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构模式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185645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结构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议论文结构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议论文结构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议论文结构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议论文结构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结构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结构模式(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议论文 模式化结构训练在高考作文时,选用议论文体写作的,只要审 题准确,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材料充 足,取得高分的机会是比较大的。由此,议论文或 议论式的散文就成了大多数考生首选的体裁了。事 实告诉我们,要在不足50分钟的时间内写出一篇让 阅卷者眼前一亮的议论文,不经过系统的训练,是 难以凑效的。 而要获得“让阅卷者眼前一亮”的效果,除了立 意、语言诸方面的因素外,思路结构是关键的要素 。尤其是写应试议论文,采用现成的模式化结构, 不仅能节约时间,而且还能保证文章的质量。因此 ,对学生进行模式化结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一、总分式结构 1、引论(开头)与结论(结尾)前后呼应并紧扣

2、标题。 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分列式布局,从几 个层面展开论述。本论部分的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采用总提式以引 出分论点(段首句),然后各用一个单句(陈述句)对 分论点进行简析,以过渡到下文的举例(举例论证,每 个例证均扣住分论点)。在使用一组论据来证明同一个 论点(分论点)时,还要注意这一组论据内部间的有机 排列以及总结照应(对本段的分析说理加以小结升华) 。 “ “总(引论)总(引论)分(本论)分(本论)总(结论)总(结论)” ”(1)并列式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 匙。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 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

3、满天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 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 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 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 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起兴,亮出观点, 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 的中心意思)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分 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 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 ,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

4、。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 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 ,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 ,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 ,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 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这把钥匙。 (呼应标题)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分 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 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 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 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 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 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

5、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 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 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 语言这把钥匙。(再次呼应标题)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分论点 三)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 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 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 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 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 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 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这把 钥匙。(最后再呼应标题)再看,触龙说赵太后、

6、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 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 语言的钥匙。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 直接到达心坎上。(重申论题,照应起首)这篇文章属于并列式结构的范文。以“恰如其 分的表达,利于XX的沟通。”作为反复重现的句子 格式,从三方面展开论述。这是典型的“三大三小” 式的结构形式。所谓“三大”即全文由三大部分组成 ;“三小”指的第二部分由三个并列的段落组成。这 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 其结构如下: 开头部分:起兴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 情的沟通。 “三大”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 情的沟通 “三

7、小”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 沟通。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观点看几个主体段落的开头就知道这篇文章的结 构,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这正是应试作文所需要 的。一般情况下,并列结构有两种情况:一是观点 的并列,一是材料的并列,拥有其中一点,我们就 可以把文章的结构安排成并列式结构。下面举2003年上海高考话题作文 “杂”为例来明。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中心论点: “杂”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 ? 分论点: “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 壮阔;(1)“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2)“杂”还为音乐殿堂铸就了它的辉煌璀璨。(3) 分论点(1)(2)(3)之间及与总论点之间便构

8、成了这样的逻辑关系:分论点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它们都从属于总论点,都是总论点的一个侧面。再举一个例子强调一下我的观点。 话 题:建造自己的房子 中心论点:只有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建造出 华丽的“房子”。 分解的并列点: 能否造出华丽的“房子”,在于你能否脚踏实地,付 诸实践; 能否造出华丽的“房子”,在于你能否勇于拚搏,精 益求精; 能否造出华丽的“房子”,在于你能否持之以恒,至 始至终。上述的例子不难看出,分论点的拟写,必须是 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进行的,它们是从几个不同的 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值得注意的是,各分论点 句最好能使用同一句式,甚至构成排比句式,以话 题词作为排比句式的纲领词

9、语,这样可使文章条理 清晰,观点明了,还可增强文章的语势。同时,学 生写作时也不会轻易走题。(二)、对照式(正反对比正反对比)*19正反对比论述正反对比论述“正反对比论述也叫对照式对照式,就是在 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 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 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 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 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 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 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 、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使用这种结构应注意:1对比必须鲜明、强烈 ,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的对照,鲜明突 出事

10、物的特征。2在字里行间要渗透作者的褒 贬、爱憎之情。 在心灵的分岔路上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心灵。一个人一路走下来,不知要经过多少个分岔 路口,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痛苦的选择,不要参与 多少次灵魂的斗争,可是,往往是那短短的一瞬 ,有时成全了你,有时毁灭了你,你的路途也在 那一刻决定了它的光明与黑暗。 有一个逃犯,在火车开进山区时准 备跳车,这时,车尾的一个孩子被跌 落的酒瓶扎伤了双眼,这节车厢一个 乘客也没有,而警察的叫喊声渐渐逼 进,逃犯左右为难,经过一番痛苦的 斗争,他毅然抱起孩子向车前跑去, 孩子得救了,警察告诉他:

