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深层领悟评价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27358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深层领悟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深层领悟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深层领悟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深层领悟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深层领悟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深层领悟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深层领悟评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一期突破点:鉴赏评价一期突破点:鉴赏评价/ /评价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观点态度突破点描述突破点描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处于高考语文能力层级中的最高层,主要考 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整体把握能力。近年来,文学作品阅读命题格局相对稳定,使得这一 考点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一个核心内容。 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的范围相对宽泛,无论是重要语句的理解,文章内容的分析与 综合,还是表达技巧的鉴赏,都不能脱离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换言之,只有理解了文章的 中心,弄懂了文章的写作意图,才能准确地解答相应试题。 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评价能力,首先我们必须清楚

2、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因各自 的特点不同,文章表现中心,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侧重也就不同。小说阅读应主把 握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 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散文的阅读则需揣摩作者通过哪些具体情景,运用怎样的表现形式, 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怎样的观点倾向等等。 理解文章的中心,首先要分析各段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主旨。 整个分析过程中,一定抓准标题、关键词语、重要句子、过渡性段落,这样就能使整个阅 读具有完整性。同时通过文章中的个性化语言,理解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名题细读名题细读例一:2008 年全国卷第 17 题。 阳关

3、古道阳关古道苍苍凉美凉美 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 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 75 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 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 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 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 “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 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

4、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 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 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 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 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 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 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 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

5、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 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 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 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 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用心 爱心 专心2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

6、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 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 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 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 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 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 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 “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 诗人!什么西出

7、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 川的诗句吧!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答:答案: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分析:首先分析标题,阳关古道苍凉美,对象是阳关古道,特点是苍凉,中心是美。阳关 古道,虽然苍凉,却体现了美,美是文章写作的核心。各段虽写到了阳关古道的苍凉,但 中心也是围绕美展开的。 “后来, 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这水渠交错、万木争 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

8、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 暖意了” “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 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各段中这些重要语句也提示了这一中心。例二:2008 年福建卷第 13 题。 吟 风 张绪佑 昨夜一阵凛风,将报社门前台阶上的盆景吹得落叶满地。昨日还是满树黄叶的银杏, 忽然间只剩秃骨临风了。季风就这样将冰清玉洁的冬姑送临。 日复一日,当我踏上门前的台阶,总要留心关注这盆银杏的生态。四时的变换,世情 的冷暖、心境的忧乐,似乎都是伴随着季风而变幻,从它的生命常态中显现出来。新岁来 临时,当春风悄悄拂过,银杏的秃枝上就萌发了嫩绿,绿叶慢慢地展开了翅膀,将新的生 命

9、张扬。满眼的碧绿带着极好的心情,又迎来了凉爽的夏风,将生命的热情推向极致。当 夏至尽头,气爽的高秋带来了新的生命信息,满树的金黄预示着生命的成熟,尽管它并未 结出丰盈的硕果。秋后的寒风无情袭来,它便适时地脱下金色的外衣,将生命珍藏,将希 望孕育。生命之树就这样随着季风而四时变幻。 风是什么?风是大气的精灵。集日月精气于心,集天地灵气于表,集山川海洋豪气于怀, 化作流畅的血脉,灵动的气韵,去感受世界,去催生万物。人间万象,山川陡变,唯有风 最敏感。 风是人间的使者。风既带给人们高山的伟岸气质,又带给人们大海的宽广胸怀;既可 给人们带来心高气爽的愉悦,又可给人们带来秋尽叶落的悲怜;既带来春燕的呢喃

10、,又带 来秋雁的长吟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间姿色,教人识时应世,临 风应对四时的变换,保持生命之树不衰。用心 爱心 专心3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风刀犀利,岁月无涯,数万年雕塑了无数沟壑、奇山异水,雕 塑了古道,雕塑了枯树,雕塑了瘦洞,雕塑了自然界这个大盆景。塑了霜,塑了雪,塑了 云,塑了雾,塑造了有形和无形的自然境界,留下了万年不衰的艺术创意。 风还是忠实的史学家。它用如椽巨笔席卷千年,纵横天下,翻江倒海,将历史记在了 悬崖,记在了洞穴,记在了无数次山川巨变之中,记在了无数个破败的村落、庭院和宫殿 里。伴随着多少次战火烽烟,多少回山崩海啸,多少代历史变迁,它记下了千里大漠,记 下

