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产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252114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产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传播产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传播产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传播产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传播产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产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产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传传播产业产业研究的理论论与方法n专业专业:电电影学n学生:张张璐璐n学号:11721951主要内容u第一部分 论传媒产业研究的理论视野 u第二部分 皮科克委员会和广播经济分析 u第三部分 媒体产业的结构与动态 u第四部分 在全球化语境中重新思考国家性一、论传媒产业研究的理论视野传媒产业同社会紧密联系,在多样的互相影 响中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u1很多模式、理论及类别可以作用并构建 u2历史上的传播研究主要集中于受众的接受和媒 介效应,通常是以个体及其行为为切入点两种媒介权力的模式 u1自由多元化主张的规范 u2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规范自由多元化者的观点u 社会被看做是一个动态的体

2、系 u 媒介就是通过使社会“规范化的”功能更为实用,来作为信 息和传播的渠道 u 媒介的自治性 u 自由派否认媒介是支配或强烈影响(大众)手中的,而倾 向于认为媒介是受主动的、强有力的受众不断的挑战的 它的愿望和需求只能通过自由市场体系而恰当地表现出 来 u 大众领域的观念:媒介成为公众领域,或19世纪自由主义 “第四类固定资产”言论中的主要规章制度 u 国家的完全独立是媒介能够提供监督政府和大众舆论阵地 的主要前提、自由民主理论中的自由市场马克思主义者批评论u 受统治阶级或政治经济精英们支配的,对物质资源和经济 力量持有普遍的控制权,同样也控制着文化和精神产品 u 一般将媒介描述为社会统治和

3、意识形态再现的代理机构或 工具 u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论 u 结构文化论,认为媒介是主流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力量所形 成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u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大众传播理论是批判的传播者理论,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国 家机器”,它参与了国家对大众思想的灌输和控制及对高级 文化的摧毁,作为大众文化明显也是一种人格化的商品; u 也是批判的大众文化理论,指出大众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 、控制性、欺骗性、商品性、复制性和非艺术性; u 还是批判的受众理论,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 的受众处于一种被全面控制的境地,接收方式是非审美的 。第三条路:混合观点u 较广泛的修正

4、主义者 u 意识形态通过媒介文化和语言进行传递的具体方式上 这种焦点同时清晰地从阶级冲突和资产阶级的统治转到了 以社会鸿沟、显著的(青年)亚文化、种族和性别等的其 他形式为重点 u “第三条路”:在这一范畴中的自由化、社会化及激进民主 化等观念的共同点是,既不会以决定性的方式限制它们对 经济基础和所有权、控制权等重要事务进行关注,也不会 毫无批判地采纳市场隐形指挥、媒介特征中的自动更正模 式,或者对占主导权的消费者的强大印象所带来的有利可 图的运作20世纪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概观石义彬u 20C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历史,认为从理论表 述的“场域性”来看,它有着自由主义话语、社会进步与

5、实 用主义话语和文化批判的话语背景 u 同时,它在总体上又是顺着新闻自由的逻辑而发展的,这 种逻辑又进一步分为政治的逻辑、市场或经济的逻辑、文 化教育的逻辑论当代欧美的“第三条道路”的思潮李忠人u 20C9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思潮,是西方左翼 政党及其领导人为解决当前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的新问题而 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理论。 u 它经济上主张重新界定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积极的福 利取代注重再分配的传统福利,达到社会的进一步公平 u 政治上主张革新,下放权力,还政于民,恢复人民对政治 的信念 u 对外战略上,谋求和维护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对资 本主义积极指导作用二、皮科克委员会和广播

6、经济分析u 皮科克委员会的建立、其所起到的咨询作用以及由该委员 会提出的有关英国广播业未来资金来源问题的争论,对坚 决地将广播经济置于决策议程的中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u 1价值与资源分配:分析都是建筑在一系列先验价值假设上 的;分配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层面上予以分析第一层面注重各竞争部门间的资源分配第二层面关注的是“厂商”内部的有效性和厂商的最大产出第三层面涉及到消费者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督促 u 2广播制作的经济学:一般文化生产 u 3商品的经济特征:广播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无形性 和新创性、公共商品、研发创新) u 4结构内涵(范围和流程、销售、时间屏蔽、组织与控制、 非价格竞争、成本

