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1.2《分离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063449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2.1.2《分离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2.1.2《分离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2.1.2《分离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物:2.1.2《分离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物:2.1.2《分离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2.1.2《分离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2.1.2《分离规律试验》课件(中图版必修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离规律试验v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同株或异株的两朵花之间的 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不同植 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 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接收 花粉的植株叫母本()。P: 高 矮 F1 高 F2 高787 矮277比例 3 :1结果:1.F1全为显性性状(高茎)2.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解释:去雄、授粉、纯种、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母本都去雄,父母本调换,结果一样.解释:PF1F2子一代子二代 亲本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用其他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也得到同样 的结果,157页表2,这可见绝非偶然,,而是有 规律的。v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 子二代

2、却出现了性状分离?分 离比为什么又都接近于3: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等位基因:同种生物同一种基因的不同类型(形式)。 同一个字母 区分大小写表示一对相对性状(同一个字母)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高茎亲本是显性性状,用D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矮茎亲本是隐性性状,用d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相对性状是由显、隐性基因控制。 体细胞中基因成双存在。配子中基因由于减数分裂同源 染色体分离而成单存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有一定独立性;显性基因(D) 对隐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 现显性性状。F1形成配

3、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每个配子中基因成单。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所以F2性状分离, 表现比为3:1,基因型比为1:2:1。解释下面几个问题:1、等位基因 2、表现型和基因型以及它们的关系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v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主要因素 。 v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v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举例) v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举例)3、基因分离比和性状分离比4、纯合体和杂合体 (纯种和杂种)由上可知,F2发生性状分离的关键并不 是F2本身,而在于F1代产生配子时产生了几 种类型的配子。基本概念交配类型杂交:基因型 不同的生物间相互

4、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某生物个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性状类型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哪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哪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基因类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

5、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个体类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体: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v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方法:让F1与隐性纯合亲本相交v什么叫测交?测定F1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作用 测定F1的基因型判断F1在形成配子时基因的行为v测交的结果: 与预期的设想相符,证实了:F1是杂合体,基因型是Dd; F1产生D和d两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配子; F1在配子形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v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杂 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 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 子,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 后代。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应抓住以下两点:等位基因的独立性:等位基因虽然共存于一 个细胞内,但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既 不融合,也不混杂,各自保持独立。 等位基因的分离性:正是由于等位基因在杂 合体内存在,才使得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 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彼此分离,分别 进入不同的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