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进展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328300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进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进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进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进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进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进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进展PPT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动脉高压 - 新的认识与实践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张振刚Tel: 15952783026Email: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由肺动脉张力增加和血管重塑联合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升高,以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特点,病情进行性发展的一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全球估计影响人群达1.0亿人。诊断标准:在海平面状态下、静息时、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平均压 (mPAP) 25 mm Hg。 正常人mPAP为(143) mmHg,最高不超过20 mmHg;运动时平均肺动脉压30 mm Hg并且除外明显的左心功能衰竭、肺部疾病,或者慢性

2、血栓栓塞性疾病。 静息时mPAP在2124 mmHg之间为临界PH 。最新的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临床分类1、肺动脉高压 (PAH) 特发性PAH 遗传性 PAH3. 药物或毒素诱导的PAH 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HIV感染,门脉高压等)2、肺高压1、左心系统疾病诱发的肺高压 (肺静脉高压)2、呼吸道疾病或缺氧相关的肺高压,慢组肺、间质性肺病等3、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 4、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引起的肺高压:结节病,纵膈炎等肺动脉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正常肺动脉 肺动脉高压后期高流量,低阻力血管 低流量,高阻力血管 内膜中 膜外膜平滑肌肥厚外膜和内膜增生

3、原位血栓丛状病变血管病变形成PAH形成时对不同分级动脉的病理影响Rabinovitch M. J Clin Invest. 2008; 118(7):23722379 小动脉肌化肌性动脉中膜肥厚小毛细管丢失内弹力纤维板断裂新生内膜形成特征性丛状病变形成McLaughlin, V. V.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9;53:1573-1619PAH的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l气短、呼吸困难l乏力,甚至轻微活动l眩晕,尤其是爬楼梯或弯腰屈曲时l晕厥 最常见的就诊原因l下肢水肿,腹胀l胸痛,尤其活动过程中无特异性是缺氧和右心衰竭引起的一组症状PAH时胸部X线及心电图

4、检查外周血管稀疏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增粗右室扩大PAH超声心动图特点:右房右室扩大,左房左室偏小McLaughlin, V. V.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9;53:1573-1619PAH的诊断方法初始评价病史 体格检查 胸片 ECG评价意义,有助于:可疑PAH超声心动图通气血流扫描经食道超声 运动负荷下肺动脉造影胸部CT增强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夜间血氧 含量监测睡眠呼吸监测HIV检测 ANA抗体测定 等功能状态评价右心导管其它结缔组织病 血清学检测血管扩张反应测试 容积负荷测定 左心导管检测发现右房右室大,右室 收缩压高,左心系统 疾病,先心病等慢性肺血栓

5、通气功能 气体交换功能评价睡眠障碍HIV感染,硬皮病, SLE,类风关基本状态评价 判断预后证实PAH 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 获知血管扩张反应性级别I 级II 级III 级IV级WHO功能状态评价分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会引起明显的呼吸困难 或疲乏,胸痛或类似晕厥样发作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会引起的呼吸困难 或疲乏,胸痛或类似晕厥样发作,但休息即可缓解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于日常活动的体力活动即可引起的明显 呼吸困难或疲乏,胸痛或类似晕厥样发作,静息时即可缓解不能胜任任何体力活动,静息时也有呼吸困难或疲乏,胸痛 或类似晕厥样发作PAH的功能状态分级肺高血压管理-三个急切医学需求l1、长

6、期和短期预后的评价l2、如何进行联合治疗l3、探索新型治疗6分钟步行试验:PAH临床试验中最常用的替代终点指标优 点缺 点简单;花费少;临床应用经验已积累较多;基础6MWD与病情密切相关:心功能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远期存活在病情较轻的患者缺乏准确性(天花板效应);6MWD的变化并不能真正反应长期的病情变化以及死亡率:1.Gabler NB et al. Circulation. 2012;126:349-356. 2. Fritz JS et al. Chest. 2013;143:315-323. 3. Nickel N et al. Eur Respir J. 2012;39:589-596.

