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08412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石缝间的生命》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石缝间的生命》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石缝间的生命》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石缝间的生命》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石缝间的生命》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石缝间的生命》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6课《石缝间的生命》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1石缝间的生命石缝间的生命【课题课题】石缝间的生命(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时课时】1 课时(45 分钟)【内容简析内容简析】本文是一篇激情勃发的抒情散文,涌动着高扬的生命力的礼赞。作者运用象征手法,用石缝间倔强生长的植物,象征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学情简析学情简析】以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基本能读懂文本的表层意思,并能找出文章的共鸣点进行思考。但要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石缝间生命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仍达到一种深层次的感受,还有待老师提供多角度交流平台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品读作品语言,感受作品语言美。2明确“石缝间的生命”的含义。3感悟“

2、生命意识” ,培养坚韧品质。【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用朗读、品评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体味散文语言的审美效果和深层意味。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领会文章对高昂的生命力的礼赞,培养中职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教学方法及策略教学方法及策略】品读法、讨论法。石缝间的生命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对顽强的生命力发出了由衷地赞美了,情真意切。因而在教学中,采取师生讨论的方式,教师决不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不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师生之间共同面对文章展开积极的现实的互为主体的对话。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能一步步认识到作者所要告诉人们的面对困厄境遇态度和方法。【教学平台及资源教学平台及资源】多媒体

3、课件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生命一、创设情境,感受生命1、导入:同学们,有人钟情梅的傲骨,有人喜欢兰的淡雅、有人欣赏竹的气节、有人独爱菊的高洁,而作家林希则被石缝间的生命深深的感动着自古以来生命便受到人们的赞美:赞美生命的尊严、生命的美好、生命的辉煌美学家宗白华曾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其实,世间的一草一木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生命喜悦,生命无处不在,也许一个角落就是一个舞台,生命就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自然,走近生命,去触摸作家林希笔下那些也许曾经被你忽略的石缝间的生命2、作者简介林希,原名侯红鹅,现代作家。19

4、35 年生于天津。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随母亲识字读书,开蒙较早,13 岁时年母亲去世,失去家庭温暖,只能一心读书,努力为自己创造未来。16 岁便开始创作,曾经做过教师,后来调天津作家协会工作。19 岁时受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两年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被送到农场、工厂、农村参加体力劳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牛鬼蛇神,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一直到 1980 年平反,整整 25 年。从 1955 年到 1980 年这二十五年间,一直在劳改农场、工厂里劳动改造。当这一切像一场噩梦一样过去后,林希已从一位翩翩少年变成了一位饱经风雨的中年人。然而苦难的岁月并未使诗人的心灵变得平庸,反

5、而使他更加成熟与深刻。重新回到文学工作岗位后,出版有诗集 4 部,其中无名河获全国新诗奖。1989 年后改写小说。已经出版长篇小说 5 部,其中近著为天津百年之第一部买办之家 、长篇小说桃儿杏儿 、 天津屯的金枝玉叶等,发表中篇小说约 40 余篇,其代表作有蛐蛐四爷 、 丑末寅初 、 高买 、 相士无非子 。其中中篇小说小的儿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介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3绍到国外。二、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 ,发现生命发现生命1,快速浏览课文,跟随作者的目光你发现了石缝间的哪几种生命 ?明确:野草、山花、松柏,对应课文 4、5、6 自然段) 。2、对于这三种

6、生命,作者是怎么形容的?作者怀着什么样的情感?齐读第一段,从第一段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解答。明确:倔强(刚强不屈) ;感动(潸然泪下)是文章的文眼,起了开门见山的作用。 3、我们登山的时候也一定见过石缝间的花草,我们有没有这样深切的感动?(学生自由回答)4、按说看惯世事炎凉,人情冷暖,经历过人世的凄风苦雨的林希,他的心应是被打磨得很坚硬冷酷的了,为什么看到这石缝间小小的生命,会潸然泪下?齐读 2、3 自然段,寻找答案。明确:严峻的现实-惊人的奇迹因为他们之间有相同的处境:都面对着严峻的现实。当年那个失去母亲,无依无靠的作者就像是无人采撷的种子,而几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社会运动就像那不定的风,把作者

7、送到了海角天涯。其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把这篇文章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挖掘出来了托物托物言志言志。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作者是借助石缝间的生命,表达自己对坎坷人生的感悟,那么我们才能更深切地体会文中的情感和字里行间的深意。三、精读课文,认识生命三、精读课文,认识生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朗读 4、5、6 自然段,看看石缝间的生命是如何表现它们的倔强的。1、生齐读。2、作者是如何体现生命的倔强的。明确:通过描写石缝间的生命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环境和独特的外形特征,来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4体现出生命的倔强。3、以松柏为例,学生根据要求在书本上划出相应的内容。(1)单直线划出能体现