11、了秃岭荒原,记下了古罗马斗兽场、古楼兰王国、圆明园废墟、深埋海底的泰坦尼克号。 它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记下了人生,记下了人世的艰辛、生活的印痕、岁月的磨难。将这 一切刻写在每一个人的额头上、须发间。 疾风知劲草,识忠奸,辨善恶,磊落坦荡。既满怀爱心,将春意遍布人间,又疾恶如 仇,将丑恶揭露得淋漓尽致。它心高气豪,敢爱敢怒,颇具英雄气度。有时狂飙怒号,摧 枯拉朽;有时暴性陡起,肆虐山河;有时和煦可掬,遍布抚爱。风有怀柔、有激越、有狂 放、有悲壮。古来多少英雄把酒临风,抒发豪情,畅怀壮志。刘邦雄踞天下,重返故里, 唱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大风歌。荆轲满怀壮志,临风唱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士一去兮不

12、复还”的绝命悲壮。血战沙场的勇猛将士,面对死亡唱起了“风雪满弓刀”的 豪情。风是有情的,风是有骨的。英雄所爱的是大风的一泻千里的豪迈,是义无反顾的铮 铮风骨。在临风之时,那些随风而倒的墙头小草缺少的正是这种风骨。 季风虽有四时之变,而惟有其风骨不变。日月经天,乾坤朗朗,是季风万年不衰的永 久风源。愿清丽的风荡涤世俗尘埃,将世界催化得更清纯、更壮丽! (文章的个别文字 有作改动) 13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8 分) 答: 答案:文章表现了激越、豪迈的情感。内容上从小处写到大处,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例: “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闻姿

13、色保持生命之树不衰”,通过从小 到大、从近到远的写景拓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豪迈的激情得以淋漓尽致地阐发。写 法上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例:“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雕塑了雕塑 了雕塑了”,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风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 文章的情感也更加丰厚了。 分析:此题设题形式非常规范,问题的中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范围为内容和写法。 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通过整体性阅读,很容易从全文中提炼出来。这时就需要我们合理 组织答案了。内容和写法,如何表达,这些关键词告诉我们要找出文中体现这一中心的相 关内容,同时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理解,同时还要求我们从写法的角度分析这

14、一 中心。内容较为明确,重点是写法,这时我们首先要想到,能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写法文中 都有哪些,这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法体现中心,表达思想情感 的。理解了以上内容,这道题的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技法陈词技法陈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考生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的一个考点,因 而最能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针对这一考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1理解标题。很多标题本身就是写作的对象,往往以概括的形式交代文章的中心,所 以对标题的理解切不可忽视。如例一,理解了标题的含义,也就明白了文章写作的中心, 答案的轮廓也就出来了。而很多同学在阅读时一味盯着文章,对标题

15、视而不见,从而加大 了阅读的困难。 2提炼关键语句。每个段落,都有概括该段内容的语句,尤其是一些形容词性的短语,用心 爱心 专心4而这些语句正是我们最后组织答案的要点。同时,一些必要的虚词也是很重要的,如虽 然但是,除了还,不仅而且甚至找到了这些关键的语句, 我们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以上几个例子都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很多考生平时做题缺少 边读边圈点勾画的习惯,以致在阅读过程中漏掉得分点。 3关注过渡性段落。过渡,往往承上启下,而上与下的关系并不是确定的,可能是承 接,可能是递进,也可能是转折,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这些过渡性段落上下文的关系, 进而得出正确的理解。 4辨识各种艺术手法。每一篇文

16、章都是包括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成,形式为内容服务, 更好地表现内容。了解常见了艺术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找到相关的手 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迅速地理解文章的中心。例三中的那些手法就很恰当地表现了文章 的中心。但很多同学对各种手法的认识不够充分,有的看不出手法来,有的能看出来却不 能指出其作用。 5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语言也是一种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不同的语言风格,能表现 不同人物的性格,也能流露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因此,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对我们理解文 章也有很大的帮助。集训营地集训营地集训营地一:文段阅读集训营地一:文段阅读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如花 笑靥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花,每个人都有许多种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 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在盛开的一刹那,灿烂夺目的它会吸引所有的视线。 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艳,依然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春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