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经典教学的尴尬、困惑及反思-以小说《药》、《杜十娘》教学为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27361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经典教学的尴尬、困惑及反思-以小说《药》、《杜十娘》教学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经典教学的尴尬、困惑及反思-以小说《药》、《杜十娘》教学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经典教学的尴尬、困惑及反思-以小说《药》、《杜十娘》教学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经典教学的尴尬、困惑及反思-以小说《药》、《杜十娘》教学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经典教学的尴尬、困惑及反思-以小说《药》、《杜十娘》教学为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经典教学的尴尬、困惑及反思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经典教学的尴尬、困惑及反思- -以小说以小说药药 、杜十娘杜十娘教学为例教学为例前言:连续两个单元的小说教学已经告一段落,原希望通过自己的精心备课能使学生增强 文学兴趣,使它们获得更好的精神成长,从而能走进经典,喜爱经典。然而,两个单元教 完,并没有如释重担的轻松。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尴尬让我对于文学经典的教学有了更多的 沉重的思考。除了反思自己导致这些尴尬产生的原因之外,我更多的关注我们当前的时代 文化特征对学生接受文学经典的重大影响。在具体阐明我的教学尴尬、困惑、反思前,我 想简要描述一下我们时代的特征,以便为我后面的阐释作一

2、个注。在传统领域,书籍是文 化的载体,文字是主要的传播符号;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这个时代又被许多专 家称为“读图时代” “视像时代” “多媒体时代” ,都是针对传统时代的文化传承载体的不同 而划分的。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 i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的感知方式、认识方式、思维方式都在被重新模塑。反映 在教学中,由于在“读图时代”或“视像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知习惯 不同于传统的时代,因此,他们与文学经典就有一种隔阂,这种隔阂正导致了中学文学经 典教学的一些尴尬和困惑的出现。对这些尴尬和困惑的反思将有助于中学文学经典教

3、学顺 利有效的进行。“戏说”风气影响下的学生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以及“戏说”对文学经典解读的冲击教学药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药的主题理解,体会鲁迅先生的经典语言,我 布置了“茶馆谈药”一段课本剧的表演。但让我尴尬的是,学生置我的要求不顾,上演的 却是“阿国电影”的版本。原本是要表现群众的愚昧,让学生的心情沉重的内容,学生突 出的是夏瑜在狱中被打的动作细节和用方言演绎的搞笑的对白,课在学生的“哈哈”声里 结束,严肃的正剧,最后变成了闹剧,学生得到的是感官的刺激而非精神的成长。事后问 学生原因,学生说原文并不精彩,只有这种改编才有趣。学生为什么觉得鲁迅先生写的 “茶馆谈药”的内容没兴趣呢?为什么又

4、觉得“戏说”才有趣呢?这种模仿明显是受到影视 媒体的影响。学生对于“戏说”的兴趣,正是大量的“戏说”影视剧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的学生正是伴着影视长大的一代,影视占据了他们大量的空暇时间,自然,承载着经 典文学的书籍就受到冷落。 “相对地说,人们阅读文本的种种微妙感觉日益迟钝和退化,某 些文字的修辞与表意策略丧失了往昔的魅力” 。ii我想这就是学生读药的文本没有兴 趣的原因之一吧。 然而,重要的是,语文教学能不能允许学生的这种“戏说”呢?对于老师而言,这似乎是 个难以决断的选择,因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是不能轻易抹杀的。然而,细想起来,是要 否定这种随意戏说经典的倾向的,必须确立经典的神圣地

5、位。理由如下:其一,文学经典 是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主要承载形式之一, “戏说”把神圣崇高的传统文化踩在了脚下, 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敬, “戏说”往往把经典弄得浅薄;其二,胡编乱造的“戏说” ,会使学 生不断模糊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会直接造成对历史事实的曲解和误读;其三,从中学语文 教学来看,必须创造更多的机会把学生丛视觉文化的影响下拉过来,让学生走进文本,接 受文学经典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纯正的文学兴趣,否则,在视觉文化冲击下,学生的个人 文化素养会急剧下降。 在“戏说”影响下,学生对严肃神圣的东西总抱有抵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中学文学 经典的教学就显得困难重重。作为老师既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学

6、习兴趣,又必须时时防2着“戏说”不断进行的对文学经典解读的误导、破坏和消解。视觉文化冲击下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老师人文教育的跟进教学杜十娘时,为了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和加深对杜十娘的思想性格的认识,我 选取了电影杜十娘中怒沉百宝箱的片断,原想借这些视觉效果增强对杜十娘刚烈性格 和为追求人间真爱而献身的高尚人格的认识,但没想到,由于电影中在处理杜十娘投江前 的情节时间较长,学生对此很不耐烦,甚至,到后来,有的学生竟然说出了“快点跳啊” 这样让人震惊的话。一开始,我对这样的学生的最起码的人文精神的缺失感到极度失望。 可课后一想,不能简单地看待这件事情,学生并非是天生的冷漠。我还是要把这件事放到