11、“你救了孩 子,也救了你自己,因为你刚才要跳 车的地方是万丈深渊。”心灵的选择需要巨大的勇气,而它 往往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 有一个乡村小旅店来了一位客人,大方阔绰 ,谈吐不凡。老板娘与自己的女儿便起了歹心, 想独吞那位富商的钱财,于是她们绞尽脑汁;选 择了最狠毒的方法:毒死他!后来,她们得手了 ,正当母女俩沉浸在金钱的狂喜中不能自禁的时 候,蒙在那人脸上的面纱被风吹掉了,原来那是 她们多年前出门闯荡一直未归的儿子和哥哥,本 想第二天再表明身份给母女俩一个惊喜的男孩, 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心灵的选择需要心中的一秆天平去称量,任 何大的偏失和差错都会给你的心灵留下永不消褪 的污渍和伤痕。 在心

12、灵的分岔路上,也许我们毫不设防的用 真心对待别人,而别人却早已设起屏障,没有关 系,只要我们选择了无愧我心的道路,那么就感 铭自己的博大吧! 在心灵的分岔路上,也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发 现自己走错了路,立刻回头吧,上帝塑造了人, 也给了人犯错的机会,重新选择一条路走,否则 你将在黑暗中越陷越深,以至于黑暗把你无情地 吞没。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选择白云的飘逸; 没有大海的辽阔,可以选择小溪的 幽雅;没有雄鹰的矫健,可以选择小鸟的 无忧;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选择小草的 翠绿。 心灵的选择,也许不是最伟大的, 但它却是最真实的,就让我们在一次 次的选择中洗涤我们的心灵,上它们 放出永恒的光芒!(三)递

13、进式转 折林中的通幽曲径,因为那些曲曲折折的转弯 才更富诗意与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往往是 情节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犹有余香。我们的生活中 ,许多东西因转折而显得愈发美丽。(中心观点)一本书因转折而精彩。(分论点)飘中 的女主角思嘉丽由一位娇弱的千金小姐因时代的变 动以及身体内自尊的血液而转变成了坚韧而真正美 丽的铿锵玫瑰,这样的蜕变真实而精彩,这 样的 转折使飘成为一部掩卷难忘的经典之作。呼 啸山庄中,男主角希剌克利夫,由一个单纯、爱 意绵绵的少年转变成了一个因爱而泯灭了人性的复 仇恶魔,这场因爱而起的悲剧摄人心魄,因为这转 折突然而精彩,这样骤变的人性更是突出了爱在他 心底炮烙的深刻印记

14、,更多的如希区柯克、欧亨 利那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处决定性的转折更是蕴藏着 无穷的魅力。这些作品的转折,我想无论是美好或 惊艳,都会令我们最大限度地体会到作者的用意, 从而获得思考,它们无疑是精彩的。文学作品中的转折多半是虚构的,人生中 的转折却是真实的。(分论点与第一分论点构成递 进关系)虽然,有的令人痛不欲生,但其最终却成 为铸造生命奇迹的一块块基石。司马迁在史记 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许多先 贤都是在经历了如许苦痛的转折之后,更深刻地体 味了人生的大义所在,依靠惊人的生命力延续了生 的意志,写下了一篇篇传世经

15、典,造就了一番番奇 功伟业。就是在这些转折中,先哲们的坚韧和坦荡 ,使他们的人格和思想在历史长河上空凝聚成了一 瓣瓣恒久的心香,也正是这些转折,激发了更多人 更多的感喟记得林清玄说过“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 放上一个门框,那里就是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 向右转个弯;去寻求生命的出口。”是啊,我们的 生活之路一定不是平坦笔直的。有的转折也许是不 情愿的,就如自己孩提时得知要离开居住已久的城 市迁往北京时,心中的那份不快一样,不愿意离开 相处已久的亲朋,对每一条街道,甚至是街边的陌 生人都有一分不舍,毕竟没人愿意面对离别。到了 北京后慢慢地适应了,认识了新朋友,生活有了新 的精彩。这样的转折,乍

16、看不美好,似乎是一种结 束,如今想来,反到觉得是一个起点。生活中的转折,快乐或痛苦。我们都应该微笑 着面对,生活本来就有起有落,我们也应该如此看 待生活。愿一个个转折为你我交织出一条值得回味 的生活之路。这篇文章的结构分解为:开头部分:起兴 “林中的通幽曲径”点出“转折” 话题,同时亮出“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 而显得愈发美丽。”这个中心观点。中间部分:分论点1 一本书因转折而精彩 分论点2 由书写到人生(递进)分论点3 由人生谈到自身(递进 )结尾部分: 我们应以微笑的态度面对转折高考作文时,最好是根据文题与所掌握的素材 ,选择其中的一种结构形式下笔。当然,我们所列 举的结构形式也不是唯一的好形式,只是这种结构 学生较容易掌握,而结构安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