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二 秦汉文明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2321966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40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二 秦汉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二 秦汉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二 秦汉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二 秦汉文明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二 秦汉文明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二 秦汉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体例的一轮复习二 秦汉文明(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古代中华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发展时时期:秦汉汉文明【教学目标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朝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成立和巩固;经济 上小农经济 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文化上,西汉时 期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造纸术 科技成就 领先世界。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 秦汉时 期 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初步认识 中华民族在制度上的优越性。【教学重点和难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影响【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备】多媒体、教学案【时时空定位】公元前230前221 年,秦国先后灭掉 韩、赵、魏

2、、楚、 燕、齐六国(顺序 也有不同说法)。 公元前221年,秦 朝建立,定都咸 阳。 公元前210年,秦 始皇去世,秦二世 胡亥即位。 公元前209年,陈 胜和吴广发动 大泽 乡起义。 公元前206 前202 年,刘邦项羽楚汉 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 邦(汉高祖、汉高 帝)称帝,建立西 汉。都城在长安。公元前154年(景帝三 年),七国之乱。汉 景帝迅速平定了叛 乱。 公元前134年,汉武 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 家”的观点;前127年 ,汉武帝颁布推恩 令。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 朝。王莽推行新政, 力图缓 解西汉中期之 后日益激化的社会矛 盾。但改革失败。公 元23年,绿林与赤眉 大起义

3、爆发。 公元25年,刘秀(汉 世祖、光武帝)建立 东汉 (也称后汉)。 都城在洛阳。 公元184年,张角以 太平道为旗帜、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 吉”为口号发动 黄巾 起义,东汉 政权名存 实亡,进入群雄割据 时代。 公元220年,东汉 末 代皇帝献帝死,东汉 灭亡;曹丕建立曹魏 政权,三国时代开 始。【时代特征】总的特点:封建社 会的初步发展;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初 步形成。(公元前 221公元220年) 1、政治上:统一, 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形成 和巩固发展起来 政治思想由崇尚法 家思想演变到推 崇儒家学说,实 现了政治思想上 的“大一统”, 2、经济 上封建土

4、地私有制确 立和巩固。 “重农抑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 术开始向边疆地区 拓展。 确立了中唐以前的 以人丁为主的封建 赋税制度。 封建经济 得到了较 大的发展。黄河流域,尤其中 西部地区是封建经 济的重心3、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得以建立和巩固起 来。 边疆地区得到有效的 管理。 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 开始向边疆地区扩展 ,边疆地区得到初步 开发。 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 和各民族间的经济 文 化交流成为历 史发展 的主流。4、对外关系上:丝绸 之路5、科技文化上:统一性和多样化实现 了有机的结合。 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文化成就气势恢弘。世界领先【知识识网络络整合】(一)秦朝(公元前 2

5、21公元前207年) 1、经济 : (1)继续 推行商鞅 的“耕战”政策。 (2)秦律:国家法令 具体指导农业 生产。 (2)重农抑商政策 ,导致商业发 展艰 难。 (3)秦统一之后, 兴修驰道,统一度量 衡2、政治: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的统统一。 背景:人民经历长 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 统一;秦国实力日 益增强;秦王嬴政 雄才大略。 统一过程:前221 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 朝秦朝建立,定都咸 阳。 (2)至高无上的皇权权 : 首创 皇帝 制度, 自称“始皇帝”,希望世 代相传。皇权至上 :A.皇帝总揽 全国一切 大权,B.任免 中央和地 方的主要

6、官员,C.控制 着调动军队 的 虎符。(3)中央官制:(3)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丞相,辅佐皇帝 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 群臣奏章、下达皇帝 诏令、并负责 监察 百官; 太尉,负责 管理 全国军务 ; 九卿:他们分管 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 事务,是中央政府职 能部门。 三公九卿制度的作用 :相互 配合,彼此 牵 制,军政大权操纵在 皇帝手中。(4)推行郡县县制。郡县制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共分 郡、县两级。建立了一整套地方 各级官僚体系。郡县长官都由皇 帝直接任免。 作用:有利于秦朝对地方政权直 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 权。(5)制定秦律: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是嬴政加强 皇

7、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要点探究 1:郡县制反映的社会变革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 出“历史三段论”,将四千多年 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 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 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 三百 年。”“从封建转帝制”时期的我国社 会有哪些重大变化?分封制(贵族政治)郡县制(官僚政治)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建立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吏权力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在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

8、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相同点都为巩固统治;都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都起过作用要点探究2:秦朝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形成的特征及影响1.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 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 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 的两对基本矛盾。 2.积极影响:国力增强,形成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和世界大 国;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 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 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 完善。 3.消极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 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 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 了极大破坏。要点探

