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ppt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2227856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302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2页
语言学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2页
语言学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2页
语言学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2页
语言学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ppt(3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韩宝育 主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第2版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节第一节 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和分类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和分类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1.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是人类生活中最司空见 惯的现象。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都生活在语言当中。在人的日常 生活中,语言像饮食起居一样不可或缺,每个正常人都会说话,就 像每个人都用两条腿走路,都用两只手做事一样,极其平常。然而 ,平凡的现象中往往隐含着深邃的哲理。语言现象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有关语言的理 性思考始于各个古典文明形成的时期,如中

2、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古希腊的哲学家、古印度的思想家等,都有对语言的看法与认识的 记录,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许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 的地区都出现了语文学研究,即19世纪以前,开始了语言的系统研 究。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他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2.学科性质具体来讲,语言学是教人理性地认识语言现象,有效地把握语 言规律,全面地分析语言事实,正确地揭示语言与人的关系,有效 地指导人们运用语言的科学。语言学概论属于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的范畴,其任务在于 :阐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学习各门语言课程提供必 要的理论知识,也为日后学习语言理论

3、课程打下基础。作为学习者或入门者,能学到的有三方面(见书P3)。二、语言学的学科分类(见书P4)语言本身的构造很复杂,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研究 。通常,语言系统大致分语音、词汇、语法等几个子系统。共时语言学: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 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 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理论语言学(普通、一般语言学):旨在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 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因此,语言研究可具体到某种语言,也可比 较多种语言,以探求所有人类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规律

4、。语言既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与人类自身及社 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语言学除了关注语言本体的结构性质和 发展规律,同时也要探究语言系统与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联 系。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 等新的语言学分支,以及关于语言功能、语言认知基础、逻辑和语 义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总之,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过程可看出,语言学是关于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现象的研究之一,对语言性质的认识直接 影响到人类对于自身和周围世界的一些基本理念。在这个层面上, 可以说,语言学像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一 样,是一项基础研究。第二节第二节 前科学状态

5、下的语言研究前科学状态下的语言研究语言科学的建立是19世纪开始二十五年的事,之前所有的语言 研究,都统称为前科学状态的语言研究(因为当时的学者未采用现 代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即前面提及的世界语言研究的三个发源 地的语言研究。 一、古中国的语言研究大致分语言神话期、随文表现期和典籍训释期等三个阶段。1.语言神话期探讨的是语言的起源。综合世界其他语言(古印 度、希腊-罗马)研究成果来说,语言的起源也大致分神授说、人 创说(人造论)和劳动创造说(进化论)三种。 (1)神授说(语言是神赐予人类的) 实质:限于当时科学文化水平、生产力等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 将语言这种奇妙现象的产生归于神的恩赐。(2

6、)人创说(语言是人自己创造的)a 摹声说:语言源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这种解释只能 说明摹声词的产生,仍不能说明语言的起源问题。b 社会契约说:语言源于人们之间的彼此约定。这种观点注意到 了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却无法解释在无语言的情 况下,人们是如何彼此约定的。c 手势说:在人类使用有声语言之前曾经历过一个手势语言的阶 段。这种观点无法说明手势语言如何发展为有声语言。d 感叹说:人类的有声语言从人抒发感情的各种叫喊声演变而来 。这种观点只能说明叹词的产生,却无法解释叹词如何发展成具有 理性意义的其他词语。e 劳动叫喊说:人类的有声语言从人的劳动叫喊声发展而来。这 种观点注意

7、到了语言的产生和劳动的关系,却无法解释劳动号子怎 么成为语言。(3)劳动创造说(进化论)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 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水平。人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 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 b 人类要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人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 够发出清晰的声音,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 c 人类社会有了产生语言的必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到了“彼此 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创造这三个条件的是人类的劳动。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 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为 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心理上的条件;改

8、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 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2. 随文表现期联系先秦思想家的语言观从商周到秦,中国人对语言的认识,通过对哲学、社会、文学 、政治、经济、民生等现象的表述和观察中随文表现出来。这些观 点,散见于这个期间完成的典籍和文献之中。以老子、孔子、荀子 的名实论为例: (1)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母。”(老子第一章)译文:作为客观普遍存在的永恒不变的自然之道,是可以言说 的,但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的道,已不是原来永恒自在的道了。可 以用名称界定的“名”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那是 万物的起源,名称确定下来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

9、。也即,“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基础,是本体,无法用言语 表述。而“名”则是人的理解能力,没有人类就没有“名”。能够 说一句话,制造一个概念,是因为有人可以理解。人类出现以前,说某样东西 是恐龙、熊猫或老虎,毫无意义,它就是个生物,按照自然规律和 食物链维持平衡就好,无所谓名不名,只因人有了理解能力,“名 ”才有了出现的必要。 (2)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 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君 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虎对待的。)”论语 子路篇 十三“辞达而已矣。”论语 卫灵

