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163869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报告范文关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有很多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小编整理了两篇范文,仅供参考。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卷调查报告 摘要目前 90后大学生作为各大高校的学生主体,已经成为高校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基本状况调查问卷和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中文版)对三江学院部分 90 后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调查,对 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了探讨,以便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多的了解和关注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早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90 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人际交往

2、是指人与人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交流。马克思在曾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的本质。”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典型的社会角色,自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其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90 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这部分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并拥有较好的物质条件,同时,90 后作为当代社会的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年代人的特点,有着自己的人际交往的独特方式。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三江学院 1990 年后出生(大

3、一、大二年级)大学生 500 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涉及文新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共发放问卷 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86 份,有效回收率为%,符合统计要求。在 486 份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 368 人,占 76%,大二学生为 118 人,占 24%;男生 268 人,占%,女生 218 人,占%;理工科学生 255 人,占 52%,文科学生 231 人,占%。(二)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中文版)两个问卷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讨

4、论会和个体分析,对在校 90 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进行了解。自编问卷包括学院、专业、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基本信息,问卷从家庭教养、交往范围、络交往状况、交往态度和原则、交往内容、交往方式、交往动机、交往认知和交往冲突及处理情况等 9 个维度;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包括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与情感支持 5 个维度,从而剖析良好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性因素,力求探寻改善 90 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措施。二、90 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描述综合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内心有交友渴望,普遍比较重视在校期间同学人际关系,并希

5、望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融入集体生活。调查显示,大部分的 90 后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其中,有 131 人在交往中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让步,占调查人数的 27%,298 人在交往中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考虑对方的意见是否合理,占调查人数的 61%,还有 57 人表示会直接接受对方的观点,占调查人数的 12%。可见,大部分的 90 后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比较理性,但是由于 90 后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从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忽视他人和集体,不能或者不愿深入的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交往范围和方式上,调查显示,90 后大学生结交朋友的最主要的渠道是宿

6、舍与班级,所占比例是 59%,其次,社会实践、络、社团活动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很重要的渠道。在宿舍人际关系上,对自己所处的宿舍关系氛围评价“融洽和睦”的占%, “较融洽”的占%,可见大部分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气氛友好、融洽,而还有 7%的学生表示宿舍关系“沉闷冷漠” ,宿舍成员之间关系不太紧密,成员之间互不关心,但这些宿舍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和冲突,另有 4%的学生选择宿舍关系“较为紧张”;在班级人际方面,调查显示,90 后大学生对集体活动的态度是有 35%的学生表示“很热心” ,在集体中,能积极投入、热心为班集体服务,这类学生多为学生干部或者班级干部;55%的学生表示“比较热心” ,可见

7、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愿意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另有 10%的学生表示“不太热心”于大学的集体活动,部分学生埋怨集体活动太多,安排不合理。在交往方式上,除了与班级、宿舍及其他一般交往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往、交流外,在调查的学生当中,68%的学生表示更习惯通过手机平台进行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在对学生的访谈中,也有不少学生表示信息化的络平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可见 90 后的大学生交往方式日渐多样化,络作为一个便捷的交往工具,给学生们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但同时,多样化的交往方式也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一定的无所适从感。在交往的主动性方面,有 36%的学生表示愿意和陌生人主动聊天,在这部分

8、学生中,男生所占比例为 77%,可见男生较女生在交往中更为主动,女生相对较为内敛,只有少部分女生愿意主动与陌生人聊天。而在愿意与陌生人聊天的大学生当中,采取小心谨慎态度的占 75%,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安全有所防范,只有%的学生表示会对陌生人坦诚相待,另有 19%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于陌生人接触,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应该相对狭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分百分比为%,中等百分比为%,低分百分比为%,其中,在“适当拒绝”维度,90 后大学生的得分表现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总体状况较为详尽,高分群体百分比多于常模,但低分群体百分比较常模多出更多,低分群体的大学生在人