9、究3:试分析分封制走向 瓦解的原因。(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从根本上动摇了分封制的经济 基础和社会阶级基础。 (2)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和军 事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依靠 血缘亲疏关系难以长期维系分 封制。 (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 土地和人口的争夺日趋激烈, 周王与诸侯王之间的联系纽带 丧失。 (4)世袭制的更替方式,使得贵 族们弱化了进取心,不能适应 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5)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 革 ,改变地方管理制度,如商鞅 变法,建立县制,进一步推动 了分封制走向瓦解。要点探究4:当今,清明节全球华人公祭黄帝陵, 社会上仍然存在“尊宗敬祖”“认祖归宗” 等现象, 试分

10、析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宗法制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 制等原则的形成。 (2)后世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 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 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宗法制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识和平 等权权利受到约约束,导致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一些弊 端,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 人唯亲的作风等。例1 2011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 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 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

11、屏藩” ,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 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答案 例2: 2012苏州五市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 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 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 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 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 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 为(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开始实行分封制C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D宗法制被彻底 破坏答案 3、文化:秦统一全国文字为 小篆,后

12、来书写简 便的隶书得到推 广。有利于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和发展。 公元前213年, “焚 书”“坑儒”。“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经济区性质农业发展水 平经济地位地域范围山东(中 原)农业区成熟、发达全国经济重 心今河南、山东、 河北三省及晋 南、苏北、皖 北等地。山西农业区成熟、发达全国经济重 心关中、河西、巴 蜀。江南农业区未开发今湖北的江南部 分和湖南、江 西一带。龙门碣 石以北畜牧业区 或半农 半牧区不发达龙门碣石以北 的塞内、塞外 地区。司马迁划分的汉代四大经济区 (二)西汉汉(公元前 202年公元9年) 1、经济 : (1)农业 : 赵过 推 广耦犁,出现犁壁。 赵过 推行

13、代田 法。 漕渠、白渠、龙 首渠;并积极有效地 治理黄河。 (2)手工业:高炉 炼铁 和炒钢技术 长安东西织室, 数千工人 提花技术成 熟。(3)商业。汉武帝时货币 官 铸、盐铁 酒专 卖、官营贩 运, 物价管理,向工商 业者加重征税, 强化了“重农抑商” 政策。 汉朝与匈奴在边 境上经常进行“互 市”。 汉朝的丝绸远销 亚洲、欧洲,中 国获得“丝国”称号 ,商路后被称为“ 丝绸 之路” (4)赋税制度: 汉朝实行“编户齐 民”制度,作为征收 田租、人口税、更 赋和服徭役、兵役 的依据。2、政治: (1)汉武帝加强中 央集权:背景:汉 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封国威胁中央。措 施:推恩令,附益之

14、法结果:王国越分 越小,失去行政权力 ,中央集权得到加 强。 (2)君主专制的强 化(中外朝):汉武 帝重用近臣担任 尚书 令、侍中 等(中朝) ,以削弱相权。 (3)选官制度:察 举制( 孝、廉 ),在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 僚队伍的需要,但举 荐容易被豪门大户控 制。 (4)监察制度:在 地方推行刺史制度。 (州)3、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1)与北方匈奴:汉高 祖时期与匈奴“和亲”;汉 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对匈 奴进行三次大规模战役( 卫青、霍去病);汉元帝 时期,“昭君出塞”。 (2)与南方越族:越族 分为东 瓯、闽越和南越。 汉武帝向南扩张 ,将三越 纳入汉的版图。越人也多 次迁徙,与汉人

15、杂居,南 方地区经济 文化得到发展 ,各族进一步融合。 (3)与西域各族:汉武 帝时期,张骞 两次出使西 域,前60年,建西域都护(4)对外交往方面:西 汉时,开通了陆上和海上 两条丝绸 之路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 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 族政策。即: (1)用战争解除少 数民族政权的威胁。 (2)在少数民族地区 设立行政机构,加强 对边 疆地区的管辖。 (3)派人出使少数民 族聚居地,安抚各少 数民族人民及其首 领。 (4)与少数民族联 姻的方法,即和亲政 政策。 (5)支持和鼓励各族 人民之间的民间交流 和民间贸 易. (6)强迫和鼓励各民 族杂居相处,和平发 展共同提高和发展。4、文化:(1)科

16、学技术:西汉已 经发 明了植物纤维纸 ; 农书 有汜胜之的汜胜 之书;战国问世,西 汉编 定黄帝内经 (2)文学:汉赋 ,司马 相如子虚赋上林 赋。 (3)艺术 :汉代帛画, (马王堆T形帛画),与 战国帛画一脉相承。 (4)思想:(4)思想 汉初,在黄老思想(无为 而治)指导下的休养生息政 策。背景:西汉初年,适应休养生息 政策的需要而成为指导思 内容:治身和治国;强调“无为 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无为” 的哲学观点。 影响: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 元气;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 展,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 势发展的需要。A(4)思想:汉武帝“积极有为”的治国思想。推行大一统 崇儒 A.启用儒学家参政; B.举孝廉; C.创办 太学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