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248594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文化文化 传播传播世界的世界的 多样性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和特点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和特点含义、表现和意义含义、表现和意义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原则和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原则和意义 文化继承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及其特点、作用传统文化及其特点、作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社会制度的更替 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教育教育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意义源泉和动力、意义根本途径根本途径重要途径重要途

2、径投身群众实践投身群众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的方向坚持的方向建立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建立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文化文化 的发展的发展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态度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要求要求手手 段段促促 进进基础基础要求要求纵向纵向积累积累实质实质要要 求求横向积累横向积累前前 提提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2.6: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 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文化的观念。课标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

3、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 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标2.4: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 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课标2.8:理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标2.5:汇集事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 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课标2.7: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 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

4、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7)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0)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1)文化创新的意义 (12)文化创新的途径 (1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 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 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 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 用。是人类

5、共同的财富。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共 同构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同时各民 族文化之间也存在差异。文化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D、其他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大众传媒)优点:(1)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2)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3)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如中法,中俄文化交流)(1)古代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外

6、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 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3)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怎样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1)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 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2)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 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7、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表现:传统习俗的 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 的继承(各自的地位、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传统文化 保留着基本特征,但是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传统文化

7、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 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影响: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 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 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 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8、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 今用。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是密不可分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 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 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

8、化,推出体现时 代精神的新文化。10影响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 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 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3)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也是促进文 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 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 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要性: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 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11、文化创

9、新的必要性与意义作用: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 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 不断创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 新长一个民族永久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1)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2)体现时代精 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 现新的时代精神。、根本途径、基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

10、融合)12、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 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 我所用。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要保持文化的 民族特色。1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 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 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建立“学习型社会” 1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1)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2)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2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和特点 (1)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使“学习型社会”的

11、核心内涵。 (2)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 事是学习之机。 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 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3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4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疑难点拨】 1、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 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又是文化传承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依靠的重要手 段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传统文化。 传

12、统文化是民族的,因而是必须予以继承和发扬的; 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因而是不断发展和进化的;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因而又必须予以批判和创新。 3、教育与文化传承。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首先,具有保存、 传递和活化文化传统的功能。 其次,教育具有选择、整理文化传统的功能。再次,教育具有 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4、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所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 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2008江苏卷21)5、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 割裂

13、,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 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 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2008广东卷18)6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 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 ”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2008江苏卷2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 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 陵墓

14、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 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2008宁夏卷38)(16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 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 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 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 、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 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答: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

15、人们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 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 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 民族精神。 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 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 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 承和发展。(考生赞成任何一种观点,只要答案 中包含上述要点,或者其他合理内容,均可给分 )想起童年,你想起什么?耳熟能详的歌曲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下”。家乡的榕树装点着我们关于 童年的回忆。回答1-3题。 1从一颗树到一种文化,榕树是我们今天解读温 州乡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它虬龙般的树根深扎于 温州这片江南土地。这说明 A纯自然的榕树也可以称为文化 B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物质载体离不开文化 B2在温州,榕树下通常也会有一座亭子,树亭相映成趣 ,成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专门研 究榕树的专家叶榕称其为“榕亭文化”。你认为下列观 点中最适合成为专家叶榕“榕亭文化”论文标题的是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异彩纷呈,绚丽 多彩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薪火相传,一脉 相传 3叶榕认为,榕亭文化是移民自宋以来在温瑞平原垦荒发展起 来的一种文化。与传统耕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