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单元复习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2166434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五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历史第五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历史第五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历史第五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历史第五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五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五单元复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复习目标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 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史实,认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 识其历史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推动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19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纪三四十年代独立工人运动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的兴起马克思马克思 恩格斯的恩格斯的实践基础实践基础经济前提经济前提: :阶级基础阶级基础: :理论来源理论

2、来源: :实践基础实践基础: :2 2 、诞生的标志、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的发表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 治经济学和法国的治经济学和法国的 是是 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三大来源。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3 3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的内容及意义内容内容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极大的生产力极大的生产力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私人占有)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掘墓人、创造

3、者、解放者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掘墓人、创造者、解放者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 ! 推动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推动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 深远影响。深远影响。意义意义二、巴黎公社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教育教育维护劳动者利益;实行义务教育;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直选产生) 公职人员工资不超过熟练技工工资;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无产阶级还

4、不成熟1、背景背景2 2、巴黎公社的概况、巴黎公社的概况3 3、巴黎公社的结局及其原因、巴黎公社的结局及其原因4、意义:第一个工人政权第一个工人政权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无产阶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推翻资产阶 级统治、建立工人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三、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背景:(2 2)20C20C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物质基础)(物质基础)(1 1)18611861年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年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5 5)俄国有)俄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4 4)一战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不满)一战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不满(催化剂(催化剂 )原因(3 3)俄国较落

5、后,社会矛盾尖锐。)俄国较落后,社会矛盾尖锐。2、过程: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全俄工兵代全俄工兵代 表苏维埃第表苏维埃第 二次大会二次大会政治上:批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经济上:土地法令。改变生产资 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外交上:和平法令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1918191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 立法权与行政权统一最高权力机关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苏俄政体特点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有什么不同?性质:结果: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两个政权并存A、工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

6、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性质: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4 4、意义、意义: :(1 1)对人类历史)对人类历史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 2)对俄国)对俄国短时期内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建立新短时期内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建立新 型无产阶级专政型无产阶级专政(3 3)对世界)对世界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给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给各国无产阶级 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指明了新的道路。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指明了新的道路。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阶

7、级基础1、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2、中共与国民革命 第一次工运失败确立民主阶级联合战线 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合作1926年7月 北伐 两个反革命政变合作破裂 3、国共十年对峙 4、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 5、两种命运的较量资本主义种种弊端工人运动努力实践 ,建立社 会主义国 家1871年巴黎公社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领导新民主 主义革命新中国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本单元线索概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共一

8、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 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 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以武装 斗争为主要方法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 封建纲领 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 远大目标 A B C D3、之所以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 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 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 B确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C创建了革命的武装 D明确了斗争的目标4、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合作主要体现 在 A 统一领导全国的抗战 B 抗日战场上相互配合 C 两党军队避免相互冲突 D 发动民众一致抗日 5、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共认识到 要领导

9、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6 6、1927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 A A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 B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D D开创了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的革命道路7 7、在、在20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 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党人走出了一条

10、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 条道路是条道路是A A采取暴力革命采取暴力革命 B B领导工人运动领导工人运动 C C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 D D国共两党合作国共两党合作8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B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实行退让政策 C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D张学良、杨虎城要蒋介石联共抗日9 9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 出发点是出发点是 A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C 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D D基于国民党亲英

11、美派对蒋介石积极营救的基于国民党亲英美派对蒋介石积极营救的 考虑考虑10、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一系列事变, 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 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D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12对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形成极其相互关系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国共双方分别指挥抗日军队,形成两个战场 B敌后战场作战方式与正面战场截然不同 C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同时并存是二战中国战 场的特色1313属于中国

12、军队向日占区发起主动进攻并属于中国军队向日占区发起主动进攻并 获得胜利的战役是获得胜利的战役是A A平型关之战平型关之战 B B台儿庄之战台儿庄之战 C C武汉会战武汉会战 D D百团大战百团大战14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的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 B建立怎样的国家,两种命运的斗争 C民主党派起怎样的作用 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15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民主化成为泡影 主要是由于A美国坚持扶蒋的对华政策 B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C人民军队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 D民主党派的政治力量相对弱小16全国规模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推翻政协决议 B暗杀民主人士闻一多 C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 D陆续进攻其他解放区17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 A南京解放 B新政协的召开 C北平和谈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 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