8、松柏的生存环境的词语或句子;(1)双直线划出表现松柏形态特征的词语或句子。松柏松柏明确:松柏-生存环境:狂风暴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形态特征:躯干:扭曲地、旋转地;树衣结痂着伤疤枝干:繁茂、团簇叶:永不凋落根:盘根错节教师范读关于松柏的描写(朗读训练)第一句: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在学生品读屏幕上这句话时,要点拨他们调动想像,进入情境,体会“扭曲地,旋转地” 等词表现了松柏的生长过程很艰难,可用干涩的语流模拟松柏生长过程的艰难, “向上,向上”表现了松柏在顽强拼搏,语流不能太顺滑。第二句:每生长一寸都

9、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品读时要点拨,前句感叹松柏生长过程之艰辛,应该沉重缓慢,后句音量应稍提高,语速稍快表现战胜困难的喜悦。明确:在诵读中,语速的快慢是表现情感的有效方式。(2)在这些描写中,作者详写了哪个部分?明确:根(3)是怎么写的?作者抓住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写的?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5扎、钻、抓、爬、缚这五个动词充满了力度的美感,让我们体会到了松柏拼搏向上的精神(4)为什么作者要特写根?明确:是根支撑着松柏耸立在山峰之颠,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才能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

10、5)对于松柏,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明确:生命是最令人赞叹的。4、对松柏作者由衷地赞美着,同样对野草和蒲公英作者也是饱含深情地赞美着。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这些句子,并说说你们的理解。明确:野草: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山花: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板书)5、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并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用自己的顽强拼搏演绎了生命的辉煌,那么它们如此顽强拼搏的意义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齐读 7 个自然段,寻找答案。明确: 开拓生存的境地,让飞鸟得以栖身,给

11、世界以新的生机;(联系中职生择业观) 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让自己更为坚强; 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给一切生命以鼓舞,以榜样,更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的确,只有在石缝间历练过的野草,才会有更为旺盛的生机;只有在石缝间挣扎过的蒲公英,才会长得更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松柏,它已经成为一切生命的榜样。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65、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感悟主旨。石缝间的生命是一种生命现象,然而作者却以自己的艺术灵感和生活顿悟,将其提升到哲学与美学的高度,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感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个自然段。如何理解“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愿一切

12、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 ”如何理解“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如何理解“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和美学的统一。 ”明确:激励人们逆境中不沉沦,敢于去寻求磨难,改造并提高自己。告诉人们要正视困难,在与逆境搏斗中发现自己的力量,从而使自己得到锻炼,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谱写自己壮美的生命之歌。本身是生物学的生命,生机不可扼制,同时它又给人们以人生的启迪,象征完美的毅力和意志,展示美丽的心灵世界。四、拓展延伸,再塑生命四、拓展延伸,再塑生命生命的温床不可能全是肥沃的土壤,阳光和雨露不一可能眷顾到每一个渴望的生灵.

13、人在旅途,感受到的不可能总是春色满园,鸟语花香,还西风落叶,雨雪冰霜.先天的困境,后天的厄运,我们要勇敢地应对。选择以积极地态度面对人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孜孜以求,最终为自己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人物链接西单女孩:洪战辉:霍金:多媒体展示困境中奋斗者形象,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自由发表见解,教师适时指导点拨五、制作书签,鼓励生命五、制作书签,鼓励生命中职生即将走入社会,去探寻自己的人生,到那时,我们会遇到种种的磨难与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设计7困苦,假如是你,你将如何面对坎坷?生命不休、拼搏不止(作者把自然现象的启示扩展到人类社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使石缝间的草木,成了困境中的生命力的象征。人生毕竟会处处遇到逆境,困厄的境遇会使生命变得伟大,艰苦的磨难会使生命变得崇高,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顽强的拼搏与奋斗的人生,才会更加辉煌灿烂,而这种感受,也正是你精神境界的升华,正如作者所说“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境界得到升华。 ”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像“石缝间的生命”一样,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在拼搏中实现生命的辉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石缝间的生命石缝间的生命困境中的人生困境中的人生象征象征赞扬顽强拼搏、战胜自己的崇高精神赞扬顽强拼搏、战胜自己的崇高精神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