7、、成本性通货膨胀、竞争压力和成本压 力、后果)三、媒体产业的结构与动态跨国寡头媒体市场 u 首先,考察这一新媒体市场中起作用的结构力量和规则。 跨国性的多媒体集团与“媒体集中化” u 其次,通过数据和实例,对媒体产业的现存模式有一个清 晰的认识 u 最后,讨论变化所蕴含的主要意义(媒体集中化、商业化 和国际化的趋势)结构与动态u 1、媒体集中化:多媒体与跨国媒体A集中化背后的基本经济原理显示出大多数媒介产品的 在生产成本比较低,促使公司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和生产 能力,进而扩展市场B合并、收购以及合作协议和多元化战略势必让企业得 以进一步扩张,从而带来更大的盈利能力C强有力的市场主导地位还能取得

8、广告收益D周边因素,尤其是技术发展和政策变化和由此带来的 机遇也推动了媒体集中化 u 2、新媒体市场的规模:主要的竞争者 u 3、世界顶级的多媒体集团公司、音像媒体公司、欧洲音像 市场多媒体公司必须被理解为“至少经营两种不同媒介(如 出版、电影、广播电视、唱片、电子游戏等)的公司或集 团”u 4、集中化和多媒体整合 u 5、市场竞争和商业化自由主义多元论认为,竞争是媒体多元并存和消费者多 样选择不可或缺的前提,进而,它还是鼓励调整改革和独 立创新的必要条件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众收视率是影响电视节目制作 策略与计划进度的首要因素“趋同理论”、文化均质化和意识形态统一化消费者的选择力和自主性不仅仅

9、受制于社会经济状况 ,而且已受制于媒体产业提供的内容本身竞争和商业压力对媒体形式和内容造成的影响上 u 6、国际化和全球化“公共领域”中媒体机能演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市民社会形 成所带来的结果;与身份认同有关:文化均质化并不绝对四、在全球化语境中重新思考国家性u 全球化理论常常用国家作为本体论的基础或分析的一个核 心元素 u 传播理论从根本上说也是由国家的概念框架形成的 u 国家性仍是社会和文化组织的一个强有力逻辑,国家仍然 是政治斗争和法规的中心1、主流大众传播与媒体理论20世纪70、80年代,媒体研究常常把电视作为民族 /国家文化形成的一个平台来考量 2、以国家为基点的批判理论:国家的历史建构

10、性这些研究是建立在对国家性的某些基本假设之上的 3、关联理论:后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国家空间的形成具有关联性u 4、被动摇的国家:全球化理论人口、货币、商品和媒体全球化流动的加速,对形成 国家空间的全球语境进行了根本性的重组全球化语境下的去地域化作用 u 5、语境主义文化研究:组合意义上的国家性:与空间自身 的界定相关 u 6、作为组织逻辑的国家性国家性作为一个组织逻辑,是与特定的语境、地域 以及其他组织逻辑相关联的A第一种研究从研究目的划定的分析语境开始,但研究者 并不把该语境界定为国家的,也不预定假设国家性逻辑在 其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甚至是与之相关的B第二种研究关注的是国家逻辑而非一种预先

11、确定的社会 语境文化传播与大众传播u 文化也和其他的物质一样,具有向四周扩散的特性。 u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和传播工具,本身也体 现着文化的特色。也就是说,传媒本身也拥有着“个性化” 的体现。每 u 由于大众传媒是直接与受众接触的,而且是在受众自由选 择的前提下对其产生影响的,所以,通过媒体的作用,也 可以让个人与群体的行为得到很好的统一,从而达到协调 社会的作用。 u 文化不仅有正向功能,而且有反向功能。 大众传传播具有四大功能:环环境监测监测 功能、社会协调协调 功能、文化传递传递 功能和娱娱 乐乐功能。电电影作为为大众传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对对其功能的 表现现具有显显著的说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