮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安徽省淮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安徽省淮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安徽省淮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安徽省淮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 命题:陈学旺 审题:江卫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说明中国出现了( ) A. 原始商业 B. 制定了历法 C. 原始农业 D. 城市兴起 2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C.“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3 (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 应蚕桑

2、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 不正确的是( ) A. 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 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C. 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 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4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 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 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 甲骨文中有“蚕” 、 “桑” 、 “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D. 刘

3、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 5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 也,何可得哉!” (海防篡要卷七 )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 原因是( ) A. 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 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 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6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B、 C、 D、 7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

4、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 段历史的全过程:(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8迪亚士所做的贡献是( ) 开辟了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把非洲最南端命名为“暴风角”率领船队一直向西 航行,横渡大西洋开辟了直通印度的航路 A. B. C. D. 9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 20 世纪的不发达世 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 19 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这里所2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开辟新航路 B. 工业革命 C. 资产阶级革命 D. 启蒙运动 1019 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

5、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 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 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 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 导致了生活方式变化 B. 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 C. 冲击了原有社会关系 D. 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11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 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 19 世 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 A. 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

6、实施计划经济 C.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D.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12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 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 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 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13洋务运动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活动是:( ) 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 创办近代新式海军 D.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4史书记载:1872 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降缫丝厂,采用蒸气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 百人, “出丝精美,行销于

7、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以上材料说明继 昌隆缫丝厂( ) A. 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 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 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5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 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 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A. 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 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C.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D. 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16小明的曾祖父在解放前是个资本家,他经常给小明讲解放前的创业经历,下列经历可

8、 能的是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 情况较好 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20 世纪 20 年代初,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 难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十年内发展比较顺利 抗战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 B. C. D. 17 “火花”是贴在火柴盒上的商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下列一组“火花”是民国初 期一些民族工业的商标。它们在商品宣传方面的共同点是( )3A. 突出漫画的作用 B. 商品宣传与爱国主义结合 C. 商品宣传与反封建斗争结合 D. 只注重商品品质的宣传 1818201939 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时期乡民迁出总人 数迁至他乡

9、种田人 数迁至城镇做工 或经营小商业人 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 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19121939473077396 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 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19下列图示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一幅是( )20 “人有多大

10、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21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 ) 土地所有制 经营管理方法 生产经营的权利 产品的分配原则A. B. C. D. 221979 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 买一斤斤斤不断” 。横批:“已经过去” 。这幅对联说明了(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B.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 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D.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23在 1978 年 12 月 25

11、日人民日报的社论提出:“这是一个必须认真吸取的历史教训。 ()决定从明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上来。这是我们党在进行新长征中的 重 大战略决策。 ”文中空白处应填充的内容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 经济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方面4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下表是我国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时代原因是( )年份流动农民工总数1985-1990 年2118 万1992-2000 年12900 万2008 年14041 万A. 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 B. 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C. 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 D. 国民经济的恢复 25中共十一

12、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推进过程正确的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D.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 题 18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20 分,共计 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 (1)依据图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4 分)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 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

13、转而缘南亩,则畜积 足而人乐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2)材料二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之间关系的?(4 分)材料三 盐铁官营弊端重重,效率低下,经营呆板,官僚机构更加臃肿,有权的官吏常常 欺压、勒索百姓等。于是一种新政策应运而生,凡官营和专卖中感到棘手的经营环节或经 营单位,一律承包给商贾,分部分专卖利润给商人。国家的专卖利润虽由全部变成部分开 支却大为减少,而且商人参与经营使效率提高、总利润增加,政府的实际收入反而成倍增 长。唐宋以来,这种新政策原则运用得日益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转卖 凭证。很多商人在与官府合作,为国家服务中发家致富,地位尊崇,尤其是盐商。 材料四 中唐以后, “工商

14、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导行者” 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宋代还有“榜下座 位号5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 (3)材料三中所涉及的新政策是什么?依据材料四指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 (5 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这在中国如此,在外国也如 此。移民导致的历史变化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浓厚兴趣。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的分界线与 400 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 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