10、公篇十五“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雍也篇六(质朴多于文采,就像没有文化的人,流于粗俗 。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文采配合恰当, 方为君子)(3)荀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宜,约之以名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正名: 这强调了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 则因之而为通。”:强调了语言具有民族性。 译文:加在万事万物上面的各种名称,是根据中原地区已有的风俗 共同约定的。边远地区不同风俗的地方,就根据已有的风俗约定名 称,互相沟通。“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

11、名”:强调了语言 的稳固性和发展性。总之,“名实论”到荀子这里发展到了极致。3.训释典籍期(语文学时期)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由于汉语书面语使用的文字汉字的特 点,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以汉字研究为主,分析它的形体, 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由此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 和训诂之学。 二、古印度的语言研究总体上分两方面进行:对语言神话的研究;为正确的传承宗教 经典语言所作的详尽分析和研究。印度的文化经典主要是宗教典籍,所用语言是古代梵语,所以 其语言研究主要是对这些经典的解读。#梵语有广狭义之分。#公元前4世纪:波尼尼(潘尼尼)语法#美国语言学家新语法学派 惠特尼梵语语法(1879年)#梵

12、语的发现促成了印欧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三、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研究语言研究的传统是对语言做哲学上的辩论。 公元前5世纪,“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争。 亚里士多德 斯多葛派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读写技巧 瓦罗论拉丁语#文艺复兴之后,16世纪末开始有了语言的比较研究 #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逐步形成 #19世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世纪第三节第三节 语言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语言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中国乾嘉学者将传统语文学研究( 小学)推向顶峰,欧洲一些学者在广泛收集世界语言标本的基础上 ,通过与梵语材料的对照比较,在寻求各语言的来源和亲属

13、关系的 探究中,建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逐渐发展成熟的 以考据为 主要治学方式的学术流派。此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 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 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 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与发展(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atics)(一)形成、建立(12世纪-18世纪末)18世纪末,英国学者W琼斯(1746-1794)1786年宣读的论文(揭 示了梵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同源),揭开了语言学史新的

14、一页。 (二)发展(19世纪)# 德国学者施勒格尔(1772-1829)在1808年的学术论文论 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中,首次使用“比较语法”这一术语。# 丹麦学者拉斯克(Rask 1787-1832)首次使用语音对应关系 比较不同语言中的词源形式。# 德国学者格里木(Grimn 1785-1863):在其德语语法( 1822年第二版)中发现的语音对应规律,被称作“格里木定律”。# 德国学者葆朴(Bopp 1791-1867):在其比较语法中探 索语言的原始语法结构。# 德国学者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在其1861年出 版的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中,用谱系树型图表示语

15、言 的历史渊源和体系。(三)青年语法学派(新语法学派)19世纪末1.名称的由来原指莱比锡大学里一批跟古尔替乌斯(Gurtius:德国勃鲁格曼 的老师)的观点有分歧的学生所用的诨号。1878年,勃鲁格曼(K.Brugmann 1849-1919)用来称呼由他和 其他几位青年学者(雷斯琴 A.Leskien 1840-1916、奥斯特霍夫 H.Osthoff 1847-1909、丹麦维尔纳 K.Verner 1846-1896、德尔勃 吕克 B.Delbuck1842-1922)发动的一场学术运动,从此就正式成 了一个学派的名称。1885年,意大利语言学家阿斯戈里把它译成Neogrammatici

16、。 后来,别的语言大多由这一译法转译。因此,青年语法学派又称为 新语法学派。另,因其是以莱比锡的一批青年学者为中心形成的, 所以又称为“莱比锡语言学派”。2.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前,自拉斯克、葆朴开始的比较研究,虽确定 了不少语音对应关系,也发现了某些语音规律,然而直至施莱歇尔 ,对语言发展过程的性质仍未得出明确的认识。1870年前后,出现新转机。一些青年学者在语音研究方面取得 新进展。如阿斯戈里对印欧语K问题(舌后音)的新解释、维尔纳 定律的确立、勃鲁格曼、索绪尔等对印欧语系语言元音原始系统的 阐述。3.正式产生的标志形态学研究杂志的创刊(1878年由勃鲁格曼和奥斯特霍夫 创办)标志着青年语法学派的正式成立。4.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见书P19)5.有关方言地理学该学派注意研究活的民间语言和方言,这里简述方言地理学的 有关知识。# H.舒哈特:波纹说 # J.吉耶龙、埃德蒙:法国语言地图 #温克:温克地图 #李荣、徐通锵:每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 #贺登崧:汉语方言地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