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12585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崔向东【课标要求】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 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知识连接】 一、文体知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 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二、走近作品: 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

2、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苏州,自幼聪明 好学,能诗擅文,才华出众。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19 岁 中秀才,29 岁中举人,35 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 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由于生活在元朝的残酷统 治下,经历过元末激烈的农民起义,深感自己与当道的权贵不合,决定归隐, 闭门著书,最后终于创作完成了巨著水浒传。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 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关于水浒: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 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 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

3、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 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 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 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 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 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 ”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 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 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

4、篇 小说。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 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 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 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突出了其艺术价值。 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 贯中编次。”所以,一般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 水浒和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 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3有关情节: 禁军教头起

5、义英雄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预习检测】: 1、组加点字注音: 赍发( ) 赏赉( ) 玷辱( ) 迤逦( ) 恁( ) 酒馔( ) 尴尬( ) 彤云( ) 仓廒( ) 髭须( ) 掇 ( ) 肐察( ) 搠倒( ) 央浼( ) 剜( ) 庇佑( ) 2、填空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 民 起义、直至的过程。课文节选自原书

6、第十回,题 目是 ,主人公是,原是京城的八十万 禁军教头。 3下列各组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盘缠 救济 勤谨 陷害 B.刺配 绵衣 缝补 暴响 C.胳嚓 毡笠 应承 溯风 D.絮烦 吹撼 草帚 时晨 4、下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迤俪(l) 玷(zhn)辱 酒馔(zhun ) 搠(su)倒 B.连累(li) 髭(z)须 洗漱(sh ) 剜(wn)心 C.提(d)防 彤(tng)云 庇(p)佑 仓廒(o) D.赍(j)发 供(gng)桌 央浼(mi) 模(m)样第一课时 【自主探究】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1、 请从林冲的角度用四个字分别概括故事情节。2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7、3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小说情节有什么作用?【归纳总结】【我的疑问】 【课后巩固】 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段话,概 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第一部分(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它对全篇有什么作用?以下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了李小二从偷东西到自办酒店、自食其力的经历,表现林冲仗义助人的品 质 B.通过插叙和对话交代了这一回中主要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C.揭示了林冲与高俅的矛盾和斗争 D.点明了林冲与李小二的亲密关系,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准备 3.林冲巧遇李小二,这一情节并未展现林冲与官府冲突,为什么一开始就写这一 段?它对表

8、现林冲性格起什么作用?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虽然落难,林冲仍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表现了林冲性格的丰富性 B.由于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后来李小二感恩图报留下伏笔 C.为了使李小二知道林冲为什么由禁军教头变成囚犯 D.表明此时的林冲有逆来顺受、忍辱苟安的软弱性 第二课时 【自主探究】 1.课文第二段写道: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思考:“林教头沧州遇旧知”这 一段对表现林冲性格有何作用?2、 提问: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 想状况?从故事情节上看处于哪个部分? 3、林冲“上山”以后的故事你知道吗?【归纳总结】【课后巩固】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

9、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 主要人物是( )。 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3、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第三课时 【合作探究】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2、课文有什么景物描写?(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从什么方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之外,还用了什么描写 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 4、在这一段中,作品详细描写了庙外三人的对话,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这些对 话? 5、作者的行文构思对你有什么启示?【归纳总结】【课后巩固】 阅读下面

10、选段,回答文后 14 题。 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 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 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 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 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 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 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

11、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 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 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 势把大虫顶花皮胞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 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 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 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 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

12、到五七十拳 ,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 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 1、文段中打虎三个回合动作描写极为传神。请找出第二、三回合描写武松打 虎的主要动词。 答:2、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是文段第一自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 、一掀、一剪”,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3、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闪” 。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4、第二自然段写武松“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联系上下文分析“打折哨棒”的原 因和结果,说说这个细节描写对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 原因: 结果: 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