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教案 沪教版必修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10883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教案 沪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教案 沪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教案 沪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教案 沪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教案 沪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教案 沪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教案 沪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信信息息的的集集成成与与交交流流美美丽丽的的星星城城 长长沙沙一、基本说明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 模块: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2)年级: 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 出版单位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 第三章第二节5)学时数: 2 学时二二、教教学学设设计计 1、教学目标: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内容实践性强,学生通过前一章“信息获取”内容学习后,能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和提炼,初步掌握了对素材进行加工的基本方法和能力。本节以建立“美丽的星城长沙”主题网站为例,要求学生既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搜集信息,又要对搜集到的信息组织整理进行再次创作,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而非某一软件

2、的应用技巧训练。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信息;会利用软件进行作品的创作;能在互相协作下综合运用各种素材灵活完成任务,以建立“美丽的星城长沙”网站为实践,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新建网站、调试网站、评价网站过程。难点在于要求学生建立起系统分析问题的概念,能站在全局角度规划信息集成作品。3、学情分析: 经过本书前面信息获取、加工等相关章节的学习后,学生已体验到信息的表达可以使用多元素,如文字、图像、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并且掌握了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的基本方法。在上此节内容之前提前利用两课时学习了如何利用frontpage 来制作简单网页,并要求学生课外搜集了解一些

3、关于长沙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特色饮食等方面的资料,在 frontpage 中用导航设计一个本主题网站设计的结构框架,为本堂课做好课前准备。4、设计思路: 在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发现,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用陈旧的教师讲一节学生练一节的教学方法,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我决定在本课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开放课堂,指导学生整合学习资源,并综合运用网络技术,以小组协作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在开放、宽松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学习,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设能力和也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本课拟定“美丽的星城长沙” 这一主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进

4、行网络搜索并对资源进行整合,来制作一个展示自己家乡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特色饮食等方面的网页作品,2通过制作该作品让学生把心中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的热爱之情展现出来,通过作品的制作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三三、教教学学过过程程描描述述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教师:长沙被誉为星城,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美丽的星城长沙”这个主题展开。现在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将课前准备制作好的课件通过投影屏幕展示,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欣赏长沙的各种风貌。学生沉浸在这优美的画卷中,激发出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为后面的作品制作做好

5、的情感铺垫。一、课堂导入一、课堂导入教师:看完刚才这组图片,此时此刻的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指两到三名生回答。(长沙历史悠久、风光迷人等等)让学生在欣赏完后再谈自己的感受,使学生能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后续的实践操作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做出高质量的作品。二、新课内容二、新课内容分小组展示学分小组展示学生的课前准备生的课前准备(由此进入信息(由此进入信息集成的学习)集成的学习)教师:课前要求同学们分组搜集了一些有关长沙的资料,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各组的成果。请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上节课已将学生分成五组并布置了任务,各组分别搜集长沙的某个方面的资料,如:长沙历史、地理概况、长沙文化、风景名胜、特色饮食

6、)学生:将学生分成五组,每组指派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将他们准备的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网址、网站结构文等展示在投影档屏幕上,并进行简要的介绍,并说明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的。(每组指定 3 分钟)通过让各组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展示准备的资料,让他们有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同时能让全部同学对长沙的全貌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说明各自信息的获取方式,让全体同学对信息的获取又进行了一次再学习, 由此轻松引入信息集成的教学目标。3教师:刚才看了各组同学展示的准备资料,非常棒!同学们很好地利用了我们前一章所学的信息获取的知识,但是一个主题网站作品并不是我们获取的这些零散独立的多媒体资料,它需要们将

7、这些素材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多媒体作品,这个过程就是信息的集成。学生初步了解信息集成的概念。信息集成的一般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过程教师介绍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确定作品主题,规划设计作品,采集处理素材,制作加工作品,测试发布作品。(以本节确定的网站制作主题为例进行讲解)学生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通过向学生介绍信息集成,让学生了解本节信息集成的几个阶段的先后顺序,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并清楚了本节要完成主题网站“美丽的星城长沙”这一电子作品,需要利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来集成信息。教师:在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心中的长沙,如:美丽的长沙、现代的长沙、充满希望的长沙等等,如果是你,将准

8、备怎样向国内国际的游客介绍长沙呢?老师这儿有两个设计精美、结构合理的网站,看后也许会对各位同学有所启发。(在投影屏幕上展示图文并茂的网站)欣赏示例作品,并在欣赏完作品后安排十来分钟的时间让各组学生互相讨论,并对自己的网站设计思路进行思考和优化调整,如:网站结构方面、素材方面等等。这一步骤效果很好,也很有必要,通过欣赏优秀范例,让学生从优秀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进行互相的交流和讨论,并对各自的构思和准备进行思考和优化,这对下一步学生动手制作的主题网站的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信息作品的制作信息作品的制作教师:一切都已准备就绪,现在就开始创作你们富有个性的作品吧!各组小组长负责分派各

9、组成员的任务。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安排了较多的时间(30 分钟)给学生来进行网页的制作,学生分组进行,各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在此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让学生设计主题电子作品。并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来创作,整个过程中实行小4在投影屏幕上给出一些与本主题相关的网站网址:http:/http:/制,由小组长分派各自小组成员的任务,制作过程可以互相交流讨论。组长负责制,并允许学生互相交流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通过这种互助互学,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得到巩固,能力较差的学生能达到学习要求。教师:大家基本上都制作完了,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彼此的作品。(教师给出预先设计好的评价标准

10、,提醒学生注意评价的过程性和总结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展示并讲解网站,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与其他组成员进行组间评价,本组成员进行组内评价。三、作品交流评三、作品交流评价价教师进行客观评价,针对学生作品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评,指导和建议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根据教师点评和自评、小组互评,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完善自己的作品。交流评价并不是一个机械、独立的环节,它可以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描述过程的能力、评价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成果共享的意识。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教师:在两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在同学们的作品中让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长沙的热爱之情,作品各有特色,非常好,但还存在许多需要

11、我们完善的地方,留待下节课我们继续!(总结性评价,布置课外要求)学生拷贝各自完成的作品,带回课外完善。巩固本节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效果较好,只是时间上较为紧张,还需再安排一个课时进行巩固。四四、教教学学反反思思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选材,课程设计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5看过不少教学设计,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只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认真研究本教材,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软件的使用操作技能训练,而是让学生围绕主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素材、利用相应软件进行创作,从知

12、识、技能与情感三个学习目标范畴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在设计本课时,特意安排了主题“美丽的星城长沙”,全堂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想法源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通过让学生设计富有个性的宣传长沙的主题网站,激发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亲身的情感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2、综合实验教学法,即“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协作式”教学法相结合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可称之为综合实验教学法,取得较好效果。综合试验教学法即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出发,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性、实践性、互动性的特点,在课堂设计中

13、综合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和应用水平的教学模式。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课中我综合运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协作式”教学法。“任务驱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并不是将课程中的教学目标简单地改换为“任务”,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示事物本质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推理、判断、想像和创造等高级思维活动过程。我在分析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全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第二个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

14、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探究知识的过程比结论更为重要;第三个阶段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创作。设计的整个活动过程是以学生操作为主的,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中提供较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来创作。“任务驱动”式教学给了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提供了创造、创新的条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小组协作小组协作”式教学式教学“小组协作”式教学,即是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学生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和扩展知识,教师创造情境。“小组协作”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在本课堂中,我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进行创作,并采用小组长负责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允许6学生互相讨论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照顾到了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得到相应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