9、际交往过程中不能合理恰当的表达拒绝,而多采取回避或退让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善于或者不愿意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和想法;在“自我表露”方面,获得高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略高于常模,获得低分的学生占总数的%,近似于总体情况的低分百分比。表明 90 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隐私,交流层面还处在较浅显的层面,不能深入的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与范围有限;在“冲突管理”上,高分群体的百分比高出常模很多,低分群体略高于常模,显示 90 后大学生在冲突管理方面表现良好,能够在人际交往发生矛盾时,采取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合理有效的解决人际冲突;90 后大学生在“情感支持”维度方面的得

10、分是五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说明这些学生在“人际情感”方面的能力最为欠缺。附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不记名调查 性别:男 女 现在( 是 否 )有男/女朋友1、你是()学生。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2、你有过()恋爱经历。A、没有 B、一次 C、2 到 3 次 D、三次以上3、你的初恋是()年级。A、初中或以下 B、高中 C、大一 D、大二 E、大三或大四4、你最长的一次恋情维持的时间是()A、3 个月以下 B、3 个月到半年 C、半年到 1 年半 D、一年半以上5、你们每一个月花费在恋爱当中的经费是()A、100 元以下 B、100 到 300 之间 C、300 元至 600 D、

11、没统计过6、在公众场合,做的最出格的事情是()A、拉手 B、拥抱 C、kiss D、其他7、你们有为自己的恋爱的长远打算是()A、没有打算 B、8、你的恋人要求你发生性行为的次数()A、从来没有 B、一次 C、5 次以内 D、记不清了9、你们的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是()A、爱情至上 B 、学习为主,恋爱为辅 C、恋爱为主,学习为辅 D、随意10、在恋爱过程中,消费是谁承担()A、主要是男方 B、主要是女方 C、一半一半 D、没留意11、你经费的来源是()A、父母 B、兼职 C、其他12、你择偶的标准是()A、外貌 B、能力 C、金钱 D、感觉 E、其他13、您现在的恋爱状况是 ()A、正在热恋中

12、B、不准备在大学阶段谈恋 C、曾经有过恋爱的经历 D、处于观望14、您觉得恋爱会或者已经对你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怎样的不良影响A、和朋友变的疏远 B、浪费了很多时间 C、增加了消费开支 D、失去了很多自由 E、其他15、很多大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都选择的分手,就你了解和认识,通常是什么原因A 客观因素,工作分隔两地B 主观因素,发展方向不同(如,一个考研,一个工作)C 个人因素,其实压根就没想过要长久,不过是玩玩罢了D 其他_16、关于毕业后城市的去向,双方是否愿意为对方妥协A、是的,我愿意跟对方一起去她/他的家乡继续生活B、是的,对方愿意跟随我回到我的家乡C、是的,我们决定留在韶关(非本地人)

13、或去其他城市共同奋斗!D、是我们努力过,但发现太不现实。我们选择异地恋E、各走各路,毕业那天一起失恋在恋爱过程中,你遇到的问题是(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学生读书的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当前有来自众多络上的游戏、电影等的诱惑,加之更加丰富的大学生活,大学生的读书时间是否被一再压缩?电子书变得越来越广泛的同时,而纸质书是否还会得到大学生的青睐?现在的大学生的读书领域是否更加广阔,亦或是受络小说的诱惑无法自拔?同学们对读书到底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呢?以上这些都是我这次调查所要研究的问题。二、调查时间:XXXX 休息休息年 8 月 5 日8 月12 日三、调查对象及方法:通过上发布问卷的形式,面向各

14、省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四、调查内容:从大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时间、阅读领域以等方面进行调查。五、统计分析1.阅读途径数据显示,%的学生阅读纸质书,%的学生阅读电子书或上读书,%阅读报刊杂志。由此可以看出,纸质书依旧是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电子书和上阅读有增长的势头。2.每天阅读情况%的同学每天阅读,%的同学基本上第天阅读,%的学生不会每天只会偶尔阅读。从中可以年地,绝大部学生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阅读。3.每天阅读时间%的学生每天阅读在三小时以上,%的学生在 13 小时之间,%的学生少于 1 小时,%的学生基本不看书。由此看来,绝大多数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在 1至 3 小时左右。4.课外书阅读情况%的学生每月不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在 13 本左右,%的学生在 46 本左右,%的学生在 6本以上。六、总结: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还是比较正常的,但对于沉迷于小说的学生要加强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