7、 4. Savarese G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2;60:1192-1201. 预后评价:症状,事件,死亡率6MWD能作为评价长期预后的替代终点指标吗?22项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n=3112)复合终点指标全因死亡率因PAH住院和(或)行心肺 移植开始正规的PAH 的特异性治疗TTCW:Time to clinical worsening-监测PAH进展优 点缺 点能进行有意义的临床事件评价结果都是基于以往研究所观察到的较少事件(病例少,时间短);不同试验对TTCW定义有别;PAH进展很少被第三方判定;只能反映病情恶化,不能反映改善TTCW:临床病

8、情恶化时间,监测发生首次事件时间的复合终点指标,事件包括: 全因死亡,因PAH住院,肺移植,房间隔造瘘术以及PAH进展McLaughlin VV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9;54(suppl 1):S97-S107 Gali N et al. Lancet. 2008;371:2093-2100 第4thPAH世界论坛(WSPH)对TTCM的推荐全因死亡因PAH非选择 性住院疾病进展或或预先定义为开始静脉使用 前列腺素类药物,肺移植 或进行房间隔造瘘术定义为两周内两次测试 6MWD较基础值下降15%以及定义为功能分级恶化 (已是IV级者除外)所有事件的判 断由

9、一个独立 双盲的临床事 件委员会进行McLaughlin VV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9;54(suppl 1):S97-S107. 6MWD与TTCM:预后判断并不一致1.Badesch DB et al. Curr Ther Res Clin Exp. 2002;63:227-246. 2. Channick RN et al. Lancet. 2001;358:1119-1123. 3. Rubin LJ et al. N Engl J Med. 2002;346:896-903. 4. Gali N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10、;353:2148-2157. 5. Gali N et al. Lancet. 2008;371:2093-2100. 7.Langleben D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4;44(suppl 1):S80. . 终点指标的演化-从运动耐量到死亡率1. Ghofrani HA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330-340. 2. Pulido T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809-818 以6min步行实验为终点的临床试验以全因死亡率和病死率终点的临床试验1 1 年年: 68%: 68

11、%平均存活平均存活: 2.8 : 2.8 年年3 3 年年: 48%: 48%5 5 年年: 34%: 34%0 020204040606080801001000 00.50.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4.04.04.54.55.05.0随访时间(年)随访时间(年)生存率(生存率(%) 国立IPAH注册研究:未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McLaughlin, V. V.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9;53:1573-1619不同病因 PAH 的生存率比较存活率随访时间(年)先心病特发性PAH结缔组织病HIV感染后PAH的长期

12、预后:治疗上已取得进展,但预后依然较差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年死亡率仍达15%右心衰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用于评价治疗对PAH患者长期预后影响的研究-非常需要无特异性治疗 依前列醇 新型特性治疗1.Thenappan T et al. Eur Respir J. 2010;35:1079-1087. 2.Chin KM et al. Coron Artery Dis. 2005;16:13-18. 积极治疗 安慰剂治疗因PAH或心/肺移植住院全因死亡因PAH急症抢救治疗复合终点荟萃分析22项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对长期预后的影响积极治疗的影响(n=3112)Savarese G et al. J Am C

13、oll Cardiol. 2012;60:1192-1201. l1、长期预后l2、如何进行联合治疗l3、探索新型治疗肺高血压管理-三个急切医学需求联合药物治疗-临床实践中较为常用的策略入组时已明确诊断为PAH患者所采用PAH特异性药物治疗的比例37%的患者采用双联治疗9%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McGoon MD, Miller DP. Eur Respir Rev. 2012;21:8-18.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前列腺素联合治疗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联合治疗方案荟萃分析显示:这些联合治疗仅对运动耐量有轻度改善,但对死亡率或临床病情 恶化复合终点(包括死亡,住院及肺移植)并没有明显改

14、善。没有显示有明显复合终点的改善 病例数少于70人 短期终点指标到目前为止仍缺乏好的联合治疗方案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腺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前列腺素第5thWSPH对联合治疗方案的推荐开始联合治疗开始联合治疗临床治疗反应不佳换用其它联合治疗方案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素腺素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优先联合治疗方案:-到目前还没有被证实l联合治疗方案曾经显示可以改善患者6MWD,平均肺动脉 压,肺血管阻力以及功能分级;l但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长期临床试验来对这些结果 进行证实,从而寻找最佳联合治疗方案l新近发表了两个新药的联合治疗方案展现了前景马昔腾坦(macitenta

15、n,SERAPHIN trial)利奥西呱 (riociguat ,PATENT-1 trial)1.Gali N et al. Eur Respir Rev. 2009;18:148-153. 2.Buckley MS et al. Int J Clin Pract. 2013;67(suppl 179):13-23. 3.Pulido T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809-818. 4.Ghofrani HA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330-340. l1、长期预后l2、如何进行联合治疗l3、探索新型治疗肺高血压管理-三个急切医学需求将来的PAH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及方法作 用 机 制状 态其它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细胞治疗FDA Web site. 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 ucm371362.htm. Accessed June 13, 2014. 内皮素受体A/B 阻滞剂环磷酸鸟苷类似物 FDA已批准人工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受体激动剂抗心绞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