7、视觉文化冲击下的这个背景来考察。一些学生对生命的漠视是怎样形成的呢?看看我们的 银屏,充斥的是那些内容呢?连自杀的场面也有现场直播,更不用说那些渲染暴力的影视 作品了。人们作为看客,见怪不怪了。有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即使长期观赏暴力性节目 的人在行为尚未变得更加暴力,也会对现实生活中暴力受害者的伤痛日渐麻木、漠不关心。 从文学经典教学的目的来看,学习杜十娘 ,正是要把杜十娘作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促使 学生的精神成长。从这件事看,我们再次看到了视觉文化对学生人文精神成长的莫大误导。 视觉文化的影响又一次消解了文学经典的影响。我不禁再一次为教学的尴尬而感到悲哀。 然而,我又心不甘,不相信杜十娘的真情

8、感动不了学生。我要把学生从冷漠中拉出来。我 在课堂上首先对这种漠视生命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然后逼着学生精读文本,分析杜十 娘的可贵形象,突出杜十娘投江的可贵人格,在找学生读杜十娘投江前的那段自白前,我 播放了精心挑选的白雪演唱的那首千古绝唱的 mtv,当学生读到杜十娘投水的那一瞬 间,凄婉的乐曲响起,学生都沉浸在我营造的氛围中,再也没有人吵了,笑了,有的人哭 了。这次课,我从失败开始,以成功而终。从这件事来看,有时候,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 的解读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有的时候,老师要积极跟进,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及 时纠偏,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而且,也可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起到好的效果。

9、视觉文化冲击下的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及其对文学经典解读的影响 “老师,请你把标准答案给我们说一下。 ”当探讨有争议的人物形象,学生常常向我提出这 样让我目瞪口呆的要求。我在想,他所谓的标准答案就是指简单单一的答案,他对答案是 丰富多彩有些恐惧;又回到上文中提到的戏说之事,当我问及学生戏说的理由时,其中有 一条是说鲁迅先生的语言生涩难懂,实际上,他们是有意要回避理解语言的困难。二者实 际上都指向了视觉文化冲击下的学生的认知结构, “在视像时代,人们认识的主要对 象是图像世界;主要认知方式为图像图像,思维方式主要为视像思维或拟像思维, 审美观念上主要表现为高雅与低俗、深奥与浅显之分,感官的图像化与数

10、字的急剧膨胀, 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审美特征”iii文学经典的语言属于诗性语言,相对而言,它更高 雅、深奥。文字阅读的特点,就在于阅读者必须通过思维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文学阅 读意味着劳神费思,没有观看视觉对象的轻松惬意,文学阅读产生的感官愉悦是间接、朦 胧的,没有视觉对象的直观性和强烈的快感,由于人们在视觉文化冲击下形成的认知结构 不适于认知诗性语言,诗性语言正被挤向逼仄的角落。我想这应是学生不愿意接触文学经 典文本的重要原因。 然而, “诗意包容着人创造的自由,对无穷无尽的意味探寻和无边界意境的体验以及与世界 万物的亲和、交流。 ” “图像时代崇尚的是感官享受,它消弭了审美静观所必须的心

11、理距离, 摧残着人对诗意的体验和敏感,从而塑造出一代曲缺乏诗意的平面人 ” 。iv学生阅读 文学经典也跟他阅读快餐文化一样,不愿或者说是没有耐心静观文学经典,在这里他找不3到诗意的美感,而他期待的感官享受也没有。虽然他可能知道文学经典的重要,但他很可 能采取的是对文学经典敬而远之的态度。再从教育的角度看,视像思维或拟像思维对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没有多大帮助,因为“较之于语言文字,图像摒弃了语言 概念中介,越过这一中介,直接地诉诸于人的感性。 ”v学生背离文学经典,最明显的后 果就是学生的想象能力越来越差,作文语言也越来越贫乏。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文学经 典的诗意正逐渐被现实的平庸

12、平淡所淹没,诗意正在逐渐被消解。这样一看,我自己的语 文课堂是不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俗气了呢?例如,在教杜十娘时,让学生设计杜十 娘的结局,有人编造的情节是杜十娘成了一个侠女,最后手刃孙富和李甲,竟然有好些同 学觉得编得好,理由说是想象奇特,这种胡编乱造,难道不是受武打片的影响?(我不说 是受武侠小说的影响,因为,好些人连武侠小说也没好好看过。 )又有人把结局安排成杜十 娘与柳遇春终成眷属,明显的是受了言情片的影响。问题是,作为老师如何对待学生的这 种改编,肯定还是否定?又回到“戏说”这个话题了,从维护文学经典的纯粹来看,是不 应该肯定这种胡编乱造的,再看当初这个教学设计,本来就是失败的,原作

13、者给杜十娘安 排的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让学生再设计结局正是“狗尾续貂” ,或者说是让学生“捡了芝 麻,丢了西瓜” 。可有的时候,从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虑,又不得不对学生的说法予以 鼓励。一味地迁就学生是不是一种教学的媚俗呢?结语:虽说视觉文化有它的诸多优点,但毫无疑问,中学文学经典的教学在视觉文化负面 效应的冲击之下正遭遇重重困难,尤其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已经或者将被视觉文 化模塑成与解读文学经典不相配的样式,这为学生接受、亲近文学经典设置了巨大障碍, 也为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麻烦。然而,人类人文精神的传承又离不开文学经典的阅读 涵养,语文教师应该坚守神圣的课堂,不媚俗,做一个可敬的文化守望者,通过持之以恒 的努力把学生从视觉文化中拉出来,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