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同步课件《奇妙的对联》(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443839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同步课件《奇妙的对联》(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同步课件《奇妙的对联》(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同步课件《奇妙的对联》(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同步课件《奇妙的对联》(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同步课件《奇妙的对联》(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同步课件《奇妙的对联》(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同步课件《奇妙的对联》(新人教版必修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掀起你的盖头来zxxk对联常识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 等。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 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兼诗歌散文 之长,内容包罗万象。对联由骈文 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 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对联大体可分为名胜类、喜庆类、 哀挽类、谐讽类、行业类等。天 增 岁 月 人 增 寿名 动 名 名 动 名名 动 名 名 动 名春 满 乾 坤 福 满 门主 谓 宾 主 谓 宾主 谓 宾 主 谓 宾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对联特点Z.x.x.k 上下联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的基本要求对联的基本要求 :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

2、能重复 词性相当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种类相当 结构(格式)相似结构(格式)相似 围绕同一主题围绕同一主题 仄起平收仄起平收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 书写,从上写

3、到下,中间不加标 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 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 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 对欣赏者为分别。读你千遍不厌倦Zxxk欣赏对联 春节晚会地方对联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福建上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台湾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喜庆类名胜类霞落西窗珠帘卷雨千山紫 烟销南浦秋水连天一鹜飞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刚直不阿 留将正气凌霄汉 幽愁发愤 著成信史照尘寰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立姓名尊(南昌滕王阁)

4、(杭州西湖岳飞墓 )(陕西韩城太史祠 )(合肥包公祠)谐讽类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仪廉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 婆婆莫擦摩登红,谨防特务打主意。 公公要留络腮胡,免得保长抓壮丁。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小费君莫惜 后顾自无忧万千星斗心胸里 十二时辰手腕间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 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人受冻寒非我愿 世皆温暖是予心金鸡未唱汤先热 旭日初临客早来书店保险公司钟表店鞋店裁缝铺澡塘行业类牛刀小试显身手拟写对联1、门前碧水环绕 下联:2、静聆雨润绿草 下联:学作对联 请写出下联

5、: 水 碧水 碧水环绕 门前碧水环绕草 绿草 雨润绿草 静聆雨润绿草山 青山 青山耸立 院后青山耸立花 红花 风拂红花 笑看风拂红花1、分析出句特点 :断句、词性、结构、平仄(1)相似联想: 春晖盈大地,瑞气满乾坤。(2)相对联想: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迎万载新景) 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3)相关联想: 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荣。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2、善于联想3、善于化用。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 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 、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 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 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

6、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 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 故融于一联。对联大比拼对联大比拼必 答 篇选 答 篇抢 答 篇请选择题号:010203040506请回答:这副对联怎么 断句表达两种 不同的语气?明 日 逢 春 好 不 晦 气终 年 倒 运 少 有 余 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消息瞬通九万里往来无间一须臾请回答:此联用于什么 行业?通讯业苦心培桃李香满天下无私育英才功在中华请回答:此为节日庆联, 适用于。A、国庆节B、C、劳动节D、儿童节教师节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

7、结良缘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请你说说下面对联用在什么情况下用?答案:春联;婚联;寿联 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 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 对仗工整。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 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 寒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请选择题号:0102030405算一算寿星有多少岁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览 西湖时,在灵隐寺见到一位长 寿老人,乾隆即兴制了这么一 副对联赠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141岁选答题一:选答二:选答二:按对联要求调整按对联要求调整下

8、联下联的顺序和结构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 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红雨树边,小苑西回,莺唤起莺唤起一庭佳丽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楼台藏绿柳( ) A.前树夕照明 斜阳鸟外落( ) B.新日树端生 木落山觉瘦( ) C.雨晴天似高 远渡孤烟起( ) D.篱落露红桃为下面上联选配下联选

9、答三:DBCA选答四:请你填对子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 ,弃之可惜”;下联是: “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用李绅的诗歌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 入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岳阳楼醉翁亭选答五:说说下面对联与哪些名胜有关?上联:处处风光好下联:天天新气象天天气象新(结构不对)一抢请修改下面对联并说明理由上联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到来),平仄不和谐二抢改错并说明理由三抢删改下面划线部分,使它与前 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子。遥望东南,

10、建几处依山楼榭;近 看西北,造起三间临水的轩斋。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四面湖山归眼底( )云雾拨开天地恨( )一片晓烟杨柳绿( )为下面上联选配下联四抢A.满目春色杏花红B.浪淘洗尽古今愁C.万家忧乐到心头CBA行业联(猜猜以下是哪个行业)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 宾馆餐馆茶馆五抢补全对联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_。精益求精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_玫瑰花, 春_香 。梅花桂花香秋六抢回文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你知道吗?这一副对联出自福建厦 门鼓浪屿,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回文联

11、 是楹联中的特殊手法,其特点是既可以顺 读,也可以倒读。这副对联正读、倒读字 序不变,且有对称美。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这副对联出自浙江杭州西湖,是 叠字联。联句立意新颖,用字恰 切,放在西湖这一特定的景观中 ,非常贴切、自然。西湖美景如 在眼帘,使人陶醉于山光水色之 中。叠 字 联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这对联是清朝学者俞樾做的杭州西 湖九溪十八涧联,用叠字的形式, 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丁冬 、高下”做了特殊处理,景深语绝 ,读来余味无穷。叠字联谐音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拆字联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山石岩前古木枯 此木为柴 白水泉边是土堤 其土为基 同部首字联牢守寒窗空寂寞 退避莲迳返逍遥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琵琶琴瑟八大王 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 鬼鬼犯边 反复联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 与己何所不容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 凡事付之一笑忍事消事人生事自然无事 平心静心不动心何等放心课后要求: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多做“有心人”, 尤其当你有机会外出旅游时,请你留意那 些名胜古迹、庙宇高堂上的对联,相信这 能让你的旅途增添更多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